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3年·第6期

社區報:可為,應為【3】

陳凱

2013年09月26日16:37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靠網絡贏利:依然是神話

無論業界還是學界,一方面對網絡高燒不退,另一方面卻裹足不前,鮮有成功探索。也曾有報人提出,作為在網絡時代才引進的報種,社區報能否一步到位直接跨越到純粹電子版?

解答這個問題的最好答案,就是再追問一個問題:從經濟角度來看,電子版是否足以自立?美國報業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能。就平均水平而言,來自紙媒的廣告收入至少仍佔到80%以上。

網絡出現以后,有人認為紙質版將被網絡取代,但是,一個紙質版讀者的價值是網絡版的20倍。也就是說,丟失一個紙質版讀者,至少要獲得20個網絡讀者,損失才能填平。如果報紙一年損失5% 的讀者,網絡版讀者的數量要翻幾番,才能保持收入平衡,但這種增長速度幾乎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說,即使是網絡時代生存狀況最理想的《華爾街日報》,如果離開傳統編輯部資源,網絡版另起爐灶獨立核算成本的話,至少目前無望實現贏利。

在美國,對網絡的認識也有一個從恐慌到理性回歸的過程。網絡出現初期,報業恐慌,紛紛上網佔領地盤,網絡依賴紙質版這個內容供應商。同樣的新聞內容在兩個平台之間搬來搬去,使得兩種產品成了高度可替代性產品,報紙就這樣在自己挖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目前,雖然沒人能准確知道未來該怎樣做,但美國報業至少看清了底線在哪裡:把網絡當成紙質版復印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費力又傷已,這是最應該避免的地方﹔讓網絡成為贏利支點,其艱難程度超過想象﹔所謂的全天候媒體,意味著巨大的人力投入,幾倍的投入是否能有幾倍的產出?目前看來,答案並不樂觀。

新聞與資本:距離產生美

做大做強很誘人,但存在風險。媒體總喜歡把自己打扮成深受互聯網之害無辜者的樣子,卻很少反思新聞日益被資本做空的慘痛教訓。

《教堂山新聞報》的東家麥克拉奇是一個活生生的范本。

始建於1857年的麥克拉奇,1988年上市,當時按照發行量計算,位列全美第四大報紙出版商。

奈特•裡德報團是美國第二大報團,因為舍得在新聞上投資而聞名,贏得無數個普利策獎。2005年總收入30億,但最大股東仍嫌不夠,逼其破產。資本擴張天性使然,麥克拉奇次年6月舉債45億,買下了比自己規模大一倍的奈特•裡德。

幾乎在此次收購的同時,房地產泡沫破裂,重災區恰好就在麥克拉奇和原先奈特•裡德總部加利佛尼亞州和佛羅裡達州。作為報業經濟支柱的房地產廣告,一夜之間蒸發,報團雪上加霜,元氣大傷。

麥克拉奇一下子處於被圍攻境地:銀行高額利息、已到谷底的股價。面對頹勢,麥克拉奇開始壓榨旗下所有報紙,成本控制變本加厲,大舉裁員,新聞質量明顯下滑。以《教堂山新聞報》為例,記者人數從8人被裁到3人,硬新聞比例20年來下降了一半。即使這樣,由於社區報在當地的壟斷地位以及悠久歷史帶來的品牌效應,2009年其盈利率依然達到27%,比同一報團在該地的旗艦日報《新聞與觀察家》高出9個百分點。但是,每份社區報的贏余,都被抽到總部用來還債,記者加薪無望,主編想增加報道投入也不可能,新聞紙變成了廣告紙,內容越來越稀釋。想讓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局面,能持續多久?

自2012年以來,股神巴菲特不斷出手收購社區報,這不是慈善捐助。首先,巴菲特有信心,認為這些報紙能夠掙錢﹔更重要的是,相信這些社區報作為最重要的社區機構存在的社會價值,即民主需要溝通。

新聞是一門生意,但卻是別樣的生意。如果把社會責任拋在腦后唯利是圖,最終整個行業以及社會都要付出代價,股價不可能無止境增長,主流價值觀不可能由負面新聞塑造。如果說這是一個瘋狂的世界,媒體也許要承擔部分責任。

(作者:中國傳媒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燕帥)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