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報集團——
游戲平台上的輿論引導潛力
走訪了那麼多正進行報業轉型的報社,我最推崇的是浙報集團的平台再造模式。
2013年,浙報集團收購邊鋒浩方之后,浙報集團董事長高海浩說“邊鋒今年完成的營業收入不低於2.7億,這個產值超過了浙報35個媒體的總和。從股份比例上來說,雖然我們稀釋了15%的股份,但從產業功能和利潤功能上卻獲得了再造一個浙報傳媒的可能。今天我們的股票市值已經超過了 70億。”
從經濟利益上看,浙報傳媒從邊鋒浩方獲得的收入和利潤已經超過了浙報傳媒主業的收入和利潤。但在我看來,其更大的價值在於浙報傳媒正試圖將邊鋒浩方平台與報業集團的主業——信息傳播力輿論影響力建設,結合起來﹔讓邊鋒浩方平台上3億用戶成為報業集團信息傳播、輿論影響的基礎和目標,而不僅僅是報業集團的利潤源泉。這樣一來,這種轉型路徑就與報業轉型投資房地產在本質上有了區別。
報業的轉型,絕不僅僅是賺到錢就行。當前報業轉型的主要誤區是片面地以壯大經濟實力為目的,而忽視了作為黨的新聞單位鞏固輿論陣地的職責。比如積極介入房地產、物業、旅游、投資銀行等等,有些報業集團多元產業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傳媒主業的收入。憑借著媒體擁有的社會資源和特有的公信力,報業集團進入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經營模式單純的產業行業也能賺錢。比如房地產,報業擁有政策資源優勢,借著房地產行業的繁榮,報業運作的報業地產絕大部分都實現了很好的收益。但如果我們把進入這些行業、發展這些產業作為轉型的方向和重點,那將是短視的。
因此,報業轉型首要必須考慮的是影響力和輿論力。經濟實力、影響力、輿論力這三者構成了報業轉型的三個主要因素。報業轉型的最終目的,就是使這三者形成良性循環:利用各種方式,在法律框架之內壯大報業集團的經濟實力,提高影響力和品牌認知度,再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堅守輿論陣地。反過來,履行好媒體職責、影響力大,而使各方面的資源都向報業集團匯集,為提高報業集團經濟實力提供了基礎,又進一步提高影響力和輿論力……如此良性循環。
因此,浙報傳媒的這種轉型路徑,就使報業集團不僅具有了經濟支撐,還有了影響力基礎與輿論陣地潛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浙報傳媒的這條轉型路徑既考慮到報業集團的生存與經濟支撐﹔又具有擴大報業集團傳播力影響力的潛質。這是浙報傳媒的轉型與其他轉型路徑的區別所在。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