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4月下

报媒,张开改革的双臂拥抱春天

黄楚新  王  丹

2014年05月26日13:36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今年元旦,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新年贺词中,五次提到改革,并表示“2014年,我们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这对于传统报业同样适用,对被称为“正在经历寒冬”的报媒来说,唯有改革才能迈向春天。

政府管理:是机遇不是固守

去年10月,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的上海报业集团成立。据报道,这次上海的报业改革中,上海市宣传文化专项资金连续3年每年1亿元的专项扶持资金中,除5000万元用于支持发展新媒体,另外5000万元用于扶持《上海日报》、《文学报》等外宣媒体和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报纸。

可见,政府的引导与管理为报业改革提供了背后的支持。报业应把握政府政策,综合市场因素,进行报业合并重组,资源聚集与合并,差异化发展。

市场生态:是挑战不是阻力

据悉,去年1~11月报业广告总体下降8.1%,降幅超过2012年。然而,据媒体报道,大众报业集团在2012年实现利润7亿元雄踞全国报业集团榜首的基础上,2013年利润达到7.3亿元,与总收入双双实现新的增长。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报业进行区域化的多元产业发展无疑有利于集团盈利。运用报媒的公信力与影响力,线下与线上联合开展经营活动,有助于取得经济效益,减弱单一依靠广告盈利的风险,同时也是进行品牌塑造的良好方式。

受众变化:是服务不是讨好

随着4月2日最后一个报刊亭的拆除,郑州成了一个没有报刊亭的城市。在南京、无锡、太原等城市也均出现了报刊亭被拆除的现象。报刊亭逐渐消失,一方面缘于城市规划,另一方面说明了受众阅读方式的改变。

如果把新闻信息比作一桌盛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就好比中式料理与西式料理,不同媒体上的各种信息就像一道道菜品。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品,受众就好像是一个个食客,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与以往被动接受不同,现在受众享受的是自助餐,拥有选择菜品种类与数量的自主权利。而在品尝自助餐时,一般食客都会广泛涉及食物的品种,而对每种食物的量只摄取少许。这与如今受众泛阅读的习惯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面对受众的变化,报纸需要贴近生活、贴近受众,由新闻纸向互动纸、功能纸、服务纸转变。报纸需要发挥内容生产的核心优势,由报道新闻“是什么”向深度挖掘“为什么”、“怎么样”等转变,培养受众想深度、全方位了解新闻事件时,第一个想到的是阅读报纸的习惯。

技术进步:是平台不是取代

新的媒体环境需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创造。新媒体的发展也为传统媒体采取新的信息生产与经营方式提供了可能。报纸可以利用新媒体的特性弥补自身的不足。例如,新媒体的互动性是报纸所不及的,而网页新闻评论、微博信息转发则可以实现与受众的互动,有利于获取受众信息反馈。记者在采访前利用社交媒体了解受众的关注点,向受众搜集可以提问的问题,也是很好的互动交流方式。

内部变革:是理智不是冲动

传统报业的内部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管理方式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传统的媒体内部管理方式多是纵向阶梯状的,从记者到编辑再到管理层,新闻产品的生产是线性的。同时,各个部门、渠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新的管理方式要求资源集成与共享,实现统一的数据中心和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息“中枢”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流通、共享,管理方式扁平化。

在新闻生产方式改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作为新闻生产主体的新闻工作者工作模式与工作理念的变化。报业的新闻工作者需要转变与接受新媒体,盲目的坚守与坐以待毙只会使报纸的状况愈加下滑。媒体人的转变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碎片化的信息处理需要强大的整合能力,信息更新的及时性需要准确的判断能力,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科学果敢的决策能力。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学习能力,将学习与工作同时进行,在学习中提升自身工作水平,从而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东方早报曾用“纸媒未死,我们邀你读到地老天荒”作为报纸征订的广告语。或许,只有具备改革的勇气和实力,报媒才有底气和读者在美好的春日里相约,共同走到地老天荒。

(黄楚新: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丹: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系硕士生)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