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走出去的創新著力點
面對走出去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局面,我國報刊隻有大力創新,才能有所作為,更好地走出去。那麼,報刊走出去的創新著力點在哪裡呢?
從宏觀上講,要創新報刊走出去的體制與機制。報刊走出去的體制是什麼?2010年,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與合作司司長張福海在北京大學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上指出,概括起來是三句話:第一,政府推動﹔第二,企業主體﹔第三,市場化運作。2012年1月9日,新聞出版總署正式出台《關於加快我國新聞出版業走出去的若干意見》,並在《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中專門制定了“走出去”的規劃,同時推出了相關配套扶持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確保報刊的企業主體地位,如何讓政府的政策扶持通過有效方式保障報刊的市場化運作?這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在世界經濟一體化、信息傳播全球化、公民新聞勃興的當今時代,理應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的精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整合優勢資源,扶強保重,著力培養走出去的龍頭報刊。譬如,大力扶持像《人民日報海外版》、CHINA DAILY、GLOBLE TIMES等已經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報刊走出去,大力扶持像《新民晚報》、《今晚報》、《南方周末》這樣已經得到國內外廣泛認可的地方知名報刊走出去。
從微觀上講,千條萬條歸為一條,還得創新報刊的內容產品,使走出去的報刊逐漸成為深受國外讀者喜愛的具有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報刊品牌。為此,走出去的報刊應當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既要深入研究中國文化的歷史傳統與時代特色,又要充分了解報刊讀者所在國度或所在地區的文化精神,在中外文化之間找到可以相互交融、相互理解的結合部,求同存異,尊重國外讀者的文化習慣,使報刊的內容產品具有文化精神上的親和力。
第二,既要立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要尊重國外讀者尤其是國際主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要找到國際主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中能夠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對應的價值共識區域,以此作為報刊走出去內容生產的選擇標准。
第三,既要牢固樹立輿論陣地意識,又要尊重新聞價值規律。從受眾角度看,新聞的全面性和客觀性,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基本價值訴求。國外民眾希望從我國報刊得到的,並不僅僅是中國的“好消息”,而是全面了解中國的發展變化。因此,注意報道的廣泛性、全面性、客觀性和平衡性,才是對外傳播的應有姿態。
第四,要講究表達技巧,善於講述中國故事。我國報刊走出去,一定要避免刻板的說教、宣傳,要善於運用讓世界各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講述中國故事,才能自然而然地吸引人、感染人,才能贏得其他民族的親近與尊重、支持與信任。要善於學習借鑒國外新聞報道的寫作藝術,凸顯新聞報道的事實性與可讀性,讓具有可讀性的事實去打動人、感染人。
本文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大眾傳媒在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研究”(編號12JD020)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董天策,重慶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康思嘉,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