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2期

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对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2】

李学洲  赵 昱  王义保

2014年01月07日13:12    来源:新闻爱好者    手机看新闻

三、文风是“末”,官风是“本”

《一方金印在民心》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除了具备报道文风上的“真”、采访作风上的“深”之外,吴金印这个典型官风上的“正”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对于共产党的官应该怎么当,他是这样理解与表述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想叫群众真心拥护咱共产党,就得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好事,不然的话,人家为啥要跟着咱啊?共产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基层,老百姓就是从咱们的举动中去认识共产党的宗旨。咱们为群众办好事,就是维护党的形象。”吴金印的官风决定了他必然走群众路线,而不会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伍。以吴金印这样的官为报道对象,新闻更容易做得真实、鲜活、生动。事实上,文风与官风之间的关系早已被关注。梁衡在《文风四谈》一书中认为:“文风是‘末’,官风是‘本’。治文风首先要治党风、政风,特别是官风。”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现实存在的不良文风、话风、会风其实都是官风的表现……官气不改,官风不改,树立良好的文风,任务就会非常艰巨。”从这个层面上观察,所看到的就不仅仅是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会看到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新闻报道的文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四、新闻创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谈到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点抓好理论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那么,创新的源泉从哪里来?笔者认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的源泉一是来自勤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论述学习时引用了著名学者王国维谈治学的“三种境界”,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职业新闻工作者,理当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有为新闻事业甘愿“人憔悴”也“终不悔”的献身精神,要致力于领悟“灯火阑珊处”的真知灼见。二是来自生活实践,来自人民群众。吴金印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群众最有智慧,群众最有办法,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跟群众一商量,办法就有了”。吴金印在这里说的是他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同样,新闻宣传工作要创新也需要向群众学习,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正文风,就必须老老实实拜人民为师。吴金印在河南、在全国都是一个老牌的先进典型,关于他的各类采访和报道也很多,因此关于吴金印的通讯在今天要写出新意很不容易。但正是由于记者的深入采访,捕获了“吴金印几十年如一日与群众同甘共苦、忠实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时俱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奔小康”这个具有强烈时代意义的闪光点,把吴金印与群众心贴心、共命运的一个个真实故事像珍珠一样穿起来,才使得《一方金印在民心》产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社会效果。这也充分证明,善于从群众生活和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就是最好的改进文风,是最有效的治“浮”良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更是我们新闻创新的根本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更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创新的源泉。新闻要创新就是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基层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第一线,那里有鲜活的实践,是新闻事业生长的沃土。基层有最鲜活的实践成果,有最震撼的发展变化,有最感人的先进事迹,有最生动的社会场景,有最动人的语言和最丰沛的情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闻工作者只有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新闻事业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接地气不光是要脚踏基层土地,更要走到群众当中,在膝促膝的沟通中体察民情,在心贴心的交流中了解民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新闻工作成为党和政府的好帮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有什么样的作风与文风,就有什么样的新闻宣传效果。深入基层,不仅是采访的现实需要,更是锻炼好作风、好文风的根本途径,也是新闻创新的根本途径。只有真诚地走进基层这个大课堂,在采访中吃苦流汗,方能体会到人民群众的艰辛勤劳,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培养自身坚强意志,锻造扎实工作作风;只有在深入实际的调研中捕捉活鱼,才能摆脱空洞抽象的概念,写出散发泥土芳香、饱含质朴情感的鲜活细节,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总结而言,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造就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过程;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改进新闻报道的过程;深入实际的过程,就是践行主流媒体责任与使命的过程。深入实际虽然如此重要,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走基层”沦为了“走过场”,这一倾向的出现提醒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扪心自问:

一问:走基层是为了应景交差,还是出于个人内心的自发与自觉?态度决定一切,态度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应景交差只能造出“水货”的新闻,自发自觉才能创造出新闻的精品。

二问:走基层的广度够了,深度够不够,角度新不新?许多记者习惯了“短、平、快”的工作方式,只注重新闻的第一落点,第二、第三落点却少有人问津,或者出于经验轻下判断,忽略了看似重复的报道题材背后所隐含的不同角度,之前种种惯性思维与惰性习惯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波及走基层的实践活动中,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三问:走基层是一阵风,还是能够持之以恒?走基层如果只停留在活动的层面上,就必然“脚下无根”,而要想让其脚下生根,必须辅之以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比如建立领导带头制度,让新闻一线的领导干部定期到一线采访;建立优稿评比制度,让那些深入基层、扎实付出的记者真正获得职业上的荣耀与经济上的奖励,获得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满足;建立业务探讨制度,定期把走基层中遇到的问题拿来共同研究,让志同道合的人相互激励、共同提高,从而形成一个能传播良好职业技能与职业操守的“小圈子”,最终促使这个“小圈子”拓展成为能影响更多编辑、记者的“大圈子”。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关乎新闻宣传工作的性质宗旨、关乎新闻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党的新闻工作归根结底也是群众工作。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拜人民为师,向群众求教,以深入基层的新闻实践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是当代新闻工作者履行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始终把党的事业与人民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始终从生产生活一线汲取丰富的养料,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就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这就是长篇通讯《一方金印在民心》带给当代新闻工作者的启示。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