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技能,還是技能”:
媒體人生存法則
那麼,從媒體轉型的發展趨勢來看,相應的記者轉型應培養和提升哪些方面的本領呢?
福布斯中文網發表的文章《2013年新聞記者應了解的十條生存法則》,對處於“本領恐慌”中的記者提升職業技能提出了具體意見。比如:記者需要成為一種萬金油式的人物,能拍也能剪,能錄音也能編碼,甚至還可以去做數據分析,挖掘數字背后隱含的信息﹔記者要為多平台提供適合的內容,媒體會“先考慮讀者后考慮編輯,先考慮軟件適用性后考慮報道內容,先考慮言辭簡練后考慮長篇特寫,先考慮移動設備后考慮電腦”﹔記者要能以受眾容易並樂意接受的方式呈現信息,媒體將重心從“提供內容”轉移到“提供愉悅的閱讀內容體驗”上來﹔記者要成為海量信息的“管理者”,其角色由自採自寫的撰寫者轉變為“協助人們講述自己的故事”,並通過對信源的驗証核實、在報道中加入來自目擊者在網絡上的說法或現場視頻,來增加新聞報道的可信度﹔與此同時,新聞機構越來越多地發動受眾來作為報道真實性的檢驗者,扮演起“謠言粉碎機”的角色,對不准確的報道進行曝光。
“技能,技能,還是技能”。這篇文章強調,做好准備積極迎接改變是關鍵, “無論是我們所使用的工具還是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變化從未停歇,你必須去迎接這種變化,否則就會被這個時代所淘汰。”
在筆者為“報業轉型的本領恐慌”所做的網上調查中,一位年輕記者留言:(作為)網站報紙都干過的一線小記,最大的恐慌是“不知道我的競爭對手是誰”。從前隻要寫好報道,橫向對比同城媒體,是純業務的競爭,說白了就是採寫能力的PK。而現在面對的對手不僅是同城媒體,也有國內同行,且跨媒體,因為互聯網受眾隻在乎速度最快或內容最權威。這時要考慮速度、形式、內容、受眾喜好甚至還要維護客戶關系,而這些考量因為載體限制又要有所取舍。記者的報道能力除了底蘊、眼光和寫作技巧,維護資源人脈的能力也需要經營。現在,我們的採訪對象都能夠通過網絡自行發布,其中不乏“大V”,媒體傳播的價值相對被削弱。我常常在報道高校新聞時准備兩個版本,一則用於報紙發稿,另外則准備圖片和不同風格的文字用於微博微信,發給大學再次轉發傳播。而這些心思和技能,因為太多太復雜,確實常令人感到疲憊和恐慌。青年採編對於新設備和規則的學習能力並不弱,但平台(報紙)和這些技能不是完全承載且推波助瀾的關系,因而不知向何處發力而難以提高。此外,我們的讀者是誰,也是一大恐慌來源。
兩相對應,大概可以把記者在報業轉型中所需培養的本領做這樣的概括:1.操作本領。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手段,包括文字、圖片、音視頻等採集、編輯和發布﹔2.解讀本領。調用各類數據庫,從中尋找和發現線索,對數據進行准確解讀和判斷,在某些領域應具有專業級眼光﹔3.整合本領。及時掌握豐富的社會信息源、自媒體報道源,通過嚴格的程序加以核實、補充,整合為媒體的報道﹔4.互動本領。與受眾進行即時的深度互動,將受眾的意見及提供的新信息,充實為新聞報道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面對不同的受眾提供“定制”的內容﹔5.協同本領。與其他“傳統媒體”以及各種社會媒體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合作共同擴大傳播效果。
由此看來,記者與編輯、宣傳者與組織者、專業傳播者與社會公眾,其界限會日益模糊——當我們傳統意義上自以為傲的大記者、大寫手們因此而倍感失落之際,也正是報人走出本領恐慌成功實現轉型之時。
筆者在微信中給了這位記者如下回復,也作為本文的結語:
有恐慌不是壞事,作為媒體人清楚地認識變化著的環境,通過新信息傳輸手段,盡可能全面地掌握和運用整合資源、收集信息、分析判斷和及時發布的技能,是走出恐慌的鑰匙。而媒體如何再造全新的新聞生產流程,建立相應的用工、考核和獎懲機制,為全媒體記者搭建促進並充分展示其本領的平台,則更為關鍵。
(本文部分案例由新民晚報記者孫雲提供,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相關研究報告由原文新集團新聞研究所編譯,調查中貢獻觀點的各位同行朋友恕不一一列出)
(作者:上海《新民晚報》副總編輯)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