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概括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概括要真實准確。新聞中概括性語言所標示的新聞事實,實質上是經作者過濾或加工過的事實,新聞反映事實,概括務求真實准確。概括性語言的准確性要求至少包括:要立足於真實准確地概括事實,不能走了樣﹔要准確地、恰如其分地揭示新聞事實的蘊意或價值,既不能抽象過高造成“思想拔高”,也不能過於表面化、“純客觀”化,缺少擇取和揭示﹔要准確地反映事物的內在邏輯及聯系,不能因概括“亂點鴛鴦譜”,或者是“盲人摸象”式地將局部當整體而失真﹔要准確地遣詞用句,不能因詞使“事”走形走樣,因表達害意歪曲等等。下面這則導語就概括得真實准確:三枚金牌,二枚銀牌,四枚銅牌,中國選手在今天進行的第五屆世界杯技巧賽的全能比賽中,一舉奪得9枚獎牌。
(二)概括要具體生動。新聞寫作中盡管離不了抽象概括,有時需要運用理性的、抽象的概括性語言表達,但總的說來,新聞寫作是事實的表述、事實的展現,是靠具體事實說話,靠事實顯“形”示“理”。所以,新聞中的概括要具體,概括性語言要注意多用動詞、“現形”詞,努力達到形象性、可感性。
概括要具體、出形象,可以借助於給人以形象感的事與物,用具體的概念取代抽象的概念。
以第17屆中國新聞獎通訊一等獎作品《閃耀在手術刀上的道德光芒——記醫德高尚醫術高超的好軍醫、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外一科主任華益慰(上篇)》一稿為例,文中有如下幾段概括得既具體又生動的描寫:
△從醫56年,患者再貧窮,手術風險再大,他總是挺身搶救——“誰推我們也不能推,誰不治我們也治”。
△從醫56年,他有一個從沒破過的規矩,就是不收紅包——“貪財圖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當醫生”。
△從醫56年,他總是一諾如山,一絲不苟,對患者極端負責任——“病人躺在手術台上,就是把生命托付給你”。
△從醫56年,他始終視患者如親人,讓每一名患者如沐春風——“高超醫術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上述概括,作者借用廣播、電視同期聲的手法,既具體又生動。它生動展示了通訊主人公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崇高醫德。讓人讀后,浮想聯翩,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三)概括要簡潔凝煉。古人寫文章很注意簡潔凝煉。筆者在編纂《寫作趣聞集》(廣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一書時,書中搜集到這樣一則小故事:一天,翰林學士歐陽修和幾個同僚出游,一個同僚騎的馬跑得很快,在路上踏死了老百姓的一隻狗,應該賠償。歐陽修叫下官賠了錢,又叫那位同事將此事記錄下來。同事寫道:“有犬臥通衢,逸馬蹄死之。”歐陽修看了說道:“文字不夠凝煉。”順手拿過筆來,刪去了幾個字,變成“逸馬殺犬於道”六個字,比前面用十多個字要簡潔凝煉多了。簡潔凝煉的概括是重要的修辭手法之一。
所謂簡潔凝煉,就是指概括性語言要像軍隊中食用的戰備“壓縮餅干”那樣,體小質重,營養豐富。最好用一句話把所要報道的主要新聞事實說明白,同時要點出其意義和價值,這種高難度的要求,恐怕隻有多用簡潔凝煉的概括性語言才易實現。
概括要達到簡潔凝煉的要求,一是選用的事實要典型,簡言道出,一語中的﹔二是多用表現力強的語言,話中有話,“潛台詞”豐富。
還是以第20屆中國新聞獎通訊一等獎作品《今天,我們豪邁受閱》一稿為例,文中寫道:
△鐵陣,如山如岳。口號,如海如潮。受閱三軍身上,流淌著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血脈。他們來自沃野平疇、深山密林、滔滔海洋、萬裡藍天,匯集中國陸海空三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等全部武裝力量的精華。
△這是人民軍隊走過從機械化向信息化建設轉型的10年風雨征程,第一次向祖國、向世界全面展示新面貌、新陣容。
△沙漠型、山地型、叢林型、兩棲型、海洋型、空降型……受閱官兵色彩斑斕的新型數碼迷彩戎裝,仿佛祖國廣袤多姿的壯麗國土。與10年前相比,這支隊伍中增添了國防生、直招士官等“國防新軍”的身影,具有偵察監視、引導打擊、潛水登陸和空中滲透能力的特種兵方隊,更是首次成建制亮相。
△天翻地覆慨而慷。今天,天安門廣場鐵流浩蕩,宣告當代中國軍人捍衛祖國主權、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強意志,展示震撼世界、蓬勃向上的“中國力量”!
上述概括性新聞語言,簡潔凝煉,蘊意深刻,內容豐富,穿透力強,給人以美感,使新聞的傳播效果倍增。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