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4期

印度主流英文報紙對中印邊界問題的報道【2】

周宏剛

2014年04月02日09:0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四、研究結果

1.議題的設置

主要議題。根據報道內容,《印度教徒報》主要議題可分為外交、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七個方面。從議題的性質來看,文化和科技往往是國與國之間友好交流的重要橋梁,這兩個議題無疑是正面議題。也就是說,媒介對它們的報道越多,說明這家媒介越看好兩國之間的關系。《印度教徒報》對這兩個議題的報道比例最高,尤其是對文化議題的報道明顯高於其他兩家報紙。軍事議題涉及國家之間的安全問題,是一個負面議題。媒介對兩國軍事議題的報道越多,說明其對兩國關系就越不信任。《印度教徒報》對軍事議題的報道數量最少,而其他兩家報紙的報道數量是其兩倍。從兩個正面議題和一個負面議題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媒介對中印兩國關系的認識不同。《印度教徒報》對中印關系的發展持比較積極的態度。(如表1所示)

表1

子議題。從主要議題的子議題分布來看,《印度教徒報》對子議題中正面議題的報道也明顯多於其他兩家報紙。在外交議題中,《印度教徒報》關於子議題“友好合作”的報道佔到33.4%,《印度時報》和《印度快報》分別隻佔到10.7%和15.4%。

在經濟議題中,《印度教徒報》對子議題“中印貿易合作”的報道佔到55.8%,《印度時報》和《印度快報》分別隻佔到33.6%和44.2%。中印貿易合作是正面議題,媒介對其報道的比例越高,說明該媒介比較重視中印貿易關系的發展。與此相應的是,在“中印貿易問題”的子議題中,《印度教徒報》的報道所佔比例最小,隻有14.8%,而《印度時報》的報道所佔比例最大,達到22.5%,《印度快報》佔到15.4%。中印貿易問題是負面議題,媒介對其報道越多,說明該媒介對中印貿易關系不太樂觀。從三家報紙對這兩個相反議題的報道可以看出,《印度教徒報》對中印在經濟方面的合作報道較多,而對中印貿易存在的問題報道最少。這些報道能夠為中印經濟合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也體現出《印度教徒報》對中國的友好立場。

在軍事議題的子議題中,“軍事交流”是最正面的議題,主要包括中印兩國軍隊的聯合演習。“軍事對峙”是最負面的議題,包括印度一些媒體炒作的所謂“邊界入侵”、部隊調動等。《印度教徒報》對軍事交流的報道佔到42.1%,而《印度時報》和《印度快報》分別隻佔到13.4%和23.6%。《印度教徒報》對軍事對峙的報道佔到13.7%,而《印度時報》和《印度快報》分別隻佔到35.4%和22.1%。這兩組數據的差距懸殊,更能說明《印度教徒報》在軍事議題上盡可能多的選擇正面子議題。前文已述,《印度教徒報》對軍事議題的報道最少,這已經能體現出它的立場和態度。不但如此,在子議題的選擇上,《印度教徒報》也以正面議題為主,充分說明《印度教徒報》對中國的友好態度。

在文化議題中,《印度教徒報》的體育和教育報道佔到69.4%。體育象征著理解、友誼和團結的精神。體育報道能夠為國與國之間關系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體育報道越多,說明媒介對中印關系越樂觀。同時,《印度教徒報》對中印兩國在教育領域的合作也進行了大量報道,包括赴中國學醫的印度留學生增多,兩國中學生的互訪以及教學方法的交流等。

社會議題涉及的子議題非常龐雜,包括社會保障、災難、醫療、丑聞等子議題。《印度教徒報》對社會議題的報道隻有7.7%,少於《印度時報》的11.1%。其中《印度教徒報》對災難和醫療的報道最多,分別佔到23.6%。這兩個議題一個事關自然災害,一個事關人的健康,都是中性議題。最具負面性的議題是丑聞。丑聞是指由於道德滑坡而產生聳人聽聞的事件。如廣州小悅悅事件、毒奶粉事件等。這些事件對中國形象的危害是內在的,傷及中國的尊嚴。《印度教徒報》的報道所佔比例隻有2.7%。《印度時報》和《印度快報》所佔比例分別是10.1%和6.4%。《印度教徒報》的報道比例最小,也就減少了這些事件的傳播對中國帶來負面影響。

在環境議題上,中印兩國有著廣泛的合作空間。既要在氣候變暖問題上聯合起來抵制西方發達國家,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又要在水利水電、野生動物保護等區域性問題上減小分歧、尋求合作,還要在污染治理、改善生態等問題上互相學習。環境議題的一個重要子議題是氣候變暖問題。《印度教徒報》的報道所佔比例最高,達到40%,關注的焦點是中國的減排措施及中印兩國間的雙邊合作。例如,2007年6月5日的《中國公布氣候變化行動計劃》、2009年11月28日的《印度可能仿效中國制訂減排目標》、2010年8月11日的《中國政府關閉一些高耗能工廠,為達到減排目標》。也就是說,《印度教徒報》重視中國在遏制氣候變暖問題上採取的積極措施以及中印兩國的雙邊合作。

在科技議題方面,《印度教徒報》著重報道中國在航天領域的進步以及學術交流,兩者所佔比例分別達到37.7%和30.2%,遠遠超出其他兩家報紙。這兩個子議題一個展現出中國的建設成就,一個直接體現出中印交流的增強。所以對這兩個議題的報道說明《印度教徒報》既肯定中國在科技領域的進步,同時希望中印加強科技領域的合作。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印度教徒報》選擇了有利於中印關系發展的子議題來支撐七大主要議題。

2.報道的角度

媒體對議題的設置是表明其立場的第一個環節,但是媒體對議題的設置不是隨心所欲的。通過報道角度的選擇是體現媒體立場的第二個環節。對同一個議題或者同一個事件,選擇什麼樣的報道角度同樣受到報道框架的制約,能夠反映媒體的立場。《印度教徒報》積極報道中國取得的成績,在國際問題上發出中國政府的聲音。例如,在西藏問題上,《印度時報》和《印度快報》大量報道達賴以及西藏流亡人士的言論,中國處於被動回應的角色。而《印度教徒報》以報道中國政府的聲明為主,反映了中國政府在西藏問題上的立場。即使在負面性議題上,《印度教徒報》也盡可能從正面報道,客觀上起到了為中國辯解的作用,有利於維護中國的形象。例如,在中國的城鄉差距問題上,《印度時報》認為中國在縮小差距與發展出口業之間搖擺不定,報道了留守兒童、收入差距、社會不平等幾個方面的具體事例。《印度教徒報》則積極報道中國政府在城鄉差距問題上所做出的努力。例如,2006年3月6日的《中國致力於縮小城鄉差距》、2006年10月17日的《中國城市化步伐很快》、2007年3月6日的《中國重視均衡發展》、2010年5月2日的《中國西部鄉村基礎設施的發展》。在對具體事件的看法上,兩家報紙的觀點也表現極大的差異,最典型的案例是兩家報紙對中國小商品的態度,都以中國制造的印度國旗為例來証明自己的觀點。《印度時報》認為中國的假貨充斥印度市場,包括印度國旗,而《印度教徒報》的報道認為中國商品質優價廉,印度企業生產的國旗也貼上中國造的標簽。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