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2月下

不断探求,才能逼近真相

——“讹人大妈”事件打破了哪些思维定势

李学梅

2014年05月26日14:28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事件回放

去年12月3日清晨5时许,一组以“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疑遭讹诈”的组图出现在网络上,图中大妈一脸痛苦,外国小伙一脸无辜。约两小时后,随着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转发,这条新闻迅速在微博刷屏,并被门户网站置顶。

但事情很快发生戏剧性逆转。中午时分,新京报网的报道——《目击者:“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与事实不符》提供了颠覆性的细节:数位目击者证实大妈并非“碰瓷”,当时老外骑一辆黑色无牌摩托,车上还带着一名女子。特别是有目击者还提供了三段现场视频,其中一段视频显示,在争执中,老外竟然朝围观人群及大妈不断用流利的中文大爆粗口。

当日19时50分,北京市公安局微博给出官方说法:中年女子经过人行横道时,被一外籍男子驾驶摩托车撞倒。在现场处理过程中,倒地子女称身体不适,民警立即拨打120将其送往附近医院。经检查,中年女子伤情轻微。老外无证驾驶,车辆被扣且受处罚。

次日,误传大妈讹诈的“当事摄影师”通过传统媒体发表道歉信,向大妈及网友公开道歉。而那个老外因无证驾驶、逆向行驶等多项交通违法行为,以及和其父在京未经批准非法就业,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处罚后依法遣送出境。

事件中各方扮演的角色

在整个事件中,新闻爆料人、商业网站、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政府官方微博等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新闻爆料人:这位签约摄影师偶然路过事发地,拍下现场照片,并对关键情节进行了推测。事后,这位摄影师承认,确系刮蹭,但车速很慢,他判断大妈伤势不严重,故认为外国小伙“疑遭讹诈”。他没有跟随当事双方到医院,只是通过电话“采访”了外国小伙,得知给了些钱。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他将照片和文字提供给图片新闻网,误导了后面的舆论走向。

CFP视觉中国网站:在未经进一步核实的情况下,网站为这条虚假新闻提供了“落地”的平台。

国际在线:最早编发此组图片的网站之一,在新闻事实出现反转后,国际在线找到当事摄影师,了解到拍摄者确实改口。

@人民日报:在这场虚假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权威媒体官微的转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其于当日下午15时许转发了现场视频,澄清了事实,但造成的影响已覆水难收。

《新京报》:在澄清谣言方面反应迅速,记者闻讯立刻进行现场核实,获得了关键证据:三段现场视频。正是这些视频,使原本看似“被冤枉”的外国小伙,在几个小时后就变成了无牌驾驶、闯红灯撞人且脏话连篇的“洋无赖”形象。

平安北京微博:当晚19时50分发出调查结果,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这也是整个事件中唯一的官方声音。

央视:2013年12月7日,央视在《焦点访谈》栏目中还原了“北京老外撞大妈”事件的真相,那位摄影师——该事件的始作俑者出镜承认:撞人时他不在现场。

思维定势

混沌的新闻真相背后,网友的偏激态度并非无源之水。第一轮舆论研判的失误,暴露出媒体和公众的几个思维定势。

1.“摔倒者”被标签化

近年来,扶起老人反被讹的报道屡见不鲜,导致“摔倒者”在公众中的先入为主效应值得关注。同一类新闻的反复强化,本身就会对助推某种社会情绪产生作用。

公众对好心助人却屡屡被讹诈的事义愤填膺,之后不断出现的同类新闻报道使这种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因此,当这组“图文并茂”的“讹人大妈”现场报道一出炉,便犹如导火索,一下子引爆了积压在人们心头的愤懑,最终那位倒地大妈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标靶。

2.宁信老外不信国人

像“中国大妈”一样,“老外”也被标签化了。凡事只要一涉及“中国人”和“外国人”,就特别容易触动公众的神经。在此次事件中,舆论之所以一点就着,有的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和理性判断能力,盲目相信一面之词;有的是缘于中国大妈喜欢讹人的思维定势;还有的是基于崇洋媚外心理,觉得相比这下,老外更可信。

3.有图一定有真相

“有图有真相”是网络流行语,也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思维定势。当倒地大妈表情痛苦地抱住老外腿与老外“无辜”的表情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上时,真相就被“想当然”了。

4.权威媒体的官微也权威

回首信息的整个传播过程,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在事实不清时就贸然跟进转发,加剧了虚假信息的扩散。这一案例也反映出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尴尬。

毫无疑问,如果是《人民日报》报道此事,必定会要求记者核实后才能刊发。而《人民日报》的官微似乎把核实的责任寄予了首发媒体,顺手就转发了这组报道。很多网友把@人民日报看作是《人民日报》在社交媒体上的延伸,具有相同的可信度,于是对事件更加深信不疑。可见,一旦传统媒体的官微传播假新闻,所引起的负面效果同样巨大,而且会使相应的传统媒体的声誉也跟着“躺枪”。

5.凡事非黑即白

深信“洋小伙遭中国大妈讹诈”时,公众痛斥国人素质问题,更有人抛出“这位大妈是第一个逼着外国人签下不平等条约的民族英雄”的冷嘲热讽。

随着视频曝光,大家又拍手欢呼“洋奴公知”被打脸,从过度反思到过度自信,大妈被拖出泥潭,而洋小伙被推上民族主义的审判台,被打脸的人也纷纷谴责外国人、谴责拍照片的人素质低下,欺骗民众。更尴尬的是,原本可能在此事件中负有些许责任的大妈,一步步走上神坛。

反思整个事件,舆论似乎落入“只要洋小伙有错,大妈就一定没错”的思维定势中。被愚弄的愤怒让人们在“真相”面前仍难理智思考,从而忽略了事件中的一些细节,如:至少洋小伙一开始的态度还是积极的,主动搀扶;大妈扯坏了洋小伙的衣袋,才导致了小伙破口大骂……

对一起纠纷的简单解读,给事件当事人贴上了“非黑即白”的标签。舆论开始逼迫拍摄者道歉,大妈在接受采访时,提出“我必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他错了”,甚至在一些媒体评论的助推下,这个在整个事件中不能说毫无责任的大妈,成了“中国人不应过度自卑”的佐证,莫名其妙地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新闻反思

在这起跌宕起伏、颇具戏剧性的新闻事件中,需要反思的维度很多。

1.有图未必有真相

图片定格记录的只是某个时刻某个特定角度的场景,而拍摄的时机和角度完全由拍摄者操控,即使是现场照片,客观呈现的也是在主观选择之下的新闻事实的某一个方面,而不是事件的全貌。所以,真相究竟如何,即使照片在手也同样需要核实。正如新闻爆料人去年12月4日发出的向事件的当事人及网友公开道歉信上所说的:“在此事的报道上,我使用了不严谨且不翔实、有倾向性且夸张的描述,导致了一场网络风波,致使李阿姨被冤枉、网友误读、部分媒体误报。虽然我并不是故意炮制新闻以博眼球,但是我给你们带来的伤害,确是实实在在的。”

由此回头看,去年8月,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特地增加图片辟谣内容的做法,实有必要。

2.图片新闻须谨慎把关

新闻爆料人将照片上传至商业图片库,国际在线选用并发布这组图文新闻。毫无疑问,每一个环节,都负有把关责任。商业图片库须甄别上传作品的新闻真实性。刊发这组图片的网站编辑,也有责任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不能只追求转载率。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此话不仅对传统媒体适用,对新媒体一样适用。网络媒体发展得越快、影响越大,越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全面客观准确报道新闻事件。

现在,越来越多的纸媒与商业图片库签订了协议,图片库中的作品弥补了纸媒摄影记者的不足,起到了活跃版面、丰富信息的作用。但是媒体一旦选用这些图片作品,它们就将以新闻形态进入公众视野。这一事件提醒纸媒,对于图片库的作品应增加一道核实程序。

3.记者必备质疑精神

幸而,真相在不断探求中逼近,这离不开几家媒体记者的质疑精神。《人民日报》、千龙网、《新京报》,都在新闻热炒之时保持冷静。毕竟,这是一则核心事实残缺、主观倾向明显的新闻,而且存在着严重的新闻要素缺失问题:无消息来源、无现场求证过程、无双方当事人声音。

4.官微把关人须尽责

按照基本的新闻规范,媒体微博转发相关消息前应对事实进行必要的核实,“讹人大妈”事件再次敲响警钟。转发只是举手之劳,但这手须三思后再举。

5.营造理性舆论任重道远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公民记者”看似改变了传播者的属性及新闻传播的渠道、方式和速度,却无法降低新闻对真实性的要求。信息传播的碎片性、即时性、非专业性等特点,也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毋庸讳言,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矛盾多发,各种利益关系纠结、复杂。新闻传播方式和渠道的变革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虽然已经习惯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但公众的媒介素养还远未跟上,浮躁、偏激、片面言论充斥网络。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育社会的理性精神,体现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引导公众在评论时多一分平和少一分戾气,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任重道远。

(作者为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主任)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