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1期

智庫全媒體傳播能力建設路徑淺析【3】

肖飛 李習文

2014年01月29日13:35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開發智庫專家的傳播效能

智庫的最大財富是它集中了一批各有專長的智庫專家。傳統上,智庫的核心事務是圍繞某一政策研究項目,將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專家組建成跨學科的研究團隊,通過專家選擇和搭配來確保研究成果的質量。在衡量智庫專家時,主要有兩個標准:一是能否針對具體的社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二是能否與政府決策人士進行方便通暢的交流。為此,境外著名智庫既招募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具有知名度和深厚學識積累的專家加入智庫,也邀請大量卸任官員加盟智庫進行政策研究,借助其在政府機構內任職的經驗和資源,一方面提高政策研究的質量,另一方面幫助智庫推銷其政策研究成果。比如,布魯金斯學會就非常強調智庫專家個人關系網的作用,希望“借助個人關系,思想庫的研究者可以直接與政府決策者對話,使其了解或接受其研究成果”[8]。但是從整體上看,智庫專家在以往並不需要承擔直接面向大眾的傳播職責,而一般智庫也未在此進行專門的制度安排。

進入全媒體時代后,當境外著名智庫的傳播平台、傳播話語都發生“大眾轉向”之時,智庫專家也開始了他們的“傳播角色轉型”,成為智庫全媒體傳播網絡上的活躍結點。智庫專家突出的傳播優勢,如學識、職務、政策研究成果等所造就的知識權威性和學術公信力,曾任政界高官的“旋轉門”經歷所造就的政治光環和知名度等,在境外著名智庫那裡獲得了充分開發,成為提升全媒體傳播能力的便捷途徑。

一方面,智庫創造條件讓所屬專家在大眾媒體上頻繁亮相,拓展其影響力。比如,2001年,布魯金斯學會就自建了一個廣播、電視演播室,以便於學者們方便地接受電子媒體的訪問。[8]胡佛研究所所屬專家2010年在電台節目中的出現次數是2009年的4倍,在電視台訪談中的出現次數是2009年的2倍。2011年,傳統基金會專家共接受1339次電視採訪,3508次廣播採訪。2012年,美國企業研究所專家共接受1125次廣播或電視採訪。由此,在大部分境外著名智庫,都有一批專家成為重要的報刊專欄作家或者電視欄目嘉賓,因為在應對媒體上卓有特長,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與過去不同,這些智庫專家的媒體發言形式,已經不再僅僅是接受媒體按需取用的簡短採訪,而是作為演播室嘉賓大量出現在收視率極高的電視網周日論壇、選舉等政治新聞事件電視直播以及其他評論訪談節目中,甚至有時還客串主持人的角色。借鑒境外著名智庫的成功經驗,我國智庫在這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新唐智庫等建立了“首席研究員”制度,其主要負責人一直保持較高的媒體曝光率,成為智庫建設發展的一個促進點。又如,中國軍方最主要的智庫軍事科學院,也曾把所屬龐大專家隊伍中適合對外傳播的專家選拔出來,專門邀請媒體舉辦見面會。

另一方面,推動智庫專家進駐新媒體平台,用個性化的語言、新穎的表達形式來傳播思想觀點,凝聚網絡人氣。在傳統基金會裡,幾乎所有專家都會不時撰寫博客文章在官方博客Foundry上發表,而網站管理者則按照作者、主題等項目對博客文章進行分類集成,建立豐富的鏈接,幫助網民了解專家的觀點,增加認同和支持。不少智庫還借助現代媒介技術對所屬專家的觀點進行“深加工”和“精包裝”,把令人望而生畏的講章轉化為平易近人的“微話語”,用醒目的照片、簡明的圖表和絢麗的視頻來滿足網民的興趣需求。比如,2012年5月,企業研究所就運用多種流行文化元素,把所屬專家阿瑟·C·布魯克斯芬的一場講座剪輯改編成了“白色書寫板”風格的視頻發布在YouTube網站后,吸引了近15萬人觀看。

為了更好地提升全媒體平台的全球傳播效果,境外著名智庫在專家遴選上大力推行國際化戰略。比如,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除了總部在華盛頓之外,還在莫斯科、布魯塞爾、貝魯特和北京設有政策研究中心。布魯金斯學會則於2006年在北京設立約翰·桑頓中國研究中心。不少美國智庫還在俄羅斯、印度、日本、中東等與美國利益有重要關聯的國家和地區不斷設立新的研究中心和研究項目。這些研究中心通過吸收本地優秀學者,既可以提升對所在國的研究質量,又便於對所在國媒體和公眾進行近距離、滲透性的影響,本土化的智庫專家成為扎根所在國知識界和媒體界的傳播樞紐。(肖飛為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系碩士生﹔李習文為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系講師)

參考文獻:

[1]詹騫.芻議美國智庫與我國對外媒體傳播[J].新聞愛好者,2010(12).

[2]史曉韻.全媒體背景下紙媒的路徑選擇[J].新聞愛好者,2011(14).

[3]崔樹義.智庫的大眾傳播操作:由胡佛研究所引申[J].重慶社會科學,2012(6).

[4]The Heritage Foundation(2012).The Heritage Foundation 2011 Annual Report.Retrieved August 16,2013,http://www.heritage.org/about.

[5]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3).CSIS Annual Report 2012.Retrieved August 16,2013,from http://csis.org/node/4/publication.

[6]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2013).AEI 2012 Annual Report.Retrieved August 16,2013,http://www.aei.org/about/annual-report/.

[7]朱鬆林.社會化媒體時代的注意力贏取[J].新聞愛好者,2012(13).

[8]王莉麗.論美國思想庫的輿論傳播[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0(2).

[9]朱瑞博,劉芸.智庫影響力的國際經驗與我國智庫運行機制[J].重慶社會科學,2012(3):110-116.

[10]Thomas Sowell.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New York:Basic Books,2009:246.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