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4年·第4期

烏合之眾還是理性群體——

以人人網為例探究熱點事件如何發酵【2】

王玉婷 李怡君

2014年04月02日16:22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2.不良信息頻現,疏於管理。“全民記者”時代改變了由拉扎斯菲爾德提出的“兩級傳播”模式。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由一個點向多個點發出,發散性的多向傳播給虛假消息可乘之機。在調查中發現,多數用戶認為人人網所受到的限制和監察相對微博來說比較少,言論空間較大。也正因此,假消息瀏覽轉發不受限制,很難在短時間內被發現並及時處理,隻能依靠虛假消息“自生自滅”。在漫長的自身淨化的過程中,不良信息依然在傳播並造成影響,一些虛假消息每年都反反復復地出現印証了這一點。比如每年都會有人在不同的日子指出今日是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日(顯然信息是錯誤的),借此宣泄反日情緒。人人網上多次出現以打擊謠言為目的的公共主頁,但是這些公共主頁本身也是由個人申請,不能保証自身質量。

二、熱點事件發酵過程

1.萌芽期。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信息如此繁雜,傳播渠道如此便利,群體的選擇便代替了媒體選擇。網絡使得受眾同時成為傳播的發端和終端,在接觸、理解和接收信息的過程中,受眾依賴於個人的興趣和價值判斷對信息做了自認為合理的理解和闡釋。於是,在熱點事件發生后,意見領袖們將自己通過各種信源掌握的信息第一時間發布在人人網上。互聯網使青年學生們享受了極大的傳播主權,數據表明56.35%的人人大學生用戶都習慣於有想法的時候去發表狀態。但同時也增加了傳播者盲目與茫然,自我表達很充分但內容卻易散亂。人人網狀態的字數限制使得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點,難以提供事實尤其是負面事件的全面信息,當客觀而理性的描述缺位,瀏覽量、點擊量及轉發量等數據的設置推動發布者們特意設置帶有強烈情緒的敏感詞匯與字眼來吸引人的注意。

2.擴散期。青年網站為急於表達和尋求認同的大學生們提供了絕好的平台,當人們聚集成群,感情和思想會轉到同一處,自覺的個性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集體心理,極易接受暗示[3]。多向傳播中,信息承載的意義表現為一個不斷被改造的過程,即使被轉發,對象的挑選已經包含著轉發者對於意義的判斷。在紛雜的若干信息面前,不少青年學生們來不及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去甄別好友中發布消息的真偽就點擊了“轉發”的按鍵。調查數據顯示,將近三分之二的青年學生會將人人網上看到的某品牌牛奶不衛生的消息不經查証就告知身邊的親朋好友。訪談中有學生表示“即使錯怪該品牌,也不願放過一絲可能。”群體並不是社會個體毫無關聯的物質組合,而是依靠特定的心理聯系作為紐帶,享有共同的群體規范,持續地相互交往。人人網上的青年學生們情感接近,語言上容易溝通,行為上趨於一致,有著大同小異的心理基礎和價值理念,樂於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希望獲得相同或類似的肯定與認可。在這樣的心理驅動下,轉發放大了輿論,推波助瀾。

3.高潮期。經過大量的轉發和瀏覽,熱點事件已經散播開來。轉發者的表現可以歸結為三種:a.分析者。有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指出好友轉發的消息中的疑點或分析事件中被忽視的細節,還有學生呼吁大家理性討論、不要用侮辱的詞匯造成二次傷害。 他們利用手頭的資料進行詮釋或者擴展,補充相關証據,試圖把自己理性思考的過程展現出來。b.泄憤者。這一部分學生以情緒宣泄為主,他們將注意力放置在事件中體現的矛盾和沖突。在“李某某案”中,不僅僅由於李某某本人涉嫌犯下的罪行挑戰了法律界限,而其父母的特殊身份、李某某個人的成長軌跡的特殊性也挑戰著大眾的道德底線。這些學生對此現實表現出強烈的不滿,甚至破口大罵,表達著象牙塔內的大學生們對於社會現實的焦慮與擔憂。c.悲觀者。這一部分學生忽視事實的邏輯是否縝密,也不願加入罵人的隊伍中,他們將熱點事件歸納為難以撼動的社會頑疾和制度的危害。他們嘲諷戲謔朋友的理性分析和激動爭吵,以冷靜的語氣旁觀別人的議論,但不乏哀嘆悲觀者。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張玉瑤(實習生)、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