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表現在內在形式的意蘊美,是一種含蓄的美,寓情於事,寓情於景,感人肺腑,易引起受眾的共鳴。例如: [6]
勸君莫打三春鳥 子在巢上盼母歸
鞍山放飛被偷獵的小鳥
新聞記者採用古詩詞式的押韻寫作手法來擬新聞標題,詩情畫意,借古詩詞的意蘊之美以增強新聞標題的吸引力和藝術感染力。
導語:提煉之美。導語是消息中有一定獨立性和統領性的開頭部分。它要求簡明扼要地表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鮮的內容(核心要點),充分揭示新聞價值,同時喚起讀者的注意。它被稱為“記者杰作的櫥窗”。簡言之,就是簡潔、定基調和吸引讀者的注意。因此它首要的審美特征就是提煉之美,用最簡潔的語言包含最豐富的審美信息量傳遞給受眾,達到一種“言簡意豐”的美學效果。
主體:豐實之美。新聞主體是新聞作品中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對導語起補充和說明的作用,即對新聞事實的細節部分和背景部分做進一步的解釋與擴充,使受眾對新聞事實和問題有比較明確的了解。因此,新聞主體在美學上則具有豐實之美,讓受眾獲得一種具體形象的審美感受。正如黑格爾所說,“美隻能在形象中見出”,這樣,美就“對於我們變成可觀照,可用感官接受的東西”。[7]
背景:陪襯之美。背景,原是繪畫藝術中的一個術語,指“畫面所描寫的主體以外余留下的空間部分。它是畫面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背景處理得好,能使主體更為突出,主題更為明晰。”[8]而新聞寫作中的背景,就是陪襯新聞主體的材料。還有人把新聞背景與主體事實的關系稱作“綠葉與紅花”的關系。“紅花雖好,尚需綠葉扶持。”新聞背景材料既然是“綠葉”,那麼它始終處在整個新聞報道中的從屬地位,永遠不能充當主角,一旦喧賓奪主,就失去了引用新聞背景的效用。因此,背景在美學表現上,有一種陪襯之美。
新聞的內在美學特質
新聞的美學特質既包括了形式美學,更包含內在的美學。一切形式美其實都是為內容美所服務的。而新聞的內在美學特質表現在新聞傳播中的真善美統一體當中。
真:堅持真實性原則——美之基石。新聞的“真”是客觀真實,事實之真。陸定一曾指出,“新聞的本源乃是物質的東西、乃是事實,就是人類在與自然斗爭中和在社會斗爭中所發生的事實。因此,新聞的定義,就是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新聞的本源是事實,新聞是事實的報道,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事實在先,新聞在后”。[9]而在美學當中,真具有兩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指作為美的基礎的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人作為從大自然中升華出來的驕子,他“靠自然界生活”[10]。也就是說,客觀真實是美學的基本,是基石。其次,真理和情感是美的靈魂之真。由此可以看出,新聞的真與美學中的真都是以客觀真實的存在為基礎的。在新聞傳播整個過程中,堅持新聞的真實性是新聞的首要審美屬性。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新聞真實性是新聞理論與實踐的基石,是新聞得以存在的基本價值、理由和意義,是新聞工作者從事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新聞失去了真實,新聞將不成為新聞,失去了傳播的意義,更失去了新聞美學的品性,失去了美之根本,從而也失去了人民對媒介的信任,失去了媒介的公信力與影響力。
善:遵守社會倫理道德與新聞職業操守——美之准則。“美”包括“真”,還包括“善”﹔“善”體現了“美”的社會性。“善”是一種倫理觀念和道德觀念,是在實踐中符合人的目的的東西 [11]。從本質而言,美的“善”性品質是一種無功利的超功利,一種精神性的功利性而非實體性、實際的功利性。前者是無用,后者為有用。但前者是大用,后者卻是小用。美正是生成於這種無用與有用、大用與小用的辯証關聯和張力之中。所以一旦被用於實處,比如服務於資本或權力,美的倫理品格就會受到傷害,其自律性也會因此大打折扣,乃至其合法性根基遭到質疑和顛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