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4年第4期

品似梅花香自骨——東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王梅芳

周偉紅

2014年04月16日16:51    來源:新聞愛好者    手機看新聞

品似梅花香自骨——印象王梅芳

在同事口中,她是“美女院長”﹔在同學筆下,她是“親和力十足的‘女神’”﹔在致力於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學界同行眼裡,她是富有開拓精神的行動派。她就是東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王梅芳教授。如果用畫來喻人,那麼有的人像是一絲不苟的工筆重彩,有的人是簡約飄逸的寫意水墨,而王梅芳更像是一幅低調華美的印象派油畫,站在一定距離之外,你才能清楚地看到那抹亮澤的白如何在不同的色調和背景間穿梭,並最終匯成一樹姿態優雅、氣韻生動的“梅”。

暖香盈盈,令莘莘學子如沐春風

我和王老師認識是在她的《新聞學概論》的課堂上。她總是很早就到了教室,通常喜歡走到同學們中間,和大家聊一聊最近的新鮮事,解一解學習上的疑問。在我還只是遠遠地觀察她的時候,印象中的她每次的穿戴都一絲不苟,時尚而優雅,知性而大氣,心中暗想,這就是心中期待的大學女教授的樣子吧。聽了她的課,我更是從頭到腳地喜歡上了這個漂亮的老師。在王老師的課堂上,不論對錯,不設標准,隻要你敢說,隻要你能言之成理,都可以得到肯定,她還鼓勵嘗試新的方法,啟發展開不同的視角,使得理論學習妙趣橫生。

同學們都說王老師是“女神”,我說不,女神給人的感覺很遙遠、很冰冷,而王老師是位親和力十足的“女神”。她的這種親和力是一種源源不斷散發著的溫暖感,值得我們尊敬、信賴和依靠。

很多同學說,從心理距離上說,我們和王老師之間的關系不是普通的學生和高高在上的院長、教授,而是時刻需要引導的孩子和用人格魅力影響我們的媽媽。遇到這樣一位亦師亦友的好老師,是一生的榮幸。

——東華大學傳播系2009級本科生程沛

王梅芳注重把互動式教育的理念滲透在教學中。在她看來,完整的教學不僅由每節課的那45分鐘構成,還包括45分鐘以外的彈性時間﹔不僅存在於教室之內,還延伸至任何一個現實或虛擬的空間﹔不僅體現在針對專業問題的平等對話與敞開式討論,也體現在與同學們之間關於社會與人生、關於善與美、關於“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那些信馬由?的漫談與閑聊。對於被同學們盛贊“富有人格魅力”,王梅芳說:“其實,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魅力,但是,我也當過學生,所以能體會到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包括知識系統和人格成長,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科的愛好偏向、對未來的理想的選擇。所以,作為老師,我願意成為同學們的朋友,可以交心、可以相互學習,願意成為你們培養健全人格歷程中的參謀和同行者。”

王梅芳不僅注重現時對學生的培養,也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她希望把互動式教育從師生之間的“內循環”擴展到學校—社會的“外循環”,從而真正讓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得以實現。早在2003年她就在《光明日報》發表《新聞教育要面向社會實際》一文,呼吁新聞人才培養要適應社會需求,要“落地”,唯有落地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她千方百計為學生創造走入社會、學以致用的機會。當同學們為落實了實習單位、得到了海外交流的機會、找到了滿意的工作而興高採烈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她為此費了多少腦筋、經過多少周折,乃至動用了多少自己的同學、導師、朋友等私人關系。把瑣碎繁難的過程留給自己,把柳暗花明的結果示於他人,她做得行雲流水,自然而然。

王梅芳的言傳身教,如微風拂來的陣陣暖香,讓那些剛剛踏進新聞傳播專業大門的年輕學子不知不覺中學到新聞傳播的專業知識,深切地體會到了鼓勵參與重視分享、平等對話自由討論的專業精神以及朴素的人文情懷。通過和王梅芳許許多多課內課外的接觸與交流,讓同學們起初的“驚艷”與驚喜慢慢變成“久居芝蘭之室”的平靜和安然。劍橋大學有一句老話叫:學生的學問是被教授的煙斗熏出來的。世易時移,被青煙裊裊的煙斗熏出的學問,也可以從盈盈暖香中升起。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