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篇
历年获奖名单
2017人民网奖学金获奖名单:
一等奖:李天语
二等奖:史林、朱天牧、张梦情、赵平广
2017人民网优秀论文获奖者名单:一等奖:周春媚、何雪冰、张梦情、邹希、
王沛楠、钟昱赟、吕子涵
二等奖:李子晗、梁乐萌、冯海燕、邱伟怡、
王宇琦
三等奖:陈安繁、孙文林、陈昶文、杨虹艳、
许雅楠、霍婕、陈斌、刘婧婷、
赵平广、祁宇轩、朱小妮
优秀论文一等奖(5)
周春媚
- 媒体介入科学的边界问题——浅议中国媒体科学报道的困境与突破
- 媒体介入科学,一方面使得科学在公众当中得以传播,但另一方面也使得某些科学技术的争议扩大。媒体人与科学家作为“两种文化”生态下的人群,由于思维和行为方式迥异而存在理解与信任的边界问题,不屑沟通,摩擦不断。本文浅析当前中国科学报道受到质疑的现象,并分析科学报道存在争议的原因,探索科学报道突破现实困境,实现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可能途径。
- 详细 >>
何雪冰、张梦情、邹希
- “特朗普现象”下的青年互联网政治参与
- 本文选取Pepe the frog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从普通的搞笑漫画形象演变成仇恨符号的过程,着重关注Pepe从前期“无害”到后期“仇恨”的传播和演变的原因和过程,探讨其如何在美国青年特别是另类右派群体的政治参与中发挥作用。我们认为,Pepe the frog之所以会演变为仇恨符号,主要原因在于Pepe诞生发展的匿名网络平台4chan是另类右派重要阵地,重要原因在于Pepe反抗主流的内在基因,根本原因则与“特朗普现象”一致,即随着08年经济危机后社会问题的激化,民粹浪潮颠覆以往。
- 详细 >>
王沛楠
- 国际报道中的议程建构与叙事策略:以《纽约时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
- 自2010年以来,南海问题不断发酵,并逐渐成为了东亚地区甚至国际社会的热门议题。特别是在2016年南海仲裁案之后,南海问题相关方的矛盾和冲突达到了顶峰。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在这一议题上配合政府的外交政策设计了有效的战略传播,通过新闻报道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框架分析和叙事分析的研究方法,阐释《纽约时报》如何在这一议题上讲述美国版的“南海故事”,并对这一议题的国际舆情产生影响。本文认为,《纽约时报》的南海报道框架经历了“协商框架—冲突框架—法律框架”的转变,并在不同阶段为参与各方赋予的不同的形象,以此影响受众对这一事件及参与各方的认知。
- 详细 >>
钟昱赟
- 国产主旋律电影网络形象的实证研究——以电影《战狼Ⅱ》为例
- 主旋律电影从提出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几经嬗变。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性文化产品竞争,主旋律电影亟需摸清市场规律,建立一套实用的方法论,以更好地弘扬社会主流文化。本文在简要梳理主旋律电影历史演进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法,从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两个层面分析主旋律电影的传播规律及媒介形象,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详细 >>
吕子涵
- 共青团中央在bilibili的形象建构——一个基于投稿视频及其相关文本的研究
- 共青团中央自2017年1月进驻bilibili的以来,它在bilibili的形象建构与之前的“两微一乎”相比,既有主流、先进的坚持,又有年轻、温度的转变。这样的新形象与共青团中央对自身的形象建构与bilibili受众对共青团中央的形象建构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共青团中央的投稿视频及其相关文本现象出发,运用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的方法,试图揭示自身与他者的双重建构在共青团中央形象传播中的作用,为中央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形象构建策略提供参考样本。
- 详细 >>
优秀论文二等奖(5)
李子晗
- 社交平台“沉默的螺旋”现象成因初探——以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为例
- 随着互联网用户从PC端向手机端转移,社交平台也被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社交平台上,用户可以自产自销内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消息、观点的发出者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然而,就在网民被“赋权”的时候,他们是否能够真正将虚拟世界的“权利”用好,发出自己的声音呢?调查表明,结果未必如此:社交媒体中所展现出来的声音不是全部的观点,往往会出现一些民众意见被遮蔽的现象,而这与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所描述的传统媒体“舆论集中”的现象异曲同工。本文以全国大学生为样本,调查为何在传播媒介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仍会产生“沉默的螺旋”现象?最终调查结果表明,在害怕孤立、为维护已有社会关系网络、考量“反驳行为”投入产出比等各种心理因素作用下,“沉默的螺旋”现象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依然存在。
- 详细 >>
梁乐萌
- 由朋友圈屏蔽部分好友现象看社交媒体中的社会自我与角色扮演
- 作为新兴社交媒体的常用功能,微信朋友圈在许多人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相当一部分人在发布朋友圈时曾经屏蔽部分好友。朋友圈屏蔽部分好友的原因主要存在冲突规避型、不相关型、形象塑造型以及功能型四种类型,社会自我与角色扮演在前三种类型中都体现出其重要性。此外,语态、符号体系与共享记忆是朋友圈扮演特定角色的主要载体,多重原因导致屏蔽现象存在着年龄差异。而由于朋友圈中的人际关系基于关系而非兴趣建立,总体来说是线下人际关系的延续,屏蔽现象本身是对现实生活中角色扮演行为的继承。
- 详细 >>
冯海燕
- 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模型研究——以人民日报Facebook账号为例
- 本文在吸取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专门针对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过程这一变量范畴进行研究,试图利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影响主流媒体跨文化传播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及其这些因素之间的典型关系结构,并进一步对这些关系的作用路径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中国国际传播的方式方法创新提供跨文化的理论借鉴。
- 详细 >>
邱伟怡
- 社交媒体情感化趋势的实证研究——以“美联航强制乘客下机事件”为例
- 本文以整合危机图示(Integrated Crisis Mapping)为理论依据,结合愤怒、恐惧、焦虑、悲伤等主要情感,对“美联航强制乘客下机事件”中新浪微博平台的普通网民、意见领袖、媒体所呈现出的情感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考察本危机事件中的情感构成、情感变化、情感传播及情感表达的群体性差异,本文希望为危机传播和社交媒体的情感化趋势提供基于中国本土语境的检视。
- 详细 >>
王宇琦
- 媒介化政策网络的内部结构与互动逻辑:对核电议题报道的分析
- 媒体对科学议题政策讨论的报道,体现出政策过程中行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形塑了“媒介化的政策网络”。通过对《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和《科技日报》核电议题报道的分析,本研究探讨了媒介化政策网络的内部结构与互动逻辑。研究发现,政府和垄断性国企成为具备最高媒介能见度的行动者,它们处于媒介化政策网络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建构彼此呼应的话语联盟,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政策话语体系。此外,政府和垄断性国企成为媒介化政策网络和现实政策网络之间的切换者和关键角色,通过在这两个网络之间的自由切换,得以对核电政策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本研究是将西方政策网络理论运用于中国科学政策过程研究的尝试。
- 详细 >>
优秀论文三等奖(9)
陈安繁
- 技术视角下的网红变迁:以中国互联网发展二十年为线索
- 2016年网络红人成为热词。本文从媒介与社会的分析框架出发,以互联网不同阶段的特点作为参考坐标轴,考察网络红人20多年来的类型演化,寻找其中的契合之处,突出关注媒介技术在不同世代的网络红人塑造中扮演的角色。文章沿着网红和媒介技术两条逻辑路径展开,发现两者的演进具有内在的呼应性。本文最后对目前的网红生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相应的网络空间治理思路。
- 详细 >>
孙文林、白紫微
- 新闻直播:PGC网络直播新浪潮——以“人民直播”平台为例
- 随着移动端网络直播在近两年蓬勃发展,网络直播成为现象级的媒介应用形式,新闻媒体试水网络直播,使得资讯类直播和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生产方式成为新的直播形态;“人民直播”作为PGC网络直播平台,自成立以来推出了一系列直播节目,拓展了新闻直播、资讯类直播的广度和深度;将“人民直播”的发展经验、国内外相关媒体的直播实践相结合,能够为探究PGC网络直播的发展方向和进阶前景提供依据。
- 详细 >>
陈昶文
- 社交媒体内容生产者的劳动及其抗争---对某企业新媒体“小编”的个案研究
- 本研究通过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的研究路径,以北京某互联网企业的新媒体运营实践为例,考察作为一种兼具新穷人和知识劳工形式的社交媒体内容生产者---“小编”群体的非物质劳动实践及其抗争策略与形式。研究发现,在市场经济生产逻辑的支配下,知识劳工的劳动实践面临着类似于20世纪制造业流水线作业的情况,即受到严格限制并存在去技术化的趋势,工作压力已经从身体面向转向了精神面向。知识劳工一般不采取公开、直接对抗的抗争策略,而是采用非公开、间接的方式与企业管理层展开意识形态领域的抗争,从而间接实现物质利益层面的目的。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探讨知识劳工的日常反抗形式及其意识的意义。
- 详细 >>
杨虹艳
- 中美主流媒体人工智能报道的框架建构——一种语义网络分析的视角
- 2016年迎来人工智能爆发的元年。这一新兴科技逐渐渗透并改造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业已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公众议题。然而,目前学术界尚未开展对“人工智能媒介呈现与议题建构”的研究,这一新兴科技话题的媒体图景尚不清晰。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指导,在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语义网分析方法,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两家媒体2016年一年间人工智能相关报道进行自下而上的框架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集中分布在国际、科技和经济三大版面,报道体裁以通讯和评论为主,主要持正面态度,《纽约时报》的报道集中分布在技术、经济、区域、科学四大版块,报道体裁更多元,持客观中立态度,两家媒体的主要信源均为科研人员和产业界。子议题语义网层面,《人民日报》报道内置了技术研发、效果形态、政策规划三大宏观框架,《纽约时报》报道内置了风险控制、成果效应、战略竞争三大宏观框架。宏观议题和中心子议题的勾连反映了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了人工智能报道文本的内生框架。
- 详细 >>
许雅楠
- 新媒体环境下国际受众对一带一路宣传视频的接受分析——以清华大学留学生为例
-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首次提出的国际性议题,在我国际传播及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工作中十分重要,中国日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来之际发布的外宣视频“一带一路睡前故事”系列,通过父亲给女儿讲睡前故事的方式来解释“一带一路”倡议,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关注。本研究主要采用焦点小组的方法,选取十位清华大学留学生一同观看了该系列视频,从受众接受的角度,剖析该外宣视频在国际受众中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视觉传播手段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简单化,且视觉符号可以很好的弥合语言文化差异,抓住视觉手段在政治传播中居于主导位置的特点,可以更好地进行“一带一路”议题的对外传播,为后续中国使用同类型视觉传播手段新型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参考。
- 详细 >>
霍婕、陈斌
- 全球议题和本土框架:社交媒体时代的中国国家形象——基于Twitter上中外媒体对“G20”会议的报道
- 2016年9月,20国领导人峰会(G20)在中国杭州举办,成为国际热点。中国媒体和外国媒体在全球性社交网站“twitter”上对此事进行持续性报道,引发网友关注。本文以中外媒体对G20的报道推文为样本,用框架理论进行分析,旨在构建新时期社交媒体上中国媒体对国家形象的构建、解读中外媒体对全球性事件报道的冲突框架,对中国媒体如何在社交网站展开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详细 >>
刘婧婷
- 新浪微博上“自干五”的表达及其话语策略研究
- 本文认为,“自干五”群体的产生和壮大实质上是对于国内政治变迁与全球化权力结构的一种回应,是在微博的“流动空间”进行的话语权争夺和社会文化权力的再生产。而对其话语、表达及身份的分析,也都要归结为这样一个大的语境。此外,“自干五”群体应如何善用表达权,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追求社会舆论的“最大公约数”,也是颇值得反思与探究的。
- 详细 >>
赵平广、祁宇轩
- 框架理论下“辱母杀人案”事件中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微博的内容分析研究
- 采用内容分析法,在框架理论下,将2017年3月24日至3月31日分为三段时间,分析其中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对“辱母杀人案”事件的616篇微博,从报道数量、情感倾向、微博主题、微博框架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该网络危机事件中,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在框架、主题方面存在差异,网络舆论中存在官方话语体系与非官方话语体系,出现议题共鸣,并且事件的推进导致舆论的转变。
- 详细 >>
朱小妮
- 微媒体:政民关系中的微渠道——基于三个省级政务微信的对比分析
- 互联网技术推动政府职能从管理走向服务,使政民关系由“以政府为中心”向“以民众为中心”转向。政务微媒体作为政府公共关系的中介要素,应该发挥政民沟通的渠道作用,具体表现为信息传递、在线服务与互动参与。微信因自身平台优势,自然地成为了电子政务与政府传播的得力工具。通过对政务微信发布内容、形式等指标的量化统计,可以看出政务传播者的传播态度,部分传播者对于政务微媒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将有碍新时期政府职能的发挥,阻碍新型政民关系的构建。
- 详细 >>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