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使用與滿足:受眾心理的訴求與社會文化土壤的培植
傳播學中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強調把受眾成員看作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把他們的媒介接觸活動看作是基於特定的需求動機來“使用”媒介,從而使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過程。《爸爸去哪兒》的一舉成功正是滿足了受眾的諸多心理訴求,以受眾為導向的基礎上,與其建立長久、互動的關系。
(一)明星消費,獲取“認同”
隨著消費文化的發展,以實際需要為消費核心的模式已逐漸被以消費欲望為核心的模式取代。大眾消費的其目更多的是滿足被環境和認同所制造出來的超額欲望。從受眾心理來說,消費明星隱私,滿足了一種“認同”的需求以及窺視的欲望,希望通過窺視他人的隱私,洞察其最隱秘的私生活狀況,以達到緩解自己內心壓力的目的。《爸爸去哪兒》以此為切入口,不僅邀請明星,更邀請一直處在極度保密之下明星寶貝為嘉賓,讓身處陌生環境下的明星們通過親子間的配合共同完成導演組安排的未知任務。最大限度的滿足了觀眾的窺探欲和好奇心,明星的孩子和普通孩子有什麼區別,平日光彩照人的星爸在遇到問題時會怎樣和孩子交流,對孩子是百般溺愛還是嚴厲苛刻等問題,觀眾都渴望從節目中找到答案,得到滿足。觀眾看到這些星光熠熠的“星爸”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和普通“父親”一樣會手足無措,會嚴厲苛刻,會溫柔呵護,從而獲得一種深層次的認同感。
(二)審美疲勞,呼喚真情
中國的真人秀節目經歷了演藝明星的自娛自樂、草根平民的大眾狂呼和社會名人的回歸升級的三大轉變。從2005年湖南衛視的《超級女聲》引爆熒屏開始,真人秀似乎永遠和表演選秀型的節目緊密相連,熒屏上充斥的永遠是為夢想而戰的選手、挑剔苛刻的評委、繁雜雷同的賽制和為博收視率的惡性炒作,觀眾迫切的期望能在熒屏中看到一些真情、真實、溫馨的節目。正是在這樣的媒體語境下,《爸爸去哪兒》應運而生。節目主打親情牌,用真情實錄代替虛假炒作,用輕鬆幽默的話語代替淒慘可憐的故事,用親子間的溫馨互動代替競爭激烈的殘酷賽制。在泛娛樂時代,這樣一檔溫暖的親子節目讓觀眾耳目一新的同時也為熒屏吹進了一股“清新之風。”
(三)“父親缺失”,呼吁回歸
所謂“父親缺失”指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少得到父愛或父親在子女教育中參與很少甚至孩子沒有得到父愛或父親沒有參與子女教育的狀況。主要表現在教育時間的投入、具體教育過程及學校教育三個層面。在中國社會文化中,男性角色一直被施加了強大的金錢、權利、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逼迫他們放棄了家庭教育的重任,使得很多父親忽視了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交流,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參與程度較低。《爸爸去哪兒》基於這樣的社會土壤,對父子(女)間人生關系和價值觀重新進行了梳理和強調,通過互動體驗式的方式增加彼此間的情感。在節目中觀眾可以看到獨自帶領孩子出行的爸爸在面對孩子大哭時的無奈,在面對孩子調皮時的嚴厲,在面對一些為孩子做午飯、扎頭發等簡單的小事上的手足無措。該節目不僅讓人們重新審視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呼吁父愛的回歸,更讓80后、90后這群初為父母的普通年輕人通過節目對育兒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和思考。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