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北方傳媒研究》>>2014年·第1期

長歌一曲誦抗聯——

淺析八集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

陳默

2014年04月15日16:36    來源:北方傳媒研究    手機看新聞

2013年9月18日,適逢“九·一八”事變82周年,由吉林電視台制作的八集高清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在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播出。該片綜合運用了文獻、圖片、影像、人物採訪、情景再現等多種電視語言對東北抗聯的歷史進行了全景式展現。以往,我們在書籍中、報刊上、影視裡,都閱覽過這段過往,但是,用文獻紀錄片的方式立體而全景呈現,這是第一次。我們知道,紀錄片的法文原意即是“具有文獻資料價值”,因此可否這樣說,紀錄片是歷史文獻題材最恰如其分的傳播載體。《東北抗聯》無疑是一部難得的紀錄片。從文獻性、創新性、藝術處理和表達上,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文獻豐厚——零散碎片拼接宏大的歷史畫卷

“文獻性”是文獻紀錄片的核心要素。紀錄片“紀錄”功能的終極解讀、詮釋也正是“文獻”二字,而它的留存價值也在於此。該片反映的是東北抗聯的歷史,因此對這段歷史史料的搜集與整理成為本片成功與否的一大關鍵。

1、史料的搜集

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東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裝。東北抗聯14年的戰斗史,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支軍隊,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同日本侵略軍浴血奮戰、前仆后繼,殲滅了大量日偽軍,牽制了敵人的大量兵力,為東北和全國抗戰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涌現了一大批名傳千古的英烈人物,彰顯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同仇敵愾的偉大精神,書寫了一曲感動人心、催人淚下的英雄史詩。

為真實反映這段歷史,《東北抗聯》攝制組通過檔案館、圖書館、各大學資料館以及日中口述史文化研究會等多種渠道收集到大量翔實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攝制組沒有滿足於對已有文獻資料的堆砌組合,而更加注重的是新的發現,很多第一次與觀眾見面的資料,比如,日本制作的關於“九•一八”事變的紀錄片以及許多彩色歷史視頻資料﹔表現日本軍國主義囂張氣焰的國聯聲明及現場退出的畫面﹔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張學良戴孝宣布東北易幟﹔偽滿皇帝溥儀的所謂“建國”講話實況等等,這些令許多常年從事東北抗聯史研究的專家也大為驚訝。可以說,該片代表的是對這段歷史的最新認知成果,頗具學術價值,這正是這部紀錄片的價值所在。

2、史料的整理

紀錄片《東北抗聯》以真實還原歷史為原則,以大量文獻資料和人物採訪為載體,在結構上以時間為軸,以歷史發展的脈絡為線索,選取能夠代表東北抗戰不同時期的典型事件和人物作為故事點進行延展,立體式展現了東北抗聯14年的悲壯歷史。經過一年多嘔心瀝血、全面細致的搜集和整理,《東北抗聯》攝制組在故紙堆裡尋找歷史的碎片,以期觸摸還原真實的歷史,把零散的碎片拼接成宏大的歷史畫卷。同時,也發掘出許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3、歷史遺存的利用

該片在國內外實際拍攝的素材,包括現存的抗戰遺址、抗戰紀念館、博物館等。攝制組還先后採訪了十幾位專家學者以及當年的抗聯戰士和相關當事人:包括周保中的女兒周偉、李兆麟的女兒張卓婭、楊靖宇的孫子馬基民、日本民主人士山邊悠嘻子女士及在世的日本關東軍老兵等,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對抗聯歷史的現有遺存,現在風貌進行了充分利用,這突出表現在攝制組陪同抗聯后代前往俄羅斯追思先輩這一活動上。活動中,在海參崴、烏蘇裡斯克、哈巴羅夫斯克和費雅斯克村等地攝制組採訪了當年抗戰的知情者,深入野營地等歷史遺址。並對活動進行了實時拍攝。這種田野調查式的採訪拍攝,更豐富了節目的內容和表達,為我們呈現了一種活態的存在。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