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國省級電視體育媒體發展現狀
1995年1月1日隨著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的開播,象征著我國電視體育專業化媒體的發端,隨后各省市地區也開播了屬於自己的體育頻道,經過近20多年的發展,中央五套成為了體育電視媒體的佼佼者,而個省市的體育頻道少有發展,除了北上廣三個地區的體育頻道尚能與中央五套競爭外,其他省市的體育頻道大多定位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頻道內容出現偏離體育主體的趨勢,甚至有些省級體育頻道淪為“電視劇頻道”,“購物頻道”。省級電視體育頻道想要發展就必須另辟蹊徑,尋求新的發展模式,因此以若干個省級電視體育頻道聯合為基礎的中國電視體育聯播平台CSPN便應運而生了。從我國目前省級電視體育頻道的現狀來看,主要有階梯化布局和格局失衡的兩大特征。
(一)階梯化布局
2001 年以來, 省級電視台整合頻道資源, 實現有線無線的合並和專業化、系列化發展, 成立專業頻道成為合並后的重點, 體育節目與其他節目的明顯差異使得不少省級電視台將第一輪改革的重點就集中在體育頻道。截至 2007年底: 全國共有 42 個體育頻道,其中 57. 1% 集中在省級電視台, 其次 21. 4%集中在市級電視台, 省會級電視台佔16. 7%(如表1)②。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電視體育頻道的分布呈現階梯化的形勢,中央台5台處在頂端,接著是各省級電視台體育頻道、省會電視體育頻道、地市級電視體育頻道,電視體育頻道的布局依然與我國的行政區劃級別一致。這種分布格局直接決定著每個省級電視體育頻道的資金和人才格局,中央五台佔據著極高的資金和人才資源優勢,而各省市電視體育頻道彼此之間還得必須為中央五台剩下的資源來進行競爭,各省市電視體育頻道一方面受到自身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的壓力,另一方面還必須與同級體育頻道的挑戰,單個省級電視體育頻道想要得到長遠的發展困難不少。
(二)格局失衡嚴重
目前國內電視體育媒體的狀況如下: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在政策、覆蓋范圍、人才資源、廣告投放上佔有極大的優勢,幾乎壟斷著國內大部分體育賽事資源和國外較大型的重要體育賽事的版權和資源,與此同時有很多賽事直播和體育資源無處釋放。第二集團的地方台除了北京、上海、廣東三家在自身地理位置優越以及經濟實力的強大背景之下,有比較好的競爭力,其他省級體育電視頻道則各自為戰,制作團隊水平以及電視體育資源分布不均,節目質量令人堪憂﹔作為第三集團的CSPN初建時期勢頭迅猛,但持久力不足,實際運營並不景氣﹔第四集團的付費頻道如央視的風雲足球頻道、高爾夫球頻道等,則因為國內受眾並未形成付費收視的習慣以及文化經濟水平的制約,使得經營欠佳,市場收益效果不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