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3日電(趙光霞)6月27日零點開始,郭敬明的導演處女作《小時代》在國內全面公映,723萬的首映場成績,打破國產電影首映場以及2D電影在華首映場雙項紀錄,在百度以“小時代”為關鍵字搜索,相關新聞約237000篇,新浪微博輸入“小時代”,有48790631條結果,與之同時,各種評價也鋪天蓋地而來,有人贊賞有加,有人惡語相向,那我們就來看看各大媒體是如何看待這部電影的呢?
盡管褒貶不一,這部影片已然成了典型的話題電影、現象電影。說它重要,並不是因為藝術質量有多高,而在於電影產業改革10余年來,第一次有一部電影能成功地讓這麼多十幾歲的孩子成群結隊地走進電影院,並且在觀影過程中無比投入和陶醉,以至於對於年長一些的觀眾來說,孩子們在影院裡的笑聲和淚水遠比電影本身更具打動人心的力量。
總之,片中人物的服飾、表情都是精心裝飾出來的,跟電影裡璀璨的外灘夜景一樣,仿佛撒上了一層虛幻的金粉。這正是青春偶像劇的一貫做派,把具體人物的現實背景去掉,把周圍社會時代環境去掉,就像把一株植物刨去了根部泥土,修剪好枝葉,制成精美的盆景擱進高級會所、酒店。
《小時代》即便有什麼謬誤之處,也是可以去包容的。因為,“年青人犯錯誤,上帝都會原諒”。
這是郭敬明的一部電影處女作。他講了什麼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說什麼。我真誠地覺得我不應該看到一個淺薄的郭敬明,並試圖理解導演為何這樣講述他的故事。為此我忽略了對他的炫富的批評,因為在我看來要構建一個物質時代那可能是必不可少的,沒什麼大不了。
嚴格意義上來說,《小時代》不是電影,它是一種借助了攝像機、演員、環境和銀幕而制作出來的視覺產品。把它當做一部電影來評價,有點指鹿為馬。
顯然,《小時代》引發了一場新的“代際戰爭”。這場戰爭的本質在於,一幫“中老年人”和以90后為主體的“新人類”出現了價值觀的分歧。這有關價值觀,也有關信任與理解。
當然,叔叔也不會去阻止別人去看《小時代》,擋別人財路的事叔叔不干。如果后輩想通過看《小時代》而學會過裡邊那種生活,叔叔也得提醒他/她,風險相當大,無窮大。當廣告看看罷了,養養眼,也就養養眼。
所謂瑪麗蘇,是指“二度創作”者自我陶醉的心態現象。《小時代》有著華麗而快速的都市感,矯情而細膩的摩登感,其實郭敬明完全不用在片頭高調打出“導演郭敬明”、“編劇郭敬明”、“原著郭敬明”的字樣,因為這片子每一秒鐘都在用自己24幀的畫面振臂高呼著郭敬明這三個字。
觀眾不是端起架子的學院教授,亦不需看懂電影裡長鏡頭的運用、場面的調度、光線的處理等等。在電影產業化的今天,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無一不把電影當作產業來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