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1期

中國電視歌唱類真人秀節目的發展研究【3】

李天甲?

2014年02月13日14:14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2.讓專業確定品味。把節目定義為平民選秀最大的問題在於,讓節目大失歌唱專業水准。2012年,東方衛視在平民選秀中率先創新推出《聲動亞洲》,節目選擇亞洲各國的新銳歌手及潛力歌唱組合為參賽對象,通過評委和觀眾共同參與評選出完美聲音。2013年,湖南衛視引入韓國頂級歌手競賽真人秀節目《我是歌手》,全面點燃專業歌手參加比賽的序幕。節目首播就迎來開門紅,隨著賽事進程,第六期節目收視率居於全國第一。採用專業歌手比賽,脫離於觀眾日常生活狀態,滿足於麥奎爾等人總結的關於電視“使用與滿足”中的“心緒轉換效用”。觀眾以一種美好的情懷“觀戰”,無論輸贏都是一種情緒的解脫。對於參賽的專業歌手來講,經過市場的考驗已經形成了獨有的台風、曲風,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明星效應上比草根選手更具優勢。在明星平民化趨向中,這為觀眾呈現出一種平等和尊重。《我是歌手》之后,安徽衛視、山東衛視相繼推出《我為歌狂》和改版后的《歌聲傳奇》,把專業歌手參賽進行到底,節目也獲得不錯的成績。

除了專業選手參加外,提升節目的專業度少不了專業評委的點評。歌唱類真人秀節目發展到現在,選手的限定無非是男生、女生、已婚婦女、青少年,經歷的遭遇也使觀眾司空見慣,作為歌唱類真人秀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大衛視開始在評委選擇上狠下功夫。明星效應在評委身上的效應不容小視,據調查,很多觀眾因為陳奕迅、章子怡才關注《中國最強音》,因為謝霆鋒、陳坤、李宇春才看《快樂男聲》,但遺憾的是評委們為爭奪收視率夸大自我個性的宣揚,忽視了評判的專業性,直接導致節目的關注點由選手轉移到評委,就連“限歌令”也對此作出調控。可見專業評委的專業點評對提高歌唱類真人秀節目整體質量的重要性。作為歌唱類節目,音響效果的運用舉足輕重。《我是歌手》用51人大樂團、24個弦樂、9個管樂的配備吸引樂壇前輩,滿足他們對於演出水平的高要求,把節目當做一場視聽盛宴,這也是純粹音樂比賽魅力的真正體現。在娛樂性之外提升節目欣賞性,提高觀眾審美意識,也是提高歌唱類真人秀關注度的重要表現。

3.讓文化引領潮流。作為電視娛樂節目的組成部分,歌唱類真人秀節目同樣擔當著傳播文化的社會責任。雖然尋求娛樂是文化消費的基本方式,但作為消費主體的“人”來講,如果節目中的選手欠缺人物真實性,節目脫離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隨著觀眾審美能力的提高,這種虛假、惡搞、矯情的節目內容絕不會得到他們的認可。對於歌唱類真人秀節目,在滿足娛樂需求的同時不應脫離“真人秀”的本質。在傳播中不應局限於運用各種手段提高收視率,制造矛盾沖突進行炒作,把選手隱私暴露於公眾,應在乎於表達為夢想拼搏和奮斗的精神世界。對於日趨低齡化的歌唱類真人秀節目,雖然盡可能多得吸引受眾是各大媒體追逐的焦點,但作為年齡大概在35歲以上的引領社會文化價值觀的主流觀眾來說,歌唱類真人秀節目必須要努力找回支撐電視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人群,並順應社會發展,做一個文化引導者,強化社會文化思維,杜絕不健康的娛樂方式,傳播高雅文化,增加節目的核心競爭力。(作者簡介:李天甲,女,四川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新聞與傳播藝術研究。)

參考文獻:

[1] (美)道格拉斯•凱爾納著.史安斌譯.媒體奇觀——當代美國文化透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2] 楊會飛.避免娛樂至死——從《中國好聲音》談起[J].視聽界,2012(6).

[3] 付兆欣.論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社會文化價值[D].南京師范大學,2012.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