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與寫作》>>2014年·第3期

方漢奇:新聞事業的守望者

李 蕾 高海珍 章淑貞

2014年03月13日19:33    來源:新聞與寫作    手機看新聞

“從目前的傳媒發展情況看,我們正在經歷一場革命,不僅是技術上的革命,內容也變得更加多元。所以,這種變革也是雙刃劍,在促進新聞業發展的同時,也給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方漢奇,這個名字在新聞界無人不曉,很多人尊稱他為“方先生”。在約訪方先生之前,我們有過擔憂,這位新聞界泰斗已有88歲高齡,能採訪到嗎?

在撥通方先生家電話的一瞬間,接電話的正是他。聽到記者的採訪請求,方先生不緊不慢地說:“我已不在第一線,就不要採訪了”。當記者說:“目前傳媒發展快速,很多傳媒人都想聽聽您是怎麼看待這種變化的”。方先生停頓一下,慢慢地說:“那就聊聊吧”。

按照約好的時間,我們一行三人來到方先生家。在不足20平方米的書房,四面環書,置身其中,儼然像是到了某個研究室。方先生滿頭白發,但精神矍鑠。

新聞業:正經歷一次革命

當前,傳媒業的發展非常快速,過去談到“新聞”,我們想到的是報紙、電視、收音機,但是現在,搜索引擎、門戶網站、微信、微博等已經成為人們瀏覽新聞的主要陣地,談到這種變化,方先生沉思片刻說道:“的確,當前新聞業正經歷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方先生說,上世紀80年代,他開始和50位新聞史學者一起編寫《中國新聞事業通史》,這套書的中文版共三卷250多萬字,1999年才全部出齊,英文版則為10卷,遲至2014年初才問世。書中介紹了中國從古到今近3000多年新聞傳播活動的歷史,但居然沒有一句話提到網絡等新媒體,原因是這部書開始編寫的時侯,那些新媒體還沒有出現,還沒有進入我們的生活。方先生說,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是1987年才問世的,他自已也是1992年才知道有互聯網,1997年才開始上網的。網絡等眾多新媒體的涌現其實也就是近30年的事,它們一出現就以迅猛之勢,加速度的發展,至今還在不斷地更新。推進這種發展的核心力量則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談到信息技術對新聞傳播的沖擊,方先生說技術對傳媒業的發展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負面的作用。首先,全新的傳媒技術讓信息傳播更快更及時了,美國9·11事件當天,當第一架飛機撞到大樓,電視馬上在現場對這一事件進行直播,於是觀眾在第一時間就可以同步看到第二架飛機撞進大樓的場景。瞬間發生的事情,能夠即時同步地傳遞到位,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特別是有了移動終端后,新聞的各個環節不再受專業化的限制,以前新聞工作者站在新聞的第一線,現在任何人都可以在第一線發出信息。但這樣的結果就是信息的准確性需要專業媒體去核實,也需要專業媒體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去偽存真、甄選最有價值的信息。從目前的傳媒發展情況看,我們正在經歷一場革命,不僅是技術上的革命,內容也變得更加多元。所以,這種變革也是雙刃劍,在促進新聞業發展的同時,也給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第一手的信息,主流媒體必須加以研判和篩選。

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方先生的微博粉絲高達170多萬。他說,新聞工作者是社會的守望者,我們搞新聞史的就是新聞工作的守望者,我們必須守望新聞事業的發展,也必須學習使用新的傳播手段,適應新的游戲規則,把先進的技術為我所用。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