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2月下

好评论不是冷嘲热讽

高金国

2014年05月26日14:31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由于工作需要,有些电视节目,我不得不看。看着看着,就来气了。为了增强舆论引导功能、和网络媒体竞争,现在的一些电视节目有时候加上几句点评,这是好的。不过,毕竟电视媒体是靠语言来和观众沟通的,看似平常几句话,播音员稍微变换一下语气,就成了另一种样子,甚至成了冷嘲热讽,让人不舒服。

嘲讽,是评论常用的手段。鲁迅的嘲讽多了去了,还不照样是精品?所以说,冷嘲热讽不是不可以,关键的问题是三个字:对谁说。

这个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嘲讽权贵,算你胆儿肥;嘲讽富豪,算你愤世嫉俗;嘲讽普通人,大家顶多说你是愤青,把你晾在一边,却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儿;如果嘲讽的是弱者,那你就得好好想想了。

一家电视台播了条新闻:一农民为了捕鱼,早上很早从河滩淤泥走到了河床上(当时淤泥都冻住了,能承担成年人的重量),忙活到大中午,鱼没逮到几条,人却因为中午淤泥解冻陷了进去。最后动用了消防官兵,才把人救了出来。

新闻没什么,问题是主持人加了几句点评,让人听了不舒服。大意是说,你说你这人,闲得没事跑河床上干啥,浪费警力!几条鱼值几个钱啊?你的命值多少钱啊?为了几条鱼不要命了啊?

这样的点评,平心静气地、用劝诫的语气说出来,或许也没什么。可一旦语带嘲讽,效果就相反了。若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大清早去河床上逮鱼?谁不知道命值钱?可没有钱,谁来养家糊口?命值钱,没有钱何以活命?如果不是困窘得可以,谁会拿自己的“绳命”去折腾警力?为了这样的“安全”,是不是菜贩也不能早起运菜了?为了这样的“安全”,是不是矿工也不要下井了?

相比较而言,书面语言在利用“嘲讽”这个武器的时候,会更严谨一点。白纸黑字,弄不好就成为别人手里的“小辫子”,嘲讽不成反惹一身骚。电视台也十分严谨、小心,但因为口语播出的特性,让他们在嘲讽的时候很容易“过火”。某电视台一档节目谴责市场管理员强拿业户鸡蛋的行为,连“吃了这样的鸡蛋,您也不怕噎死”(大意)之类的话,都出来了。

嘲讽,是批评的有力手段,但要学会合理利用。至少,有这么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嘲讽的妙处在于“绵里藏针”,理性而幽默的声音更有力量,叫骂式的嘲讽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媒体公信力。

第二,要区分批评的对象是不是弱势群体。赵本山的小品,在有些国家之所以不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嘲讽或者模仿的对象,多是弱势群体,而这是对观众的一种冒犯。拿前面的例子来说,一个大清早起床去捕鱼的人,显然不会多么富有、宽裕。他或许未必属于弱势群体,但这种辛苦打鱼的行为,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同情。媒体对观众产生同情的对象冷嘲热讽,显然是无视观众的情绪,和观众对着干。

第三,要区分被批评者所犯的错误,是有意还是无意、是恶意还是善意。如果是无意犯的错误,或者好心办了坏事,那显然更适合用一种宽容、理性的态度去提醒,嘲讽未必合适。

媒体工作者千万不能忽略一个问题:当你在公共媒体上使用“嘲讽”手段时,你面对的不是被嘲讽者一个人,而是全体受众。处理得好,受众都觉得解气、痛快;处理不好,冒犯的是受众。

要记住,说“正面的反话”,效果要比直接“叫骂”更好;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谴责要好;关键节点上的辛辣讽刺,比不分轻重的“全面批评”要好;幽默的调侃,比火冒三丈的抨击要好。

嘲讽化为文字,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有转化、分析、吸收的过程,文字的不理性,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部分消解;嘲讽如果通过口语方式表达(比如电视、广播),受众因为缺乏这一转化吸收过程,感触到的“非理性”色彩会更浓烈,加上部分主持人善于通过语气来强调某种语言色彩,嘲讽带来的冲击就会更剧烈。时间一长,容易给人带来“媒体无容人之量”的错觉。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