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3年·第6期

社區報的運營模式與發展對策【2】

李瑋

2013年09月26日16:31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發行渠道的分眾化和精准性

除了內容上的差異化外,社區報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在於發行的分眾性。《新民晚報社區版》選擇在最具消費能力的商圈社區建立發行點,向廣告客戶提供精准的目標讀者群。

在同樣發行量的情況下,報紙發行越密集,廣告傳播效果越好﹔報紙發行越分散,廣告傳播效果越差。這就是報紙發行營銷的“小市場大影響”原理。創辦之初,由於沒有可直接效仿的發行渠道,《新民晚報社區版》“摸著石頭過河”自己闖路子。2007年創辦《新民晚報社區版•閔行新聞》后,一度在楊浦、徐匯、浦東三個區創辦資訊型分眾社區報,依靠區域服務類廣告收入,到年底基本實現收支平衡,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十大創新報業”。但由於區域性廣告資源少,經濟效益不高,報紙影響力也不大。

2008年報紙改版,在原來資訊型分眾社區報的基礎上,以大區域為發行渠道,改名為《東區資訊》、《西區資訊》和《浦東資訊》,以吸納更大范圍的區域商圈廣告,增加發行點。但由於發行點過於分散,對廣告客戶缺乏吸引力。

分析兩次改版的發行布局可以看出,分眾不是分散,不可忽視人群的密度。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來看,城市化都表現出這樣的規律:人口密度越高,經濟效益也相應越高。長三角地區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1400人,其中上海浦西地區最高,每平方公裡3.5萬人,同時經濟效益也是最高的。因此,2009年再次改版的社區版聚焦目標人群發行,在上海中心的6個區,選擇250個中高端住宅區、300幢甲級商務樓作為發行點,打造上海中高端消費人群的“社區資訊管家”,並將分散的三張周報改為周二刊日報。這次改版實現了在高廣告價值區域的有效發行,達到發行效果和經濟效益的最優化。

改成日報發行初期,採取三段式攔截派發,即在中高檔小區門口、甲級商務樓裡和地鐵口派發,目的是擴大社區版的知名度。此后,報社通過和小區簽訂協議的方式,使社區報真正進入社區。這樣做,一是符合最初的辦報理念,創建社區互動新平台﹔二是穩定了讀者群,使報紙更精准地到達目標讀者手中。為確保發行量不流失,報社與投遞公司組成督導小組,去各小區、商務樓暗訪督查,查到問題及時處理。同時在報上公布發行點,設立監督電話,便於小區讀者投訴。兩年來,不僅社區居民喜歡社區報,小區物業也將發行社區報作為增值服務項目,不少小區還提出了增加報紙數量的要求。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燕帥)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