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對新聞傳播學基礎理論自主性研究探討的再思考--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對新聞傳播學基礎理論自主性研究探討的再思考

——2011新聞傳播學自主性反思研究相關論文的文獻綜述

周彤

2012年12月05日13:4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本文對2011年學界關於新聞傳播自主性研究反思相關論文的回顧,梳理了學者總結的自主性研究缺乏的表現,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提出新聞傳播學研究應遵照學科之間理論互通、方法互用、邊界清晰、問題自產、邏輯自明的原則,生產屬於本學科的理論知識,使之對新聞傳播實踐有更多指導意義,對其他學科有更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新聞傳播﹔自主性﹔反思﹔本體意識

引言

新聞學和傳播學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無法互相包含,兩者既區別又聯系已成為學界共識。本文考察的是學界對新聞學、傳播學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相關理論成果的反思,集中在獨立性、自主性研究方面,二者有許多通病,在這裡一並指出,不再做學科分離的探討。

一、“一花五葉”與“萬法同宗”:學科的分類與新聞傳播學科的地位

人類的特長之一就是在紛繁復雜的世界萬象中,按照一定的標准對事物進行分類,從而將世界變得秩序井然,知識的劃分也如此。專業化、學科化劃分研究對象是為了方便研究,這種學科分類的做法是工業革命、近代科學崛起后人類思維模式的一種表現,尤其是現代性社會中結構功能主義思想的體現。

按科學的分類,分哲學、自然科學、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主要研究人的觀念、精神、情感和價值,即是對人的主觀精神世界及其所積澱下來的精神文化的研究﹔社會科學側重研究客觀的人類社會,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進而劃分出人文學科中的政治學、史學、法學、文藝學、倫理學、語言學等,社會科學中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法學、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等。無論學科怎麼劃分,所有科學研究最終的指向都是人類的實踐,因此學科間方法互通、理論互用,互相借鑒是完全應當的。

人文社會科學關注的對象是人,它有一個共通的研究母題: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可以說服務於人類本身,實現人的快樂與幸福是學術研究的終極關懷。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新聞傳播的規律,其研究對象的核心總離不開一個大寫的“人”字。因此,無論是作為人文的新聞傳播學還是作為社會科學的新聞傳播學,其研究的指向都是人的新聞傳播實踐,探討的是如何實現更好的新聞傳播。

社會學界普遍認為,專業是從職業發展而來,職業又是由社會分工產生。威倫斯基通過對一些專業組織的歷史考察,認為一種職業發展成一個專業需要經歷以下五個階段:第一,開始努力成為專職或全日制的職業﹔第二,建立起訓練學校﹔第三,形成專業協會﹔第四,贏得法律支持以能自主掌管自己的工作﹔第五,成立專業協會並公布正式的道德准則。

有專業就有主義。專業主義是指人們對一定專業在社會生活中的性質(地位)、功能和作用所持的基本信念,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套操作原則。 所以,新聞作為一個專業符合專業的五個重要特征,能稱之為主義,必然有它一整套的思想、價值、方法、規范。

新聞傳播學理論要成為真正的科學理論,建立起本學科學術體系,就必須靠科學的抽象,建立符合本學科的科學概念、范疇、命題。就新聞學和傳播學現有的研究進展來看,兩學科還沒有形成屬於自己的研究方法,需要借鑒其他學科尤其是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但這不妨礙其成為獨立學科的可能,因為新聞傳播學有著本學科自有的學術邏輯、研究范式和價值旨歸。

二、新聞傳播學術自主性的含義與體現

學者孫藜運用建構主義取向的知識社會學理論對中國新聞傳播研究的自主性進行了理論分析。認為,中國大陸新聞傳播研究的自主性研究在知識生產的語境下首先遇到兩個基本問題,其一是學科自主或新聞傳播研究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關系問題,其二是所謂的“學術研究本土化”問題。兩個問題都與具體的知識生產過程密切糾結,前者涉及到新聞傳播研究能否在整個學術領域內提出有自身特定貢獻的問題,並通過對之的解決推動知識積累﹔后者涉及到研究者在提出、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知識依憑。

三、研究概況

新聞傳播學自主性研究的探討,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寧樹藩教授的“本體新聞學”,認為隻有強化“本體意識”才能“建立有自身特性的學科系統”。

2011年,借著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30年回顧的余溫,新聞傳播自主性探討又一次成為學界熱議的話題,相關論文出現不少,主要集中在對學科體系建構與研究內省上。這方面的探討無疑是有意義的,對學科未來的發展重要而緊迫。通過對概念厘清、源頭清理、核心確定,從而對本學科研究范式、研究規范、研究領域范圍有清晰的認識,才能使本學科的學術成果之於學術領域有知識增量的貢獻。

今年《新聞學與傳播學“十二五”戰略規劃研究報告》出台,該報告闡釋和論証了新聞學與傳播學的學科地位、學科性質、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提出了五大戰略目標:一是積極建構共識度較高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當代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二是全面探索適應我國社會轉型與新聞業自身健康發展需要的主導性新聞觀念、合理的新聞制度和有效的新聞傳播形態及方式﹔三是深入研究在中國語境下,當前我國新聞傳播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技術等關系的調整與變化,著重研究新聞傳媒在推進國家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四是密切關注新聞傳播領域前沿話題,積極探索新媒體條件下我國新聞傳播的新變化、新特點和新規律,尤其要深入探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的新形式、新策略和新方法﹔五是關注我國國際話語權和國際新聞信息傳播力和影響力提升問題,搭建立足學科前沿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

孫藜的《問題意識、知識生產與關系建構》研究認為,包括新聞傳播研究在內的社會科學自主性要求學者通過獨立和反思性的研究,定義自身角色,承擔道德和政治義務,以提出真問題、提供理解洞見的方式生產並推動學科的知識積累,並以此建構起與其他實踐領域的合理關系。文中尤為關注自主的新聞傳播研究需要建立在正確的提出問題、建構自己的研究對象過程中。指出,“對‘誰的問題’進行質疑和追問的過程,正是澄清學者自身立場的過程……如果新聞傳播研究者不對此進行質疑和反思,那麼,種種業界或管理者的邏輯,就會借助研究者的不自覺而進入到新聞傳播研究的知識生產中,而如此生產和再生產出來的“知識”,自然也會參與到社會現實的建構中。失去了學術研究自身邏輯,不僅無法科學地建構起自身的研究對象,其所謂的‘研究’也就被其他場域權力所支配、成為對其他場域實踐所做的依附性的注腳,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就打上了重重的疑問。”文中還對作為生產手段的知識工具——研究范式、問題框架、概念、技術與方法等諸多方面進行反思,認為要慎重對待,回歸語境,“歸零探討”。文中指出,知識工具應當將之放回到知識生產本身的語境中反復推敲,放回到知識史、學術史的脈絡中精心推演,批判性分析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及“洞見”,理解其所揭示的不同場域之間或特定場域內部的關系,進而解釋研究者所持的立場、方法是如何體現在其“知識”建構中的。

楊保軍的《新聞領域的中國模式:描述、概括與反思》對30年來新聞領域中國模式的圖景做了勾勒:以“宣傳新聞主義”為核心理念﹔以國家所有為資產制度﹔三種基本屬性定義業態性質﹔以新聞與宣傳為主要傳播取向﹔以多元邏輯中的運行為演進機制。以此五方面存在的問題對中國模式做了反思,並提出了一些解決之道。一是要反思超越宣傳新聞主義、警惕批判商業新聞主義、理性對待專業新聞主義的觀念體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的新聞主義﹔二是新聞資產所有制度改革要努力實現政治價值、公共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平衡與統一,向“市場化、產業化、資本化、產權多元化”方向發展﹔三是新聞業的公共屬性要不斷加強﹔四是堅守新聞的獨立性,使求實為本的科學精神、正義至上的人文精神、和諧為美的自由精神,應該成為新聞傳播的基本精神﹔五是追求獨立自主的新聞邏輯,使之在與政治邏輯、經濟邏輯、技術邏輯展開博弈中求得某種平衡。

段京肅的《新聞傳播學術研究的客觀性、自主性和科學性》對當前國內新聞傳播學研究中充斥的大量對方針政策宣揚、詮釋和歌頌缺少真正能給人思考、啟迪的成果的現象提出批評,強調“思想不是一個主人隨便就能控制得了的奴隸”,要求在追求學術自主性時確定學科研究的獨立性,恢復學科研究的尊嚴,走向客觀、自主、科學的研究道路。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