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4期

從傳播學視角下解讀我國的公民新聞

王一麗

2014年04月01日16:08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要:新媒體的出現和普及使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擁有“公民新聞”的傳播和接收設備,並且擁有越來越強的民主意識和權利意識,這就使得這種以非專業新聞傳播為主題的新聞傳播模式崛起並盛行,並且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記者,這種新聞模式已經在眾多突發事件和重大事件的報道中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在新聞業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筆者從傳播學的視角對公民新聞進行了解讀:對公民新聞傳播模式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也從“使用和滿足”理論、“沉默的螺旋”假說、自媒體傳播的信息環境和公民新聞的社會功能四個方面對公民新聞做了研究。

關鍵詞:公民新聞﹔“使用與滿足”﹔“沉默的螺旋”﹔信息環境﹔社會功能

近些年來,公民新聞在中國的實踐中不斷地深入和推進。公民新聞在某些事件的報道中,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逐漸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在2007年的“重慶最牛釘子戶事件”、“華南虎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出國門”事件,2009年的“躲貓貓事件”,2010年的“日記門”,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以及2012年的“毒膠囊”等諸多事件中,公民新聞彰顯威力,它推動了事件的發展,對社會進行了有效的監督並且引導了社會輿論,對中國的社會變革和進步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同時也彌補了主流媒體的一些不足,對社會全景的客觀再現也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它為民眾爭取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為民眾參與公共事務提供了一個便利的平台。

麥克盧漢在“媒介即訊息”的著名論斷中對媒介在歷史上的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對社會而言,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媒體所傳播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及帶來的社會變革。新媒體和公民新聞在推動社會進步和變革中的作用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內容,也是我們對公民新聞進行研究的最大價值所在。本文從傳播學的具體視角出發,來分析下我國的公民新聞。

一、公民新聞的傳播模式

傳統媒體的傳播模式是由上至下的線性“廣播”模式,新聞在到達受眾前必須經過媒介組織的層層把關和過濾,因此新聞受媒體控制的現象十分嚴重。而廣告商又直接影響著媒介組織的決策,因為廣告對媒介組織至關重要甚至關乎媒介組織的生存。受廣告等利益影響的媒介組織全權進行信息的篩選、把關和處理,之后才將“過濾”后的信息送到受眾面前。作為“把關人”的媒介組織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而且媒介組織就是利用其絕對的話語權實現種種利益的。

公民新聞打破了以往傳統媒介由上至下的“廣播”模式,實現了“互播模式”。“互播模式”是以個人化而非組織的身份參與信息的獵取、處理和傳播,參與者隨時進行著傳者和受者身份的互換,此種傳播模式下的信息是多元和海量的,而且信息在流通中不用經過層層過濾就可以直接到達受眾。

公民新聞及其“互播模式”為人們帶來了一個隨意交流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傳受雙方真正實現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由於受眾直接參與到新聞活動中,他們有著直接的話語權去表達自我,而一旦這種話語權讓他們在信息傳播和心理表達過程中得到了實際的利益,他們將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新聞傳播活動中去,這對我國公民新聞的發展具有“滾雪球”式的促進效果。

二、公民新聞出現並盛行的原因

對受眾行為的“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研究起源於20世紀40年代。學者們對廣播媒介、印刷媒介和電視媒介都進行過系統的研究。筆者也從新媒體(公民新聞的主要發布平台)和公民新聞的“使用與滿足”角度進行了思考,以下是對之進行的總結和歸納:

1.真正的獲得社會身份。新媒體的出現,讓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真正的話語權和意見表達渠道,教育程度、經濟收入等人口因素所帶來的人與人的不平等或者說是不平衡在這裡被弱化,每個人都擁有了“利用媒介”表達自己意見和觀點的實際權力,此外,民主意識的提高也使得人們越來越樂意參與社會公共事件的討論,這樣的討論會使得他們的社會身份更加明確或者說使他們更加有成就感。

2.保護和爭取個人或群體利益。當今,公民新聞的主要載體——新媒體成為普通民眾和政府的一個溝通平台,這個便利的平台使得人們擁有了最實際的話語權,而話語權又將為人們帶來更多其他的實際權力。“孫志剛案”引發了中國國內對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討論,促使政府頒布了新的法規——《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公民新聞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維護、爭取利益和權力的一種渠道:當普通公民的利益被損害,又無法利用傳統媒體發出維權聲音,通過司法程序又得不到滿意的處理結果時,公民新聞便成為一種維護或爭取權益的渠道。

3.建立和擴大自己的交際圈。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們傾向於和與自己有相同興趣、愛好、觀點等共同點的其他人交流、獲得認同和鼓勵。公民記者在針對某些社會公共事件的討論中發表自己的言論、觀點,並在此過程中讓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觀點和信息。此外,新媒體普及后,有相當一部分人更喜歡建立“擬態”的人際關系去拓展自己的交際圈。

4.獲知主流媒體報道空白區域信息的需要。即時性是公民新聞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種優勢成為其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在重大和突發事件發生時,公民新聞的受眾有時遠遠多於主流媒體的受眾,這無疑得益於它即時性的優勢。此外,公民新聞主要的傳播媒介——網絡上的信息是海量的,每個網民都有自己的小知識庫,可以提供獨特的信息、知識和觀點,而且網絡上還有許多信息是主流媒體不敢和不能言說的內容,因此網絡比主流媒體提供的信息要豐富的多,這迎合了公民多元信息的需求。因此,獲知主流媒體報道空白區域信息成為受眾閱讀公民新聞的一個重要原因。

5.創造和展現個性的需求。普通公民通過對新聞信息的獵取、處理、編輯和制作並把它們以文字、圖片、影像等形式發布出去,供眾人觀看,這本身就是個創造的過程。如何對信息進行處理和編輯能夠展現公民記者的個性,以備受關注的韓寒博客為例,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是韓寒以敏銳的眼光來審視社會上的一些不合理現象,並以犀利的言辭和獨特的視角對事件進行的剖析和評論。韓寒的博客就是其文字創作的園地,也是其“敢言”個性展露的地方。

6.娛樂消遣的需求。當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較快,工作、生活壓力很大,因此迫切需要能夠隨時找個地方釋放壓力、輕鬆一下。數字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隨時可以在網絡上找到自己喜歡的新聞信息來放鬆一下自己,很多公民新聞的形式沒有主流媒體那麼刻板,內容也比較有趣,因此閱讀公民新聞成為部分人娛樂消遣的方式之一。

三、公民新聞並沒有徹底顛覆“沉默的螺旋”假說

1980年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的皮膚》對諾依曼“沉默的螺旋”假說進行了全面的介紹。此假說的三個命題為:一,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個社會心理過程﹔二,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三,大眾傳播通過營造“意見環境”來影響和制約輿論[1]。關於此假說,相當一部分學者持有這樣的觀點:公民新聞的出現徹底瓦解了“沉默的螺旋”假說。他們認為網絡的虛擬性以及網民匿名性的特征使得網民們沒有“為避免孤立狀態而傾向於‘多數’或‘優勢’意見”的心理壓力,因此他們發表意見時不會“沉默”或“附和”優勢意見。在此,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首先,網絡是具有“社會性”的,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交流方式,這些交流渠道使人們形成、發展和保持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網絡關系。無法否認的是,網絡雖然具有虛擬性,但是它已經成為人類交流的龐大媒介,維護和拓展著現實社會的各種社會關系。網絡的社會性使得網絡信息的傳播中也存在“意見領袖”,也有著“多數”和“優勢”意見,特別是在網絡社區比如論壇裡,人們在對某件事情進行討論的時候,或多或少還是會受“優勢意見”影響的,隻不過,網絡的虛擬性弱化了這種影響,並且在相當程度了延滯了“優勢意見”的增勢。其次,網民們的媒介素養良莠不齊,除非他們親眼所見,絕大部分網民對新聞信息的甄別能力不夠,所以,他們大多時候仍會傾向於“優勢意見”。例如,在汶川地震中,四川省衛生廳“官員毆打志願者”事件一經某網民在QQ群發帖后,立刻有相當多的網民義憤填膺,紛紛對此轉載和發帖,並且“人肉搜索”此官員,大有不找出此人,不拉他下台決不罷休的態勢。在此事件中,很多網民是沒有經過調查就大量轉發此信息的,而此信息越多的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就越被認為是“真實”的“優勢意見”,繼而就會有更多的人相信它,如此,此信息便會被更多的人轉發,這便形成了一個循環。當四川省衛生廳在四川省抗震救災情況通報新聞會上辟謠說此事件是子虛烏有后,網民們對此事件的討論和關注驟然少了許多。畢竟在當今,人們還是更願意相信傳統主流媒體的報道內容,雖然衛生廳的“辟謠”才是真正的歪曲事實。四川省抗震救災情況通報新聞會一經主流媒體報道,歪曲事實的“辟謠”搖身變成了“優勢意見”,因此得到了絕大多人數的信任,於是隻剩下為數較少的網民決定跟進此事。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真相最終大白於天下。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趙光霞)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