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2月下

怎样避免舆情研判失当

江翡翡

2014年05月26日14:29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所谓舆情,目前公开的名词解释,是社会公众对于新近发生的事件和问题的观点、看法的集中表达,具有新近性、主观性、非强制性、公开性、易变性等特性,往往呈现萌芽、升温、炒作“井喷”、持续炒作、降温平息等阶段。它集中反映了公众对于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发展的意见和看法,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舆情研判是做好新闻的潜在因素。本文分析舆情研判失当产生的原因,并就怎样避免舆情研判失当提出建议。

舆情研判是做好新闻的潜因素

舆情研判是新闻写作之前的“预热”工作,现在之所以要比以往更重视舆情研判,不仅是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更是由于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体。目前我国有6亿多网民,其中手机网民就达5亿。各种花样繁多的门户网站、新闻网站、游戏娱乐、视频音乐、电商网购、即时通信等,都已经有了手机版客户端。手机已不仅是通信工具,这就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这其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受到网民的追捧,因为其极强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消息的传播也呈现出裂变式扩散的分众传播特性,因此很多虚假信息被迅猛传播,很容易引发重大舆情。

新闻工作者能否正确地进行舆情研判,是做好新闻报道、正确引导舆论的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本身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尽可能真实地还原事件的本来面貌,尽可能客观地反映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尽可能多地将事件产生的效应转化为引发人们反思、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因素。这也是发挥传统媒体职能优势、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必要条件。可以说,舆情研判是做好新闻的潜因素。

舆情研判失当的原因

(一)过于关注个案造成报道偏颇

个别新闻报道者过于关注个案,为夺人眼球,营造所谓的爆炸性新闻或独家报道,报道偏颇,不利于以小见大,不利于达到报道一事、警醒一片的效果。

如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从南京彭宇案一直到后来发生的系列类似案件,最初仅是一个单纯的新闻事件,但是有些新闻工作者为了能够“紧跟”社会热点,刻意放大类似的事件,好像“不敢扶老人怕被讹”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导致人们肤浅地品评事件,更引发了对社会道德的质疑。事实上,“见人摔倒相互帮扶”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过于关注个案,就容易掩盖主流思想,片面放大个别人的狭隘思想和行为,形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该看到新闻报道所产生的“双刃剑”作用。而有的新闻工作者却忽略了这一效应,专挑吸人眼球的事件、耸人听闻的案例进行报道。如对幼儿园杀童案件的报道,其表面现象就是一起惨绝人寰的变态伤害案件,反映了个别人道德观念沦丧、心理状态扭曲、情感发泄畸形等问题。但是幼儿园杀童案件只是一个个案,后来却有不少类似的案件相继被报道,还有人模仿这一行为。这种“反面教科书”式的新闻报道,就没有把握好舆情的恶劣负面效应。

(二)网络依赖造成公众理性缺失

报道偏颇责任在新闻工作者,然而虚假信息引起那么大的社会反响,则与人们的网络依赖造成理性认识力缺失有关。转型期社会不同阶层在权益诉求时信息不对称,处于不同阶层的人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遵循不同的价值观,面临不同的矛盾和问题,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逼迫人们去强烈关注相关信息。一些因为利益格局矛盾而产生的暴民心态、看客心理也在逐步毒害网络伦理道德。网民的思维产生惰性,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理性面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容易盲从。

很多网络公司抓住了这一点,网站和幕后操控者得到了利益,受伤的却是社会道德。“民意”被“网络民意”所主导,网络话语不再理性客观。

怎样避免舆情研判失当

(一)忠于事实原貌做好调查

正确的舆情研判会推动新闻报道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因为事先没有把握好舆情研判,进而导致出现负面效应的例子,不仅极大地削减了新闻报道的价值,甚至衍生出许多不良的负面因素,使得新闻报道非但不能达到反映真相、警醒现实的作用,还因此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造成事与愿违的尴尬局面。

新闻稿件不同于一般文章之处,就是必须忠实于事实原貌,准确地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对新闻作品中所陈述的新闻事实可采取分析法、核对法和调查法来进行把关。如果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能基于大量的调查,得出这可能只是众多案例中极为特殊一例的结果,而不是继续搜寻同类案例,或许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要小很多。

(二)舆情研判要基于客观公正的立场

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引发多个群体的关注,更会招来诸多网友、评论人的品头论足。在众多评论当中,不乏客观公正、古道热肠的善意之举,亦杂有添油加醋、扰乱视听的别有用心。这一切都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舆情评论圈,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媒体的舆情研判。因而,新闻人在耳听八方、广收博取的同时,还要擦亮双眼、去其糟粕,始终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正确研判事件性质,以负责任的态度坚定新闻立场,以新闻人的职业道德确保舆情研判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心底无私天地宽”,在舆情研判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就必须具备冷静的心态,远离影响自身价值判断的利益禁区,从实际出发,心不存私地对舆情作出正确研判。

(作者为半岛都市报编委、时政新闻部主任)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