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4期

印度主流英文報紙對中印邊界問題的報道

周宏剛

2014年04月02日09:0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要:本文以《印度教徒報》為研究對象,運用議程設置的相關理論,採用內容分析的方法對其近十年間關於中印關系的報道進行梳理,發現《印度教徒報》主要通過子議題的設置和報道角度的選擇來體現對中國的友好立場。本文最后指出了《印度教徒報》的報道缺乏連續性、敘事缺乏系統性等問題。但是《印度教徒報》對中國的友好立場保証了印度輿論界在中國問題上的平衡性。同時,《印度教徒報》的經驗對中國提升國際形象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印度教徒報》﹔中印關系﹔議題設置﹔報道手法

一、選題的背景和目標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七位,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中印關系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中印兩國政府積極發展友好關系,高層互訪頻繁,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也不斷加強。但是,由於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問題懸而未決,海洋權益的爭奪又拉開帷幕,中印關系面臨很大的考驗。這種復雜的關系也投射到印度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上。印度媒體深受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影響,把西方一些國家鼓吹的“中國威脅論”移植到印度,邊界地區稍有風吹草動便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入侵”,給人留下中印邊界局勢緊張的印象。實際上,這些聳人聽聞的報道並不能代表印度輿論界對中國的看法。印度也有一些報紙珍惜中印傳統友誼,也意識到印度與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現狀,視中國為好鄰居、好伙伴,極力維護中國的形象,推動中印關系的發展,《印度教徒報》是其中的代表。本文通過對《印度教徒報》在議題設置、報道角度、報道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力爭揭示它是如何報道中國、如何維護中國形象的,同時發現其中的不足。這對中國爭取世界主流媒體的支持、加強對外傳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文獻回顧

國內學界對印度新聞事業的研究較少,主要著眼於印度新聞體制的轉型。陳力丹梳理了印度獨立后新聞事業發展的四個特征[1]。王生智認為1975∼1977年的印度緊急狀態是印度獨立后新聞自由政策的轉折點[2]。王辰瑤分析了印度電視體制轉型的原因及其影響[3]。有關印度新聞事業的個案研究極少。宋晶從傳媒政治經濟學的角度比較分析了中印媒體對社會沖突的再現[4]。趙瑞琦分析了《印度時報》的國際傳播經驗及特點[5]。近兩年,國內知識界開始注意到印度媒體對中國的不友好報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談到印度媒體對中國不友好是中印關系面臨的問題[6]。新華社記者、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璐2010年連續發表三篇文章探討印度主流英文媒體的對華態度及原因。唐璐認為印度主流英文媒體對中國的報道較多,而這些媒體的觀點大多來自於非政府戰略層面的分析家、退休將領和退休文官。“2009年印度主流英文媒體‘反華歇斯底裡’反映的其實是印度非政府戰略層面精英的對華認知。[7]”從最初的一般性介紹到原因分析,這些研究已經開始走向深入,但總體而言,對印度媒體的實証研究少,個案研究少。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印度教徒報》1878年由6位青年知識分子創辦,創刊之時為周刊,1889年改為每日出版。《印度教徒報》一開始就表現出反殖民主義的傾向。20世紀以來經常揭露殖民當局鎮壓人民的罪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堅決反對法西斯主義,支持民族獨立運動。《印度教徒報》的辦報宗旨為“不左傾、不反動、不進步,但信仰自由”。現屬卡斯圖裡父子有限公司,總部在馬德拉斯市,在馬德拉斯等多個城市同時印刷。政治上支持國大黨,在印度南部較有影響。在印度精英看來《印度教徒報》是一份反映左派思想的報紙,被譽為“印度的《人民日報》”。《印度教徒報》2011年的發行量為151.4萬份,是印度排名前三的英文大報。讀者對象多為年輕人,且有較高文化。

2.分析單位與抽樣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03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印度教徒報》關於中國的報道,以世界各國報紙全文數據庫(Access world news)中收錄的《印度教徒報》電子文本為抽樣框。為了提高樣本的代表性和針對性,採取主題詞抽樣。檢索控制條件設定為“Headline”,鍵入“China”,搜索2003∼2011年這三家報紙的新聞報道中標題中含有“China”的報道。通過檢索發現,從2003年到2011年,《印度教徒報》關於中國的報道共有1908篇,最少的是2004年174篇﹔最多的是2010年303篇。

3.分析框架與步驟

本文的總體思路是從議題設置、報道角度和報道手法三個層面來剖析《印度教徒報》關於中國的報道。在議題研究方面,議程設置理論不但關注媒體是如何強調某個主要議題的,還關注媒體是如何強調主要議題的下位子議題的,后者被稱為“屬性型議題設置”(attribute-agenda setting)[8]。屬性型議題設置研究關注的是主要議題下位的子議題如何被媒體傳達給受眾,注意測量多個下位子議題各自被媒體的強調程度。媒體對主要議題的下位子議題的選擇雖然限制了媒體報道的主要內容,但也能夠體現出媒體的報道立場和報道內容的方向性。與此相應的是,大眾傳媒本應該從多種角度報道特定的議題,但實際上隻選擇了一部分特定的角度和切入點。這種對特定議題的選擇就構成了媒體報道的特定角度。報道手法主要指報紙的敘事手法,小到形容詞的使用,大到背景資料的取舍,都在暗示報紙的立場。這三個層面的分析從宏觀到微觀,側重點不同,恰好能夠立體式的透視《印度教徒報》關於中國報道的特點。此外,為了更好的體現《印度教徒報》的傾向性,本文將引用《印度時報》和《印度快報》的相關數據作為參照系。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