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期

傳播學視野下的《致青春》

石曉雯,楊  杰?

2014年02月13日10:16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趙薇首部執導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一經上映,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從傳播學的視野下即傳者編碼過程、符號設置過程、信息傳遞過程以及隱含的受者解碼過程對其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傳播學視野﹔編碼﹔符號﹔解碼

日前頗受關注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是由趙薇指導、關景鵬監制、李檣編劇的中國大陸青春愛情校園題材的電影,這部改編自辛夷塢同名小說的影片真實再現了內地一代人的青春情感以及成長中的蛻變。影片一經上映便受到社會的強烈反響,票房較高。據悉,影片上映16天票房已超6億,該片躍居成為內地影史票房排行暫居第14的影片。《致青春》不但為國內類型片的探索之路增添了一抹亮色,還在《瘋狂原始人》、《鋼鐵俠3》、《遺落戰境》和《被解救的姜戈》等四部“好萊虎”的圍剿下維持長線走勢,以堅挺的排片和幾近過半的上座率屢創華語電影的奇跡,直奔7億[1]。這部影片在與擁有高端制作水准的好萊塢大片的博弈中勝出,意味著在國產電影與海外大片的抗衡戰役中,我們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任何人類社會活動都屬於傳播行為,《致青春》無論是在傳者編碼過程、符號設置過程,還是信息傳遞過程,以及隱含的受者解碼過程都較好地運用了傳播學的相關知識點。

一、傳者編碼過程

影視作品類似於商品,因而必定含有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中的生產、流通、使用以及再生產這四個環節,這一系列的過程構成了傳播行為。霍爾認為任何種類的傳播都不是自然生成的,我們在信息發送之前必須對它進行重新構建。由於信息的構建具有詮釋性、社會性等特征,就勢必會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如:可感知的因素(制度結構、播送方式與網絡等)與隱性的因素(從業者自身的技術、職業道德、職業觀念、知識結構等)。由此可知,如同商品的影視作品在傳者編碼這一環節中,作為傳者即編碼者所選擇的符號必須產生於一個有意義的語境下。

《致青春》講述的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這一群人熱情奔放的青春以及自我蛻變的過程。這代人作為當下社會工作領域的主力軍,正逐漸步入成熟的年齡階段,被生活中的現實壓力打磨的日益功利、穩重。面對正在變為也許是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類人,對他們來說校園裡的那段青蔥歲月便顯得格外美好。因而趙薇這一創作團隊為真實還原那些青春的印記,把原作中的故事背景設置為這代人的大學時光,即20世紀90年的大學校園,這是當下70至80后最熟悉和懷念的青春場景。這種語境的設定有助於目標受眾更加深刻的體會影片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為傳播活動得以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另外,傳播者趙薇自己也是他們中的一份子,面對自己熟悉的題材,能夠更加准確地選擇相應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符號進行情感、觀念的傳播。同時,作為影片的編劇李檣,曾與趙薇有過較長時期的合作,比較了解趙薇的喜好與品位。最重要的是李檣的作品如《孔雀》、《姨媽的后現代生活》、《立春》等都獲得了眾多大獎,可見其是一位有思想深度的編劇,並且辛夷塢的同名小說《致青春》因其作品情感真摯動人,在電影拍攝之前已經擁有一定的知名度,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勢必會引起不錯的化學反應。

二、符號設置過程

霍爾認為事物本身不具備任何實質性的意義,意義的產生得益於通過概念和符號組成的一些表征系統。符號是連接傳者與受者的橋梁,在藝術創作領域中,符號是將主體的情感、思想、觀念等物化的載體,情感的表達與意義的傳遞則來自符號的詮釋。《致青春》因其展現的是與70年代末至80年代這一時間段裡的一群人的青春主題有關的緣故,符號的選擇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1.片名。“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片名所涵蓋的意義干淨利落讓觀眾一目了然,影片的主題是青春,是我們期待、經歷而又終將失去隻能懷念的青春。這使得影片在傳播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准確地抓住受眾的注意力,契合觀眾的心理認同感,為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打下了基礎。2.人物。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符合現實生活,符合青春歲月裡人物應有的性格特征,人物的好與壞都是人性復雜的真實表現。不管是敢愛敢恨的鄭微、優秀孤傲的陳孝正、還是為愛拼盡一生的阮莞、為了生活舍棄愛情的黎維娟,以及自尊向上的朱小北、默默守護的張開、典型花花公子的許開陽、不負責任的趙世永等等,這些人物各自完成了在青春這一樂章中的使命,共同譜寫了一曲華麗且憂傷的青春樂曲。3.場景道具。由於趙薇的主創團隊把故事背景設定為70末至80年代的一群熱情洋溢的年輕人,事情距離現在已有一段距離,要獲得觀眾的認同就必須認真處理細節,因而場景選擇便為20世紀90年代的大學校園,這是那代人淋漓盡致地張揚過青春的場景。不管是布景還是道具都帶有那個時代的明顯特征,如:形形色色的人物寫照的宿舍走廊、排隊打飯的食堂、無聊冗長的晚會、集體洗漱的場所等,都真實再現了那段青春歲月的印記,極容易將擁有共同經歷的觀眾帶回那段慷慨激昂的日子,在觀眾心裡產生強烈的共鳴。4.劇情細節。電影擁有的展現時間較短,如何在極短的時間段裡將信息量最大限度地傳遞出去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雖然《致青春》與一般電影相比時間稍長,但要把美好豐富的青春在兩個小時內呈現給觀眾,仍然是件不易的事情。因而在劇情的設置上,更加注重符號的代表性。(1)宿舍。鄭微活潑開朗,阮莞青春靚麗,黎維娟物質八卦,朱小北中性好動,這幾乎涵蓋了那段令人懷戀的歲月裡所有女孩的形象。陳孝正家境貧寒卻成績優異,許開陽是典型的富家子弟,張開是深受女生喜愛的婦女之友,總會有那麼一個備受欺負的小胖,這些組成了校園裡的男生群像。以及鄰家哥哥林靜、不負責任的趙世永、為愛痴狂的施潔等,他們都活在我們心中深處那片憶海裡,揮之不去,倍感親切。(2)晚會。枯燥乏味的晚會是我們記憶裡的噩夢,領導在場不敢造次不說,每個人心裡都懷揣著秘而不宣的想法,其實所有以“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重在參與”為口號的比賽,人人都卯足了勁想贏。影片《致青春》所展現的那台晚會不僅把我們帶回了那段舊時光,還圓了我們一個夢,讓大膽的鄭微替我們換掉了我們敢怒不敢言的節目。(3)畢業散場。所有青春都需要一場告別儀式,在這場儀式中你可以肆無忌憚地揮霍:拼酒、表白、叫罵、以及聲嘶力竭地哭喊,因為經過這次放縱后,你即將步入社會,沒有人會無限包容你的無理取鬧,等待你的是成長是蛻變,讓我們一起為燦爛如夏花的青春道聲別吧。(4)細節。背帶褲、條紋衫很輕易就將我們拉進了記憶裡﹔閨蜜之間相處的小竅門(朱小北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贊夸曾毓,在阮莞的提點下趕緊改口)﹔男女之間青澀朦朧的情感(陳孝正在鄭微表白后斥責之余,卻亂了步伐)﹔面對現實時的選擇(陳孝正為了前途舍棄了愛情)等等,所有這些細節令擁有相同記憶的觀眾心裡五味俱全,青春就是如此:雖熱情奔放卻也心酸無奈,讓如今身在殘酷現實社會下的我們無比懷戀。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