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涉淺水者得魚蝦,其頗深者察魚鱉,其尤深者觀蛟龍。”隻有視野無限開闊,才能立意高遠。
一篇好的作品,它肯定是有深度的。如今,隨著受眾新聞素質的提高,他們不僅關心新聞,更關心新聞背后蘊含的意義。所以我們不僅要告訴眾發生了什麼,還要將新聞背后的意義闡釋到位。這就需要編輯巧手做好新聞解讀工作,能夠從淺層的新聞線索中挖掘出深層的新聞價值,在提供新聞事實的同時提供新聞的背景、細節、提供權威的聲音,敏銳觸及社會的最深層需求。
拿筆者的一篇獲獎新聞作品來說吧。這是一篇採訪建筑工人的報道,應該算是一個老題材。從一開始多次採訪並佔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到后來不斷梳理素材、挖掘新聞價值、提煉不同主題,最終推陳出新,寫出有一定深度和創造性的新聞報道,這中間經歷了一個持續提升和創新的過程。
多次採訪中,我都在建筑工地上見到了不少女工。她們住在簡陋的工棚內,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幾乎沒有星期天和節假日,業余生活就是洗衣做飯。面對單調、乏味的艱辛生活,她們是怎樣一種態度呢?
當我問起這個問題時,這些女工都說在建筑工地上很好、比在家裡強多了。這讓我頗感意外,是什麼讓這些女工們覺得建筑工地上的生活很好呢?經過深入的採訪和思考,我明白了答案:一個是相對於在家務農,建筑工地工作的收入的確高了不少,辛勤勞動能夠得到及時的經濟補償。這背后的深層背景則是近些年由於各級政府保護農民工的努力,建筑工地上拖欠農民工工資、安全事故等事件日漸減少,民工們的生產條件和勞動待遇在逐步改善﹔另一個應該是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心態——看樂觀的一面還是看悲觀的一面?
於是,我改變了最初在報道中主要反映建筑女工艱辛生活的設想,把重點放在了她們的樂觀生活態度和幸福觀上,並把這篇報道定名為《尋找幸福之旅》。稿子從反映建筑女工艱辛的生活、樂觀的心態、以及她們對幸福的認知入手,揭示了讓這些農民工感覺幸福的根源。接下來,不失時機地把話題延伸到兩個時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語:抑郁症和“幸福指數”,對於大中城市居民來說,這兩個詞語應該是耳熟能詳、感觸頗深的,到這裡,這篇報道就順理成章地也抓住了城市受眾的心,引起了他們的思索和回應。報道結尾又提出並回答了一個深層問題:什麼是幸福?我們該怎樣看待幸福?從而在平常的素材中寫出了新意,挖掘出了這篇稿子社會層面和延伸層面的涵義。這篇報道后來獲得當年度河南省政府獎廣播新聞一等獎。
真正的好新聞,永遠是時代發展中現實問題的反映。我們今天正在密切關注和記錄的新聞,是正在發生的事實,也是明天的歷史。而為歷史作傳,怎能不具備審美性呢?那些優秀的新聞作品為什麼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就在於採寫者有強烈的責任感以及人文關懷意識,在於他們能對那些熱點、重點、難點問題在更寬廣的視野裡和更高的層面上進行有價值的分析和思考,所以才有了史詩般地宏大氣魄和美感。因此,要想寫出一篇好的新聞,僅有敏感的思維、奇特的構思、優美的文字是不夠的,更需要我們有深入實際了解真相的勇氣、有兼濟天下、海納百川的胸懷、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唯有這樣,才能成就新聞精品。(作者簡介:王紅,女,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信息廣播主任編輯,碩士,主要從事編輯工作。)
參考文獻:
[1] 鄭鳴.關於記者:郭超人新聞思考[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
[2] 董?.廣播節目策劃與制作[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