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傳播學、社會學、藝術學理論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基因進行了分析,認為正是因為它深沉地反映了民族精神中最深刻的特征。反映了信息傳播中最本質的尊重最廣大受眾的理念,反映了人類生活中最核心的情感原則,反映了人類發展最基本的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態准則,具有歲月磨蝕不了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消費社會﹔城鄉關系﹔生態﹔平民化
關於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很多文章都做了論述。有學者認為該片的成功在於其“真誠”,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一位網友的評價,指出了該片的成功所在:真誠的態度,真實的力量。“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秘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1]誠然,真誠是該片的一大典型特質,但是網友的評論和陳曉卿導演的自述,恐怕並不是隻能解讀為“真誠”和“真實”。
事實上,在上述轉引的網友評論中還有些關鍵字眼,其中的“不是”與“而是”的對比,可以理解為宏大主題和溫情細節、平凡生活的對立統一,盡管在很長時間內人們或是某些傳媒工作者、宣傳工作者是將二者對立起來的,這種對立統一應該是該紀錄片獲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同時,網友評論的“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雲雲,恐怕也反映出了“平民化”的美學特質在受眾那兒產生的認同——這種美學特質恰恰和中國紀錄片、電視新聞已經進行多年的“平民化”、“人文化”、“人本化”努力一脈相承。情感的共鳴,以及陳導的“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則不僅反映出情感傳播的巨大力量,恐怕還得進一步深入分析,筆者認為這種“敬意和感情”進一步反映出了創作者的情感立場——食物來自於哪?食物來自於自然的饋贈,經過普通勞動者的辛勤勞作。那麼陳導的敬意和感情也許正是對於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對於普通百姓的敬意和愛,如果是這樣,這種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正反映了對於工業化時代以來產生的一味向自然貪婪索取的觀念的反撥,這種對普通勞動者的敬意和愛則反映了紀錄片創作者的情感偏向——電視觀眾正是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或從勞動者而來——如果從意識形態角度進行分析,對普通勞動者的敬意和愛,正是最深刻和最偉大的愛,反過來又反映了先進的“平民化”、“人文化”的傳播理念。所有這些,恰恰在思想意蘊、情感基調、表現方式、美學風格、傳播理念等方面契合了先進而朴質的傳受觀。
也有文章認為,該片在客觀上傳播了中國國家形象是其成功原因。確實,片中對中國各地各民族美食的展現過程中,將鏡頭投入到食物來源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讓觀眾在享受了對美食的眼福的同時,盡覽了山水秀美。同時,片子透過美食的生產及美食背后的文化,平靜地展現了普通勞動者在採集、制作美食時的吃苦耐勞、倫理親情、家國之愛等等,讓觀眾體會了勞動者的酸甜苦辣,感受到了深沉的社會的倫理的美,反映了中國人的精神高度,傳播了國家形象。
歸結起來,該片的成功大概可以歸結於宏大主題和溫情細節、平凡生活的對立統一,平民化、人文化和情感化的傳播,自然風光和社會勞動之美的交織,國家形象的精妙傳達,而后面這幾點又可以說是從各個方面對第一點的實現。當然,該片還有值得深究的成功基因。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