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1期

我问故我在:柴静采访理念解析

陈媛媛?

2014年02月13日14:10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柴静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受人关注的记者型主持人之一,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采访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访风格和采访理念。本文初步总结了她对采访的基本观念和思想,以启示更多的青年记者如何迈入新闻殿堂。

关键词:访问;人文关怀;新闻旨趣

2013年年初,央视女记者柴静的随笔集《看见》在市场上热销,引发了对她的采访方式和风格的探讨,在她之前,很少有记者因为采访方式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和讨论。柴静非新闻科班出身,凭借执着和悟性大胆尝试和演绎不同的采访方法,勤勉自省,苦练内功,这个曾经在第一次采访时仓皇逃跑连采访本都忘了拿的女记者,在经历了一次次艰苦的历练和蜕变之后,终于破茧成蝶,迈入当今最优秀的记者阵营。电视镜头中的她,犀利敏锐、冷静客观而又锋芒毕露,她的成长经历给很多记者以启迪,也许她的采访理念并不具有普适性,但至少可以给那些热爱新闻的年轻人以启发和激励,推动他们更顺利的迈入新闻殿堂。

一、采访的前提是一种欲望:“你不关心回答,就别问”

柴静自述“选择电视是为了选择一种更开放的气息,选择与人群更紧密的沟通。[1]”在她看来,真实的生活比舞台上的戏剧更戏剧、更迷人,戏剧是预设好的台词、预设好的角色,而新闻中一切都是未知,需要记者的调查和访问揭示真相。因此,她认为记者投入采访的前提是一种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你不关心回答,就别问”,新闻不是表演。采访中她避免问一些所谓的装饰性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对记者和公众来说是已知的或可想而知的,记者在提问的时候根本不关心对方回答的内容,而只是把问题问得很花哨,希望对方配合回答,完成一次看似成功的采访。这样的采访看似圆满,实则毫无悬念和意义,模式化、刻板化的提问无法引领观众获知有价值的信息。

柴静采访“两会”,她说:“我只有十秒钟,我只有一个提问机会,我一定要问一个真问题。”她说的真问题就是“真正因为未知而欲知而生发的问题,而不是记者已经在其他地方知晓了的,想好编辑方案的,预知他会怎么回答,预知领导会在哪个地方点头,观众会在哪个地方掉眼泪的问题”[2]。真问题从何而来?来自记者对社会和事实的了解,对事实真相的敬畏和展示未知世界的渴望。从本质上,采访是怀揣疑问,秉持怀疑精神,探寻更多的真相,引导公众认识更深的层面,记者提问人云亦云,简单雷同,是对工作的消极敷衍和对采访资源的浪费。

二、采访的境界是一种抵达:“不见刀光剑影,却见衣衫尽裂”

柴静先后供职的两个主要电视栏目分别是新闻深度报道《新闻调查》和现实题材专题纪录节目《看见》,节目性质和采访流程不同,但采访难度都很大。《新闻调查》被称为中国的“60分钟”,常常要开掘内幕、挖掘真相、采访很刚性,对抗性强,柴静在节目中经常与黑暗势力交锋,唇枪舌剑,后者主要是人物访谈,采访重在开掘,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处处充满机锋和睿智。刚开始柴静也认为对抗性采访应充满质疑精神,要精心设计、思维缜密、气势凌厉、步步紧逼,最好是“一剑封喉”让对方无处遁形,最后乖乖缴械投降。在长期的历练中,她感悟到采访不是将对方问倒,审讯式的采访有时候是滥用记者的权力,是一种粗暴的采访方式。

“采访是一种抵达”,是对事实的追求和敬畏,采访的境界是“不见刀光剑影,却见衣衫尽裂”,不事张扬,避免剑拔弩张的对峙和质问,通过智力的较量,让事实浮出水面。对抗性采访不仅要机智、尖锐,更要用智慧解开采访症结,柴静的武器是“对人的认识和解读”。她采访江西东乡县公安局副局长徇私枉法、设诈死计帮贩卖假古董的弟弟逃脱惩罚的事件。一见面,对方戴一个墨镜,大谈文学,问到案情,轻松回答“是我弟弟,我大义灭亲,亲自交给山东警方了”,不肯多说一句,栏目组铩羽而归。她回到宾馆绞尽脑汁分析对方的心理,一个写诗的文学青年要靠戴墨镜遮掩自己,说明什么?说明他意志薄弱,内心挣扎,读懂了对方的心理,她决定静观其变,第二天傍晚得到消息“局长已经向组织坦白”。在这样的采访中,对方有备而来,回答滴水不漏,采访陷入困境,柴静从人性的角度了解、分析,探究对方的心理解开采访症结,对方的真实面目渐渐露出马脚。采访中及时调整和稳定访问心态和思路,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来采访,这是柴静教给我们的重要采访经验。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