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媒體時代媒介生態的復雜化
在接入國際互聯網前,政府對新聞報道有著近乎絕對的管控力,電視等幾大傳統媒體對新聞傳播有著絕對的主導力。但是當網絡出現以后,媒介生態就變得非常復雜。公民新聞借助網絡崛起形成一種重要的新聞形態,受眾可以借助網絡對新聞進行轉發,並可廣泛地參與對新聞的討論,“網絡受眾作為信息接受者和傳播者的雙重身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體現,網絡輿論的力量不可小覷”[2]。互聯網出現之前的媒介生態就有如幾株參天大樹獨掌局面。而在互聯網出現之后,媒介生態就變成了真正的茂密森林,媒介各構成要素之間、媒介之間、媒介與外部環境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互動,任何形態的媒體都難做到一枝獨秀,任何一種媒體都會受到其他媒體的影響。網絡大量復制傳統媒體的新聞報道,網絡上傳播的各種消息也影響著電視等傳統媒體的議程設置。“隨著互聯網平台的不斷開放,大量的網絡虛假新聞也隨之出現,充斥在各大網絡論壇和網站之中,嚴重誤導了群眾社會輿論的導向。[3]”自媒體時代的網絡新聞傳播顯示著巨大的力量,有時也會顯示出巨大的破壞力。在自媒體時代,一張虛假的照片可以篡改現實,一句不經意的話可以震撼整個世界。虛假新聞的影響范圍並不僅僅在網絡,它會像滾雪球一樣以巨大的慣性沖力襲擊整個新聞界。
三、新聞出新,莫要“被新聞”
面對如此復雜的媒介形勢,新聞記者很容易陷入到“被新聞”的尷尬境地。當從網絡或公民記者處,獲得一條覺著很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后,記者興沖沖地進行了報道,但后來卻發現新聞根本為莫須有。有些記者還誤入了職業敏感的歧途。比如,一見到“村支書背鎮領導”的情節,馬上就會套入“上級欺壓下級”的隱喻﹔一見到城管激烈執法的畫面,就立刻想到城管要打人,又有小販會遭殃。新聞記者謹防“被新聞”已經刻不容緩。
第一,堅持深入一線採訪,得到一手材料。“三貼近”是長期倡導的新聞工作方針,如果新聞記者堅持做到“三貼近”就不容易“被新聞”。“被新聞”情況的產生絕大多數時候是由於新聞記者沒有深入一線,而滿足於在各種網站上搜索到的材料以及讀者和大眾提供的爆料。在媒介多元化的背景下,通過這種方式得到新聞線索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新聞報道經常是以這種形式編發的,必然會出現“被新聞”的情況。新聞的活力和真實性都來源於深入一線採訪,記者隻有得到一手材料才能確保新聞的真實性。
2013年8月16日早上,筆者在微博上看到,當地一位郭姓養殖戶飼養的3萬多條魚一夜間全部死亡,損失慘重,他認為是因為附近市政工程施工填土,造成污水倒灌導致。當筆者趕到時,現場已經聚集了多家當地媒體,記者們都第一直覺的同情養殖戶郭某,並幫助他給項目單位打電話詢問賠償事宜,遭到拒絕。此時,記者們都認為已經掌握充分的第一手資料,紛紛摩拳擦掌回去發稿,一邊倒的譴責施工方。但是筆者卻敏感的發現,養殖戶魚塘在政府的被征地范圍,按說早就不允許繼續養殖行為。於是立即調轉鏡頭,去傾聽來自所在街道的第三方聲音。果然,郭某的魚塘早已被征用,賠償款已經下發,所在街道也再三勸導過養殖戶不要繼續放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事件真相大白,筆者也深刻意識到,新聞報道一定要深入一線採訪。一手材料的真正價值在於正本清源,為受眾提供鮮活而真實的新聞報道。
第二,對於沒有核實,但卻產生一定影響的網絡消息在報到時要持謹慎的態度,不要帶有明顯的傾向性。網絡消息紛繁復雜,其中一些也確實在短時間內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如金庸逝世、比爾•蓋茨被刺殺、鐵道部天價賠償。對於這些消息,記者也不是不可以觸碰,甚至報道有時是非常必要的。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網上出現了震動性的消息,這本身也是事實。但在報道時,一定要謹慎。由於在金庸逝世、比爾•蓋茨被刺殺等突發事件中,我國媒體遭受到了大范圍報道失實的重創,現在在報道網上出現的重大消息時,已經謹慎了很多。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