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青年》版副主编刘维涛(右)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李慧 摄)
人民网1月8日电 (记者赵光霞)在人民日报《新青年》创刊一周年之际,《新青年》版副主编刘维涛今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新青年》:众声喧哗中如何听到青年声音?”这一话题,与网友进行交流。
《新青年》在过去的2013年共出版了45期,刘维涛说,该版形成了自己的版面风格,也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刘维涛表示,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我们注意以青年的话语方式来展现平等交流的诚意,在报道青年人物的时候,我们摒弃了之前一些典型人物的传统写法,注意挖掘人物本身的情感逻辑,所以,人物写得很活,不是高大全,让人感觉他就在身边,更能启发和激励青年。在报道青年话题的时候,我们注意原生态的展现青年的诉求,青年在整个社会格局中,尽管是最有活力的群体,但同时也是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手中没有话筒,很难传递自己的声音,我们就是通过自己的报道,让社会听到他们的声音。”
此外,刘维涛认为,就是注意利用网络与青年互动,让更多的青年听到我们的声音。“青年在哪里?有一种说法,不是在电脑旁,就是在手机边,《人民日报》有一个权威而影响力十足的网络阵地,我们与人民网的强国论坛,还有人民日报法人微博,都坚持报网互动,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同时也注意通过互联网搜集青年的意见,也通过网络的二次传播扩大了影响力,我们的很多篇报道在微博获得数千个转发和评论,这种直观的反馈,让我们很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