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群體性突發事件反思媒體的社會責任【3】--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 >>2012年·第12期

從群體性突發事件反思媒體的社會責任【3】

阮擁軍,王  勇

2012年12月04日14:0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一些新聞記者熱衷追逐金錢,追求舒適,難以深入基層

要承擔起社會預警、人民喉舌和輿論監督責任,新聞記者必須對社會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人民群眾懷有深厚的感情和具有不怕吃苦、甘冒風險的精神﹔必須能夠不辭辛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疾苦,傾聽群眾的呼聲,及時發現問題,並且能夠沖破阻撓,深入調查,勇於發表。這也是我國新聞記者的優良傳統。但是,由於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以及對自身要求的放鬆,許多記者早已把這種優良傳統丟棄得干干淨淨。

有的記者變成了追逐金錢、嫌貧愛富的“勢利眼記者”。這些記者不再是“胸中有讀者,筆下有百姓”,從事新聞工作也不是為了“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針砭時弊,激濁揚清”,而是 “一心隻為稻梁謀”。“一等記者炒股票,二等記者拉廣告,三等記者寫寫稿”就是當今一些媒體記者的寫照。有些記者從事新聞報道也不過是將其作為謀利的手段而已,什麼能賺錢謀利,就熱衷報道什麼﹔有的熱衷傍大款,有的熱衷捧明星,有的熱衷逐丑聞。

有些記者對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呼聲,對社會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熟視無睹,視而不見,卻對明星緋聞津津樂道,對明星的怪癖嗜好如數家珍,不是報道哪個明星和誰外出吃飯了,就是報道哪個明星又養了什麼小狗小貓﹔與對人民群眾疾苦漠不關心、對社會問題麻木不仁相反,這些記者對明星的一舉一動卻特別敏感,如蠅逐臭,樂此不疲。

例如“小沈陽”在春晚一炮走紅后,許多記者蜂擁奔赴他的老家採訪,連篇累牘報道他在老家的車、房和父母等私事,讓他不勝其擾。採訪的記者之多,甚至將其老母都嚇哭了。這些記者為什麼熱衷於追逐明星,其原因不外乎報道明星有好賣點,能賣個好價錢。

有的記者則變成了追求舒適、貪圖享受的 “老爺記者”,他們不願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新聞採訪變成了住賓館,泡會議,聽匯報,對基層的實際情況和社會底層群眾的生活和要求茫然無知。這也是導致媒體社會預警、人民喉舌和輿論監督社會責任缺失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發生的群體性突發事件,發生在城市社會底層的多,發生在基層農村的多,與記者深入基層和社會底層群眾少,導致媒體不能及時發現並報道其存在的問題也有一定關系。

三、構建和諧社會,新聞媒體應勇於擔責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也是各種矛盾和公共事件的多發期。個別地方由於干部腐敗、違規行政,群眾利益受到侵害,訴求渠道不暢,以致矛盾激化,釀成群體性突發事件,給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造成了嚴重影響。為此,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將如何預防和處理群體性事件寫進了黨的文件。作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新聞媒體理應承擔起應盡的責任。

(一)正確處理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媒體追求經濟利益理所當然。但是,正如馬克思曾認為的那樣,新聞業不能等同於一般行業,而是有著自身“高貴天性”的特殊行業,它的高貴天性就是它的社會責任。

因此,新聞媒體必須正確處理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始終將社會責任放在首位,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切實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當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發生沖突時,必須以社會責任為重,因為“雖然經濟利益對於媒體的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但說到底它只是媒體的‘一已之私利’,而媒體的社會責任,是事關全社會的公共利益,是媒體存在和立足社會的基礎和理由。[8]”

我國的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事業,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國大多數媒體走上了市場,但媒體的這個性質並沒有改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是媒體的光榮使命和神聖職責。

在媒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新聞媒體尤其要正確處理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真正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履行自己的社會職責的同時追求經濟利益,而不是“見利忘義”,為追逐經濟利益而忘記或拋棄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在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快、變動大、矛盾多和正在全力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背景下,架起黨和人民之間聯系的橋梁,將社會不和諧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努力減少和消除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發生,是新聞媒體義不容辭的任務,因此,新聞媒體必須把承擔和履行社會預警、人民喉舌和輿論監督責任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繼承和發揚新聞界的優良傳統,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勇於擔當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是我國新聞界的優良傳統。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李大釗,1916年任北京《晨鐘報》總編時,曾在社論欄中刊登警語“鐵肩擔道義”,並親筆書寫“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十個大字,表達其擔當社會責任、推動社會進步的追求。我國著名新聞工作者、新聞教育的開拓者、奠基人邵飄萍,1918年創辦《京報》時,曾揮筆寫下“鐵肩辣手”四個字懸於報社辦公室內,表達其擔當社會責任、為民請命的決心。范長江、鄒韜奮、穆青、范敬宜……一代一代新聞工作者都自覺承擔起推動國家進步和社會發展的責任,並且不避艱難,深入採訪,以自己的心血汗水和杰出報道推動社會前進來履行新聞工作者的職責。

在建設社義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新聞工作者要繼承和發揚我國新聞界的優良傳統,自覺擔當社會預警、人民喉舌和輿論監督的責任,深入基層,及時發現社會問題,反映社會問題﹔深入群眾,真誠傾聽群眾的呼聲,真實反映群眾的疾苦和訴求﹔深入調查,勇於揭露和批評各種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努力消除社會中的各種不和諧因素,將各種群體性突發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預防和減少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發生,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柳建雲.中國社科院社會所所長李培林稱目前群體性事件仍保持著多發的態勢[N].廣州日報,2009-12-22.

[2] 周兆軍.貴州省委書記談瓮安事件迅速平息原因[EB/OL].http:// www.sina.com.cn, 2009-03-07.

[3] 毛譯東關於必須重視人民來信的批語[EB/OL].http://news.xin- huanet.com/ziliao/2004-12/16/content_2342571.htm,2004-12-16.

[4] 陳月生.群體性突發事件構成要素、特征和類型的輿情視角[J].理論與實踐,2006(2)

[5] 伍皓,伍曉陽.干部反思雲南孟連事件 膠農訴求無法解決變積怨[EB/OL].http://www.sina.com.cn,2008-07-28.

[6] 劉彬.河北省委書記稱干部作風問題引發近40%上訪[EB/OL]. http://www.sina.com.cn,2009-02-14.

[7] 陳穎,周慧敏.海南東方市千人械斗緣於官員警察不作為[EB/OL]. http://news.sohu.com/20090330/n263080951.shtml,2009-03-30.

[8] 王勇.大眾傳媒與社會越軌行為[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