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2期

傾注心血,打造公益欄目——

“新幫辦”欄目創辦13年體會

金凡晴 李柏彥 徐燕 任桐

2014年02月25日14:44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有困難,找幫辦!”是天津市民耳熟能詳的一句口號。自2000年每日新報“新幫辦”工作室成立以來,“救助弱勢群體,關注公益事業,點燃人生夢想,放大社會感動”,一直是每日新報“新幫辦”的欄目定位。

“新幫辦”欄目誕生於2000年8月,從創辦至今13年中,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傳遞社會正能量,從開始的每周一期到現在的每周四期,每期半版,已累計刊發3500余期。13年時間,“新幫辦”欄目共籌措各類助學款980萬元,資助2萬余名寒門學子完成學業夢想﹔累計募集千萬余元助困款,近1300個特困家庭因此改變了命運﹔組建了一支1.2萬余人的志願者隊伍——“新幫辦”義工,組織公益活動超過1000次﹔並為農民工追回拖欠的工資達4000萬元……

2006年“新幫辦”團隊榮獲“天津百個優秀青年志願者服務集體”稱號,2008年和2012年“新幫辦”欄目兩次被評為天津市新聞名專欄﹔2011年出版的《中國新聞年鑒》詳盡介紹了“新幫辦”記者深入實際、貼近百姓生活的經驗文章。同時,《中國新聞出版報》也專門採訪報道了“新幫辦”團隊十余年如一日堅持公益報道、為百姓排憂解難的事跡。2013年,“新幫辦”憑借13年如一日致力於社會公益事業的持久表現,一舉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一份公益之舉,為何堅守13年?因為“新幫辦”堅信,媒體在完成新聞報道的同時,還應積極主動地用我們的話語權承擔公民道德引領責任、社會和諧構建責任。

數字作証 實說“新幫辦”

以市民的人生訴求為出發點,以市民的生存狀態為關注點,以市民的視角表現人文關懷。從2000年“新幫辦”欄目創立以來,全體成員一直不懈努力,辛勤耕耘這個給百姓分憂的公益欄目,堅持“用百姓話,說百姓事”,全角度、多方面進行公益報道,生動鮮活地反映了記者在基層蹲點採訪的所見所聞。

打造出多個深入百姓心中的品牌。在助學方面,“新幫辦”推出的“給夢想插上翅膀”和“愛心行”等活動,早已成為天津市民與貧困學生結成幫扶對子的橋梁,“愛心行”足跡遍布津沽大地16個區縣,以貧困中小學生為幫扶對象﹔“給夢想插上翅膀”在助燃夢想的道路上,成功幫助數千名困難高考學子實現了大學夢。兩項活動累計籌措助學款980萬元,幫助學生2萬多名,每年都會有多名學生在“新幫辦”的資助下走進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

“追討熱線”已成為天津勞動監察部門掌握勞動權益投訴情況的一個重要窗口。從2002年開始,配合勞動監察部門為農民工追回4000萬元拖欠工資。

“尋親訪友”不僅在天津叫響,更成為異地他鄉的游子尋親覓友、認祖歸宗的橋梁。通過“新幫辦”記者的努力,漂泊在外一年多的啞女劉艷紅回到了黑龍江省伊蘭縣的家中團聚﹔美國養母琳達,在天津終於為患白血病的中國女孩凱麗找到適配的造血干細胞。2013年2月,“新幫辦”與寶貝回家公益網站合作,為走失了26年的湖南小伙劉海彬找到親人,讓這個失散了26年的兒子重回母親的懷抱。

助學活動給貧困孩子的夢想插上翅膀。在這裡我想詳細介紹一下“給夢想插上翅膀”欄目。畢竟對於每一個歷經12年寒窗苦讀,經歷高考的孩子來說,邁進大學校門都無異於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對於家境貧寒的學子來說更是如此。此欄目創辦於2002年,是專為幫助即將走入大學校門的學子們設立的,與天津市16個區縣的教育部門聯合。每年高考結束時,由各中學報名推薦品學兼優但又家庭貧困的學生,由“新幫辦”聯合愛心企業為他們擔負進入大學第一學年的學費,幫助孩子們完成大學夢想。

天津47中的張逸群就是其中一名受助學子。2010年10月,身患皮膚癌的母親在與父親去北京治病的途中遭遇車禍,雙雙遇難,同時離去的還有張逸群的小姨。巨大的災難沒有擊倒這個堅強的孩子,在高考前的8個月時間裡,他說自己根本就沒有時間悲傷,因為他得安慰照顧同時失去兩個女兒的姥姥,要挑起這個面臨塌陷的家庭的大梁,他還要完成父母的遺願,替他們實現大學夢想。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7月,張逸群以671分的高分最終被北京大學醫學院錄取,且本碩連讀。但是,為母親治病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父親的去世又讓家裡少了唯一的經濟支柱,靠親戚朋友的資助,他和姥姥的一日三餐可以解決,但入學需要繳納的費用卻讓他犯了難。通過“新幫辦”的報道,熱心的天津市民認識了張逸群,並為他的執著與堅強所感動,那一年的助學活動中,張逸群收到了4萬余元的助學款,但這個孩子隻留了一半錢,他給姥姥留下了生活費,為自己繳了第一學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剩下的2萬元,他又交回給“新幫辦”記者,幫助了同屆考上大學的另外兩名貧困生。

還有一個男生名叫王浩,他是2006年得到“新幫辦”資助考入吉林大學的,那一年在高考填報志願的當天,他的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是“新幫辦”的讀者幫助他完成了4年大學學業。如今,這個小伙子已經是杭州吉利汽車公司總部的一名研發工程師。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個月,王浩就將他剛剛拿到的工資全部捐給了“新幫辦”,說是要回報社會對他的幫助,也要實現自己當年傳遞愛心的承諾。而且這樣的回報王浩堅持了4年,從工作那年開始,每年資助一名高考生成了他的人生目標,王浩說這種資助他將一直堅持到老。

寒來暑往,春種秋收。

2012年9月,“新幫辦”欄目隆重推出“播種太陽”——“新幫辦”欄目“助學十年”回顧總結暨開啟新十年助學行動盛典,將“新幫辦”助學活動的十年發展歷程,做了一次生動而全面的回顧。那時,“給夢想插上翅膀”活動已經成功幫助11396名特困高考學子實現了讀書夢,其中152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等全國重點大學。參與助學活動的讀者有3000多人,捐款總額達525萬元。

2012年“播種太陽”盛典臨近尾聲時,100余名歷年受助學子的笑臉定格於大屏幕上,“我給予,所以我快樂”8個大字呼之欲出時,現場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或許嘉賓和觀眾只是感動於受助者的自強和捐助者的無私,而“新幫辦”團體卻深深地領悟到了一種力量——感動的力量、奉獻的力量、傳承的力量。我們深深感動於領導的關愛、讀者的陪伴、志願者的奉獻、企業的支援。其實,“新幫辦”的每個成員都堅信,助人也是一種經歷,這個過程會讓我們更加堅強,也懂得了受助后要更加樂於施助。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