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中國報業》>>2013年·第10期

南方農村報:打造“獨特價值的三農綜合服務商”【2】

陳永

2014年02月11日13:25    來源:中國報業    手機看新聞

抓住“時間差”布局轉型

有觀點認為,面向城市的報紙受新媒體的沖擊大,面向農村的報紙受沖擊小,“農”字號報紙可能會活得更久些。但目前一般的“農”字號報紙年廣告收入隻有數百萬元,極少有過千萬元的,經不起任何打擊,很可能面臨未綻放就凋謝、未成長就夭折的下場。但從互聯網在農村普及的單一事實來看,“農”字號報紙確實有一個“時間差”,抓住這個“時間差”,迅速堅決地轉型即是機會。南方農村報推出了一套由傳統紙媒品牌向現代傳媒品牌轉型的“組合拳”,已經取得了初步效果。目前,南方農村報已經不是一張報紙的品牌,而是一個新老媒體融合的媒介品牌,一個提供涉農綜合服務的機構,成為“獨特價值的三農綜合服務商”。

首先,明確“我是誰”、“為了誰”。作為最基本的媒介形式,報紙的靈魂是媒體精神。媒體精神就是一種批判精神,一種擔當精神,敢於在政策法律的框架下監督權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充滿人文關懷。南方農村報輿論監督報道幾乎每期都有,體現對農民合法權益的維護。我們的辦報理念是“新農村推動力”,“專門為農民說話,專業為農業服務”,特別強調專門與專業。在當下社會轉型期,農民有兩方面的需求,一是維護合法權益的需求,二是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需求。在媒體市場中存在一份為農民利益代言的報紙,對於社會轉型中一些利益主體肆無忌憚的行為可以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切實貫徹黨和政府關於“三農”的政策,堅定地守護農民群體的利益,正是這種堅持,讓廣大農民讀者成為南方農村報的“粉絲”。這是涉農媒體價值的真正回歸。

其次,主動與新媒體融合。最大限度地利用現代技術,加強原創新聞的傳播力度和覆蓋范圍,擴大南方農村報品牌影響力。曾經,報紙面對網絡的快速傳播很驚恐,很狹隘。原創新聞不願上網,或者見報若干天后才上網,非常不情願給網絡轉載,擔心影響發行量。這是一種“守”勢,但能否“守”住發行量值得懷疑。后來我們加大新聞推廣力度,與一些網站開展戰略合作,要求轉載者注明新聞作品的出處。結果,南方農村報有影響力的新聞報道被大量轉載,跟帖和評論也越來越多,佔據了三農新聞的制高點,成為涉農輿論的發動機。有些新聞報道還被省級、中央級領導批示,使監督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報紙的權威性大大增強。我們深深體會到,現代數字傳播技術的運用、與新媒體的融合,使南方農村報這個非主流媒體與主流媒體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新聞人參與社會建設、促進公平正義的新聞理想得以實現,員工的成就感大大增強。

第三,讓平台價值多途徑變現。南方農村報擁有30多萬的發行量,具有一定的品牌價值,但在以往的經營中,過分依賴發行和廣告收入。受互聯網平台、溝通、分享等理念的啟發,南方農村報從2007年起大辦線下活動,緊貼行業和社會熱點問題的主題論壇,為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專業研討會,應讀者和廣告客戶要求的各種技術推廣會,農業品招商會,科技下鄉直通車等等。我們還主辦或承辦華南(廣州)農資博覽會、華南畜牧博覽會、廣東種業博覽會等具有延續性的會展。這些活動不但增加了收入,擴大了報紙品牌的影響力,還增強了廣告客戶、專業讀者的粘性,加強了報紙與讀者的聯系,為“讀者”逐步向“用戶”過渡作了鋪墊。

南方農村報比較成熟的論壇品牌有:中國農村發展論壇(已連續舉行了8屆)、鳳凰山豬業論壇、兩廣三黃雞產業論壇、商品林(桉樹)產業論壇、甘蔗產業論壇、香蕉產業論壇、鮮食玉米論壇、柑桔產業論壇、羅非魚產業論壇等,科技下鄉直通車每年要組織上百場科技推廣活動和農資培訓班。這些線下活動不僅帶來可觀的收入,還拉動了報紙廣告的投放。截止2013年7月底,廣告(含活動收入)合同已實破4000萬元,預計今年報紙廣告和活動合同額將是轉型初期2007年的4倍。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