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聞的美學特質--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2年11月下

論新聞的美學特質

王 慧

2012年12月06日14:44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摘要】新聞傳播活動遵循著“美的規律”,從審美表現上看,新聞傳播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必然貫穿著美學的原則,具有美學的特質:外在形式美學特質與內在美學特質。而新聞的美學特質對新聞傳播活動最重要的啟示是,我們的新聞記者要具有美學素養,加強美學思維,才能報道出有著真、善、美靈魂的好新聞來。

【關鍵詞】新聞﹔美學﹔新聞的外在美學特質﹔新聞的內在美學特質

美學視野下的新聞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動物隻生產自己本身,而人則再生產整個自然界﹔動物的產品直接同它的肉體相聯系,而人則自由地與自己的產品相對立。動物又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物種的尺度和需要來進行塑造,而人則懂得按照任何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並且隨時隨地都能用內在固有的尺度來衡量對象﹔所以,人也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物體。”[1]

在馬克思看來,美是人區別動物的標准,美是人之為人的根本。而新聞傳播活動,是人類的實踐活動,具體而言,新聞傳播是人類在精神追求的基礎上把握物質世界和超越人本身的一種方式。那麼作為精神追求與實踐活動的一部分,人類進行的新聞傳播活動自然就需要遵循“美的規律”。新聞傳播的主體將新聞文本向受眾傳播時,既要按照“對象的尺度”傳播事實,也要以自己“內在固有的尺度”來把對象作為靠近期望和自由的階梯和渡船,在對事實的客觀報道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能夠與受眾產生愉悅的情感共鳴的那樣一種審美能量[2]。那麼,若運用美學的方法,進入美學視野中的新聞傳播,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都必然貫穿著美學的原則,具有美學的特質。

新聞的外在形式美學特質

新聞的形象美。簡約性。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受眾更喜歡用最短的時間獲取大量的信息。因此編輯更注重新聞版面以及整體架構的簡單明了的設計,通過美的統籌,能夠使得受眾在接受新聞傳播的過程中有一種舒暢的感覺,感覺到美的享受。尤其在平面媒體中,目前編輯趨向簡潔的版面設計,適當地“留白”或者插入一定與主體內容相關的圖片,不僅給受眾一個輕鬆適宜的閱讀空間,而且增加了整體的美感,更利於新聞的廣泛傳播。

標新立異性。不管是平面媒體還是電視媒體,都希望受眾通過版面的設計或者節目的編排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從而“心領神會”領悟到新聞所傳達的意義,加深對新聞的理解。這是一種震撼和視覺的崇高,理性對感官的超越,激發了受眾感性美的認識。

多維性。新聞傳播形式的角度和空間的多維,是與原先的平面性相對而言的。尤其是對廣電媒體以及新媒體而言,這些媒介更注重傳播符號的立體感和多維空間發散的重要性。因為現在的新聞除了宣傳的功能外,更強調了它的娛樂性,如何使新聞產品更具有美的特質,成為獲取更多受眾的競爭優勢。例如,《新聞聯播》的改版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新聞聯播》一直以來都給觀眾以固定的印象,“新聞聯播體”則是網絡上的熱門話題。然而通過逐漸地“換新”,主播首次加入了“70后”的兩位新主播歐陽夏丹和郎永淳,給觀眾以“小清新”的感覺,也更換了新角標,字幕顏色由原來的白底藍字變為黑底白字,開播畫面增加了3D立體效果,在視覺上增加了多維度,讓觀眾感受到巨大的空間,更能感受到現場感。

分享到:
(責任編輯: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