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激烈的媒體競爭環境中,新聞作品除了要面向基層走轉改,其審美取向也尤為重要。本文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新聞作品的審美取向:即深入實際、用細節描寫提升新聞報道的真實美﹔以人為本、用真情實感營造真情美﹔巧用素材,用深度提升新聞報道的創新美。認為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走轉改精品。
關鍵詞:審美﹔新聞精品﹔人文關懷
明代學者朱熹在《觀書有感》中曾經寫過這樣兩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近來在走轉改、群眾路線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們看到了源源不斷的來自基層、群眾的鮮活報道,這展示出了新聞作品新的審美取向,也為新聞媒體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我們為這扑面清風而欣喜,可同時,也在考慮怎樣能更好地把握和引導新聞作品的審美。
著名藝術家羅丹曾經說過:“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那怎樣才能從生活中發現美、並訴諸於自己的筆端呢?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新聞作品的審美。
一、深入實際、用細節描寫提升新聞報道的真實美、現場感
當今社會,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在技術上,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快捷地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人群傳播信息,這幾乎使每一個人都可成為新聞報料人,隨之而來的也帶來了一些負作用。因為難以保証傳播信息的真實有效,於是衍生了大量的虛假信息、垃圾信息。
而同時,相當長一段時間,許多記者不願意下苦功去基層。他們熱衷於跑線口、報會議、要材料,滿足於網上搜搜、電話問問、抄抄會議材料、用用新聞通稿。這樣的新聞報道千篇一律、浮光略影,真實度大打折扣,因為脫離了實際,作品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夠鮮活,更談不上美。
中國著名記者、新華社原社長郭超人曾經說過:“新聞無處不在,但需要你邁開雙腿,到產生新聞的第一現場去發現、去感受、去採訪﹔需要你帶著眼睛去觀察,帶著耳朵去傾聽,帶著嘴巴去詢問,帶著思考去求証,帶著真誠去記錄,帶著責任去傳播。”
事實上,也隻有在這樣的工作態度下,才能成就優秀的新聞作品。真實性永遠是新聞的靈魂所在,新聞的靈氣來自基層,隻有走進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生活,才能堅守新聞的真實性,發現美、發現跳躍著時代律動的鮮活內容。生活永遠是新聞不竭的源泉,隻有那些反映真實生活、反映基層群眾所思所想所歷的作品,才會充滿色彩,富有生活氣息,更加可讀可親可信。
河南電視台記者崔鬆旺,2013年5月入選央視版《致青春》——《青春榜樣》青年主人公之一,這是一個堅守新聞真實性的典范。
2011年,為了解救一批智障奴工,崔鬆旺裝扮成各種身份、以各種方法接近黑磚窯,調查智障人如何被誘騙脅迫淪為奴工。經過半個多月的調查和拍攝,崔鬆旺已經拍到智障工人怎麼在監督下干活、身上被打的傷疤等等。但還沒弄清工人們到底是怎麼被誘騙脅迫進黑磚窯的。最后,他決定化裝成智障人,臥底黑窯廠。做出這個決定並不輕鬆,當地傳聞,兩年多前去窯場採訪的某報社記者,再也沒出來,莫名失蹤了。
他摘下500度的眼鏡,戴上隱形眼鏡,堅持不洗臉、不刮胡子,幾天以后,他就胡子邋遢的,儼然是一個骯臟的乞丐。為了更像一個智障人,他還隔一會兒就去周邊乞討,甚至要撿地上的臟東西吃。他的苦心沒有白費,最終被一名招工人帶走,三四個監工幾乎每分鐘都在打人,鞭子、鞋底、耳光,或者拿濕的磚坯子直接砸頭上。崔鬆旺也挨了幾下耳光和皮帶。3個多小時后,趁著去伙房喝水,崔鬆旺趁夜晚逃出了黑磚窯。
就這樣冒著生命危險,崔鬆旺切身體驗到了智障奴工的招工過程和在黑窯廠的非人待遇,有了第一手的採訪資料,並由此做出了《智障奴工》的系列報道。稿子播出以后,黑磚窯老板和招募人都受到了懲罰,30多名智障奴工被解救,而崔鬆旺也因此榮獲2011年中國魅力50人評選候選人物、2011年度中國正義人物。
隻因為扎根到了真實的社會生活之中,所以才尋找到了新聞的源頭。而這樣的報道也體現了社會訴求,彰顯了時代主流,向社會傳遞了正能量,有力地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報道中所呈現的人文情懷,有力地提升了新聞的影響力,也使其作品有了美的內涵。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