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新浪微博中的社會互動--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八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新浪微博中的社會互動

徐超超

2012年12月05日16:35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互聯網技術為人類的互動行為提供了的新的互動域。借助互聯網人類可以超越傳統交往的時空限制、主體范圍限制、交往方式的限制,實現對人類的互動行為的重構。新浪微博作為新興的社交平台,既有論壇,QQ,人人等傳統網絡平台社會互動的特點,又呈現出新的互動特點。本文通過概述新浪微博作為網絡互動平台所具有的共性,結合新浪微博互動呈現出的新特點解析網絡中的社會互動,並探討網絡互動與現實互動的關系。

關鍵詞:新浪微博,網絡互動,現實互動

互聯網催生了社交網站的誕生,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連接的更加緊密了,為我們開創了一個新興的社會交往空間——賽博空間(cyberspace) ,深刻而迅速地改變了社會互動的面貌。在QQ,人人,微博等社交網站中,用戶的選擇更為寬泛:可以完全匿名,與陌生人互動﹔可以部分公開,強化現實中已存的人際聯系﹔也可以完全公開私人真實信息。這就使網絡互動與現實互動產生了交叉和融合。本文以微博為例,談一談網絡中的社會互動。

微博(MicmBlog)是一個基於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台,用戶通過登錄網站、手機短信、IM軟件和外部API接口等多種途徑及時更新並公開發布博客。每條微博客長度限定在140字以內。用戶自由選擇可閱讀的人群范圍,不僅強化現實中原有的人際聯系,而且可以密切關注喜愛的名人和公共話題。正如卡多索所言:“我們處在一個新空間概念之中,親身的和虛擬的彼此影響,為新式的社會化、新生活方式和新社交組織形式提供成長的土壤。” 截至2012年底,統計數據顯示,新浪微博的用戶總數已經超過了3.68億,用戶平均每天發布超過1000萬條微博內容。可見微博驚人的影響力與爆發力。在微博這個平台中,人仍然是主角。網民通過鏈接而形成的一個活躍的、有生命力的社群,在互聯網中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聯結和組織起來的。

一.新浪微博的網絡互動的共性

新浪微博中的社會互動,有著其他網絡平台的互動特點。它是一種間接性的虛擬化的互動。所謂間接性,是指必須以電腦作為雙方互動的中介,而虛擬性則是指人們再也感受不到在物理空間中感受到的方位,也無法觸摸到屏幕中所顯示的網絡事物。人們的交往完全懸浮於虛擬空間之中,網民依賴電腦,並通過控制其輸入和輸出設備交互作用﹔人們不是面對面,而是借助文本進行間接的交流。也正是這種間接性與虛擬性的特點,讓網絡互動的開放性大大增強。陳文江、黃少華認為,“依托互聯網的技術與平台,人們的交往變得充分自由與難以控制。在互聯網上,沒有一個管理者,每個人既是參與者,亦是組織者﹔既是觀眾,亦是演員。這使得互聯網成了一個真正自由的場所,一個完全開放的空間,其中存在著無數的不確定因素與無限的可能性,從而使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喜好與別人交流和交往。”新浪微博用戶既是信息的發布者,又是傳播者和接收者。

筆者認為網絡互動的最大特點是還是它的超時空性。它超越了傳統的地理時空限制,可以進行多向互動,實現在人的身體缺場條件下的交往。威廉•米切爾指出:“網絡消滅了一個清楚地識別公民身份的傳統尺度,在普通的城市空間格局中,你的處所通常表明你的身份(而你的身份則通常決定你可以在哪裡生存)。地理即是命運﹔它以一種直截了當的方式表現出來,這種表現常常簡明而殘酷……然而,網絡把交流空間予以分解,從而摧毀了地理代碼這一法寶,並不存在哪一個地址更好的問題,即便人們看到你行走於合適的地方、同合適的人在一起,你也不能試圖據此來定義你自己。

此外,微博等網絡互動過程中的語言性的特征也是不容忽視的。陳曉強、胡新華強調了網絡互動依賴的特殊語言符號。虛擬社會交往主要依靠語言符號,並且是以書面語言符號來實現互動的。這種符號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傳統社會業已形成的語言符號,如漢語、英語等﹔第二種是計算機語言,如JAVA等﹔第三種是網絡語言符號,這是一種產生於網絡空間,僅限於網民交流的新的語言符號。新浪微博以文字,圖片,視頻和為網民熟知的表情符號作為網絡互動的的載體。

二.微博互動的新特點

新浪微博相對於QQ,人人等社交平台外,還呈現出新的社會互動的特點。從互動的主體看,微博中的社會互動主體更加寬泛,打破了傳統的人際互動的模式,既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包括人與組織的互動,實時性更強。郭玉錦、王歡認為“網絡一來延伸了人際關系所及的范圍使得人際關系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二來是計算機網絡增加了我們認識各式各樣的人的可能性。亦即,我們所說的網絡可以拓展個人的人際關系,在於我們可以憑借網絡跟原來就認識的朋友保聯系,還能使得陌生人之間有互相接觸與建立關系的機會,甚至進一步與網絡上的陌生人發展成為好朋友或戀人。”微博中的社會互動既包括在線個體和在線群體之間的信息交換,也包括在線互動對地離線溝通的影響。人們可以持續地展開一對一、一對多以及多對多的社會互動。微博具有方便快捷、反饋及時、低成本、低門檻等優勢,被政府部門看好,成為公民參政議政的平台,近幾年全國的兩會上成為了公眾矚目的焦點。不僅代表委員們可以通過微博這個虛擬平台接觸到大量民眾,進行議政,廣大老百姓也能實時參與其中進行有效交匯與碰撞。微博因為內容短小精辟、更新快且集中.不僅使語言更加生動活潑,討論直擊主題,話題本身的發散性與延展性也更強,營造出一種平等自由的討論氛圍。這種個人與組織之間的互動,增強了民眾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充分體現出網絡時代互動的新特點。

微博之間的社會互動更加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微博不僅具有QQ和人人的聊天分享功能,而且能隨時隨地接受最新消息(包括好友動態,社會時事等),並及時參與信息互動。這種個性化主要表現之一是交往活動的對象將具有高度的選擇性。傳統的交往隻能在一個十分有限的人群中選擇特定的交往對象,交往活動本身也由於受到時間、空間和對象的限制而失去獨特的個性特點。在QQ和人人等平台上,我們大多數也只是關注我們周圍同學朋友。但在微博中。我們就可以在幾十億人當中真正自由地選擇我們交往的對象,可以按照任何特殊的條件去選擇交往的對象,而且這種選擇性對網絡中的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凱斯•桑斯坦(CassSunstein)認為網絡交往需要兩個條件,其中之一就是“有一定程度的共同經驗,假如無法分享彼此的經驗,一個異質的社會將很難處理社會問題”,“共同經驗,特別是由塑造的共同經驗.提供了某種社會粘性。一個消除這種共同經驗的傳播體制將帶來一連串的問題人格與網絡互動的差異。微博充分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既有現實世界早已產生的交往群體,也包括靠“機”緣和“趣”緣聯系起來的,而那些遙不可及的社會名人的微博,成為我們了解他們日常生活的窗口。再成為他們的粉絲,我們就成了與他們進行互動的參與者。個性化的另一個表現是微博上既能匿名注冊,又能以真實身份示人,每個人的名字都是獨一無二的。匿名參與,我們可以借助微博這個平台,將日常生活中的不滿情緒發泄,記錄日常瑣事,減輕生活的壓力。這與米德的符號互動論中的“自我也存在著互動的過程”相吻合,匿名注冊中的“主我”層面遠遠超過“客我”層面。大多數的匿名互動的雙方都不知道對方實際的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等社會屬性,所知道的只是在互動過程對方所表現出來的愛好、情趣等精神屬性。實名注冊,新浪加V,借助網絡的平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把握微博話語權,呈現一個真實的自己。互聯網的保護性環境使得那些在傳統交流渠道上不能充分表達的人可以在網上充分發表言論,也就是說,互聯網創造了機會使“窮者變富”。

微博上的社會互動,逐漸呈現出規范化的態勢,在虛擬的網絡社會互動中的真實感增強。微博是一個自由發表言論的平台,新浪加V更加保証了某些言論的真實性,是微博不再只是個人“吐槽”的平台,加V用戶的言論更多的呈現出一種社會責任。為淨化微博平台,所以言論都要進行技術過濾,它具備對敏感詞過濾功能,在傳播過程中,有悖法律、法規以及政治宣傳方針的詞匯會被自動過濾掉,最終無法傳播。此外,新浪微博中的微模式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微話題,微相冊,微群,微博秀等,可以看成是一種集體行為的模式,趣味相投的網友或是有著共同需求的博友,通過這種聚攏的方式,進行網上互動,進一步完善了微博的互動體系。如鄧飛發起的“微博打拐”活動和“免費午餐”,就是借助微博這一平台,將社會上的集體行為網絡化,吸引更多群眾的參與,增強了社會效應。

微博上的網絡互動,也呈現出一些弊端。首先網絡交往的參與者受他們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制約,網絡交往的基礎是網民。網民這個群體具有一定的社會特征:微博用戶80后群體是主力,受到知識和收入等社會因素的影響。據調查,微博上80%的用戶受過高等教育,這就造成了微博上互動群體的窄化趨勢。一般而言,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傾向於和親朋好友聯系,所以他們較少地需要遠程聯系,更不需要微博。微博上的社會互動因為個人社會地位和人格特質等的社會因素,也呈現了不平等的態勢。新浪微博是通過粉絲量也的多少來表明受歡迎的程度,一般來說,普通人的粉絲量遠遠少於名人的粉絲,像姚晨,李開復,馬伊琍這樣的微博大王,他們的微博后面往往有成千上萬的跟帖轉發,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掌握了微博的話語權。不少人可能借助微博這個平台進行品牌營銷,炒作自己,而普通微博用戶甚至成為了他們利用的工具,紅遍一時的《江南style》就是借助微博等的平台,充分發揮了網民的力量,實現了商業效應。克勞特的研究指出那些外向型的、在線下就有很多朋友的用戶,參與網絡社區互動的程度比內向更高,其網上的孤獨感就后者低。他們將此稱為富者愈富。微博社會互動的真實性有待提高。首先長期採用網絡互動,會使民眾的行為方式社會化與角色規范社會化脫節。很多人是因為在現實社會中的人際互動受阻,才會轉向虛擬社會尋求安慰和滿足,消極地面對現實社會的人際環境,形成惡性循環,從而造成現實社會中人際互動的簡單化和片面化。微博上的並不全是真實的,受到商業因素的影響,很多言論可能只是炒作,畢竟新浪加V的是少數,因此,大部分的新浪微博用戶處於相對自由的狀態,言論的隨意化更加嚴重。網絡交往的虛擬性特點,使很多網民抱著游戲心態參與網上交際,對他人言行自然也是不信任。這種網上的人際信任危機可能遷移到他的現實人際交往,導致現實人際交往中對他人真誠性的懷疑和自身真誠性的缺乏,進而影響到自己與他人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展。從網民層面分析,可能會使網民產生雙重人格障礙。在網絡交往中一些人認為擺脫了傳統社會交往中的管理和控制,進人到一個“反正沒有人認識我”的新天地,往往有一種“特別自由”、“解放了”的感覺和想為所欲為的沖動,產生網內網外判若兩人的現象。

三.網絡互動與現實互動

網絡互動並不能取代現實社會中的互動。一方面,網絡互動是現實互動的擴張和發展,兩種互動方式互為補充,都對社會交往具有重要意義。網絡互動在空間、時間上是有一定重疊的。吳齊殷的研究表明人們可能同時運用虛擬和現實這兩手社交策略,也即兩種方式交叉進行。有研究發現:在暖昧不明、敏感的且在技術上屬於困難的情況下,網民傾向於採取傳統的親身參與方式進行溝通﹔而在溝通時可能會產生一些不愉快或憂懼的情緒、或是處理的事物過於瑣碎、繁雜之時,網民則往往傾向以電腦網路傳達的溝通方式來避免一些無謂的煩惱。另外,電腦網路傳達的溝通方式也常被網民們巧妙地用來與他人保持社會距離以取得更大的隱私空間。一些用戶隻與陌生人互動,將微博作為“日記本”,將現實生活中不便言談的秘密記錄在微博上。吳齊殷對熟識關系的網絡化、虛擬化也給出了社會學意涵:“第一,它意謂著在真實社會中,因客觀原因被迫中斷的熟識關系,在網路社會中,可得以繼續維持。例如家庭中親人的’分隔,對於社會學者而言,這是否意謂著‘家庭’這個傳統的社會組織,將因網路之助,而有了新時代的意義。第二,網民借助網絡將可擴展社會網絡的觸及層面。也就是說,網民所擁有的‘生存的空間’理論上應比一般平民來的寬廣許多。但實情是否如此,則需進一步探究。”

另一方面,網絡互動受現實互動制約,有向現實互動回歸的趨勢。根據戈夫曼的擬劇論,長期盤踞在微博等的網絡互動中,民眾就會不可避免的根據別人的期望來塑造自己的形象,努力壓制別人不欣賞的某些方面,表現出別人欣賞的東西。長時間這樣,發生的人格的扭曲,要求社會互動的參與者進行角色轉變:從“網民”到現實中的“社會人”。賀佐成認為,“建立在網絡技術基礎上的網絡互動,終歸是人的互動,終歸會受到現實社會的影響。……網絡一方面不斷地改變著傳統的交往的方式、交往的范圍、交往的場域。另一方面又受到現實社會和現實交往的限制、個人所處的社會結構的限制、所處地的文化和歷史的限制,以及個人的性格等多方面限制。網絡由現實社會而來,是現實社會的延伸,並不斷地重構當前的社會結構。

四.小結

新浪微博碎片化的語言模式,讓它成為網絡平台中的一匹黑馬,這匹黑馬能否長久馳騁不衰,更需要時間的驗証。在虛擬社會中,網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念和人際交往規范,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以便更好地融人新的社會和群體,順利地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應該注意的是,我們在參與網絡互動的同時,要隨時提醒自己身處現實社會,並盡量使自己在虛擬社會中保持和現實社會相一致的身份,調整自己的言行、情緒和心態,不要沉溺在虛擬世界中難以自拔,不要忽視現實社會的人際情感。同時要充分利用網絡本身提供的便利條件,進行人際交往的實習。(作者系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0級新聞系學生)

參考文獻

1. 楊品荷 《賽博空間中的社會會動研究現狀——以新浪微博為例》中外企業家 2011年第四期(下)

2. 賀佐成 《網絡社會互動——一個基於結構與行為視角的文獻綜述》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 2010年第11卷第1期

3. 郭丹如 《以兩會微博熱現象談新聞傳播與社會發展的互動關系》 傳媒研究

4.光明日報 《互聯網重構了當代社會的互動模式和組織模式》 2010.5.27

5. 李芹 《社會學概論》山東大學出版社 2011年版

6. 陳艷 《互聯網與人類社會的互動關系》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 2007年3月第3卷 

分享到:
(責任編輯: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