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期

淺論新聞作品的審美取向【2】

王  紅?

2014年02月13日14:0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二、以人為本、用人文情懷營造真情美

有人說,美是生活,美是情感。在新聞作品中,優秀的報道總是字裡行間蘊滿了感情,使人感動、催人振奮。而其主角必然離不開人,離不開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具體到新聞採訪來說,就是要確定新聞採訪的主角是誰,所寫的報道為了誰,讓誰看,也就是說我們的記者應有人文情懷,應有對生命的敬畏、對弱者的關懷、對草根的尊重、對社會的關注、對道義的守望。隻有那些傳遞溫暖、播撒希望的作品才能感染人、影響人,給人以美感。要想寫出這樣的好作品,我們必須下到基層去。 隻有行走到基層,在新聞採訪的一線現場,我們才能和基層群眾同呼吸、共命運,這樣作品中才能擁有更多的真情實感,才會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社會責任感。

獲得2011年度河南省新聞獎一等獎的紀錄片《媽媽日記》就是這樣一篇不可多得的典范之作。作品的主角——“媽媽” 辛秀梅既是一名記者,又是事件的親歷人。這是一個洋溢著母性光輝的人,在她身上有著強烈的人文關懷意識。

四年前,辛秀梅在河南省滑縣採訪一位孤寡老人。老人住在一個破廟裡,收養了2個被別人遺棄的殘疾生病孩子。辛秀梅進屋時,正看到老人嘴對嘴把嚼碎的饃喂給一個1歲多的嬰兒王一平。辛秀梅當時就很心酸,她找來針線,給孩子們縫補衣裳,又給孩子買了玩具和吃的。這之后,辛秀梅時不時去看望他們,有時還把兩個殘疾孩子接到自己家中住上一段。她還堅持在網上發布兩個孩子和老人的事情,希望得到社會關注和幫助。

經過不懈努力,辛秀梅最終幫孩子聯系了一家免費看病的美國醫院,並千辛萬苦親自帶孩子去那裡做了手術,這是第一個走進該醫院的中國愛心媽媽。

帶孩子從美國回來后,辛秀梅所在的單位根據她4年來對老人與孩子的關注所留下的影像資料,以辛秀梅為敘述人,採用日記體表達方式,做了一個紀錄片——即《媽媽日記》。

看過片子的人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它之所以成功,就因為記者走進了真實的生活,融入到了採訪對象當中,與採訪對象水乳交融,也正因為這樣,才使作品充滿了感染力,提升了新聞稿件的溫度,滿含著人文關懷之美。

三、巧用素材、開拓創新,用深度提升新穎美

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全民傳播的時代,很多時候,採到的內容都有可能是獨家新聞。在同質的新聞中如何能夠推陳出新,做獨家新聞。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學習、巧用素材、用思考提升新聞報道的深度和新穎之美。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