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介議程之爭【3】--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4期

爭議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媒介議程之爭【3】

——以“速生雞”事件為例

張向陽?

2013年04月08日13:4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四、合理設置議程,促進共識生成

風險社會裡信任是關鍵。媒體和專家是“速生雞”事件的主要構建者,他們產生糾紛時,普通公眾更會無所適從,隻能基於風險規避的心理行動。

面對風險議題,研究者提出建立一種公眾參與的科學傳播的民主模式[8]。公共新聞學理念以達成共識為目標,媒體應致力於引導公眾關注公共議題並促進參與,“記者應該通過揭示各個社會群體中潛在的利益沖突,激勵公民探討觀點產生分歧的根源。[9]”針對“速生雞”事件,筆者認為,新聞從業者首先應幫助公眾辨別出事件爭議和核心,而非僅轉載和擴散某一新聞披露者的調查,更不能毫無判斷地添油加醋﹔其次,新聞不應粗暴批評或一意順從某一觀點,應致力於呈現有助各方理解對方觀點的深層原因,通過對話和協商方式達成共識。再者,媒體、體制內專家與科普作家等各方應加強合作。隨著科學研究中政治、經濟和利益成分逐漸加重,專家間的知識之爭背景既有分工細密、也有科學理性與公眾日常經驗的差異,此外還存在利益和偏見的左右。由此,如何報道專家間的爭議,媒體更應謹慎處理,以免知識之爭反而被冠以利益使然,進而遮蔽了真正的問題,輿論走向偏差,更為嚴重的影響是公眾對專家和知識的信任危機日益嚴重。食品安全事件的建構是一個意見與知識爭議的過程,努力實現風險溝通也包括公眾一方。科技使公眾更有能力參與新聞報道,並在危急時刻成為傳統媒體的合作者,化解社會風險更需要公眾參與表達機制的健全,以此來監管企業、媒體和專家間的結合。

參考文獻:

[1] 向楠.萬人民調:未來十年公眾最焦慮貧富分化阻礙國家發展[N].中國青年報,2012-11-06.

[2] 胡笑紅.12熱點僅1例食安事件[N].京華時報,2013-01-06.

[3] (德)烏爾裡希•貝克.風險社會[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4] 楊雪冬.風險社會與秩序重建[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5] 黃旦,郭麗華.媒體先鋒:風險社會視野中的中國食品安全報道——以2006年“多寶魚”事件為例[J].新聞大學,2008(6).

[6] 傅立波.社會學家: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為何“扎堆”出現[EB/OL].http://health.people.com.cn/BIG5/17801383.html

[7] 王媛.從“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報道看專家群體的公共性[D].西北大學,2011.

[8] 黃浩榮.風險社會下的大眾媒體:公共新聞學作為重構策略[EB/OL].http://www.docin.com/p-7172293.html.

[9] (美)坦尼•哈斯著.曹進譯.公共新聞研究:理論、實踐與批評[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