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意义:观照“非遗”的人文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的人文记忆,是民族之根。“非遗”纪录片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用画面呈现“非遗”的原真生态
“非遗”纪录片用多种形式“原真”纪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存在形态。
首先,客观记录“非遗”本真性。如纪录片《欢乐苗年》反映的苗年就像汉族的春节一样,是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同胞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苗族会在每年阳历的十一月中旬左右庆祝苗年,期间会举行盛大的服饰大游行、斗牛比赛、歌舞表演、吃长桌宴。苗族人非常喜欢银饰。所以在庆祝苗年的时候,苗族姑娘就会穿着银饰考究的苗族传统服装参加集会。
其次,完整体现“非遗”的发展史。如我国第一部全面展现扬州剪纸的纪录片——《美在人间永不朽》,扬州剪纸是一门优美的民间艺术,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在此片中,首次确认并正式提出,扬州剪纸源于包氏、张氏两大代表。明清以来,扬州出现专业剪纸艺人,先后以包氏、张氏两个剪纸世家最为卓著。包氏剪纸始于包壮行,将剪纸与漆器、铜器、灯彩、刺绣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相结合,可称为装饰型剪纸。包氏后人包钧,发明了剪纸书画,称为奇技神剪,所剪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无不入妙。可惜的是,包钧剪画已经失传。此外,由张万国于清咸丰年间开创的“扬州花样”,也是扬州剪纸传承的重要一脉。张万国后父传子又传媳,传女又传婿,至张永寿这一代已延绵五代。张永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了扬州剪纸由装饰型向艺术型的发展过渡。
其三,挖掘保存“非遗”史料性。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河北省影视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4集纪录片《武强年画》,该纪录片在创作手法上着意突出武强年画的史料性,从尊重史实入手,从武强年画的衍生、流变与兴衰,时代变革及发展,取得的成就及社会影响,浓郁的地方特色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传承雕版印刷术的传统制作工艺等,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出一部中国农耕社会的民俗艺术史。又如纪录片《美在人间永不朽》从扬州剪纸的历史到现状,乃至剪纸所用的剪刀和材料都作了详尽介绍。其中,一些细节和妙法都是首次公开,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剪纸史料。
(2)用镜头认同“非遗”的民族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文化遗产的典型,是一种民族文化象征,它往往蕴含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精髓的根源,保留着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传承着代表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态的生活习俗、行为规范,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非遗”纪录片用镜头让受众认同“非遗”的民族基因。
首先,感受民族奇特风情。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鼓藏节》是苗族同胞献给祖先的百年大祭,也是苗族同胞最隆重最独特的节日。再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非遗”经典纪录片《雪顿节》介绍藏历的六月底七月初,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座雪域之城,感受藏民族雪顿节的奇特风情。其次,传承民族文化根脉。保护好“非遗”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拍摄的纪录片《花儿与少年》中的“花儿”只是一条线,牵出的是一部中国西部庞大而深厚的人文历史,其“灵魂”在于对“花儿”这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层次的全新解读和全方位的立体影像记录。纪录片《花儿》通过寻访各地区、各民族的“花儿”传承人、民间歌手等各阶层鲜活的人群,用他们的故事诠释西部人与“花儿”割舍不断的情缘,呈现“花儿”独特的精神魅力,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魅力。其三,展现民族精神风貌。丰富的“非遗”项目、古老的传承历史、精湛的传统技艺是中华文明的凝聚,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精神象征,江苏常熟电视台拍摄的“非遗”纪录片《湖甸龙舟》介绍在龙舟赛中,参赛者们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完全沉浸于物我两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拼搏、前进”的精神意境之中。在桨与水的搏击中,龙舟竞渡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主体生存意志与勇猛精进的民族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3)用影像唤醒“非遗”的保护意识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 普及保护知识, 培养保护意识,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非遗”纪录片唤醒受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使“非遗”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首先,增强“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纪录片《刀尖上的艺术》对于江西省瑞昌市民间剪纸这门手工艺术的保护和宣传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剪纸传承人刘诗英的剪纸绝活进行实地拍摄,增强了“非遗”保护的自觉意识,让受众充分认识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其次,增强“非遗”保护的危机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因为受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以及其本身存在形态的限制,必然带来它的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的发展趋向,所以它的生存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有不少甚至已经消失或面临消失的危险。“非遗”纪录片通过大量的事实,反映许多祖辈相传的民俗技艺,世代延续的宝贵记忆,如今面临失传、失守的尴尬境地。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承传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经常可见,“非遗”纪录片唤起受众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危机意识。
其三,增强“非遗”保护的抢救意识。“非遗”纪录片为非物质文化的呈现和“活态传承”提供了机遇。北京市文化局拍摄的百集纪录片《守望》以高清影像纪录展现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今的存续状态,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十个门类,对每个项目作了科学、完整、精准的记录。再如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记忆II》忠实地记录下仍然存活的甘肃花儿、北方傩舞、安顺地戏、侗族大歌、尧头古陶、东巴造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生存状况。此外,还将触角深入盘金毯、葡萄常、金鱼徐、盔头刘、京绣、双顺京氏旗袍、中国传统弓箭“聚元号”等一批鲜为人知的老北京手工技艺、绝活。非遗”纪录片的抢救性拍摄,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守护住了中华文化的灵魂家园。(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赵大伟 南方卫视高清纪录片《岭南记忆》开播 南方都市报 2012年12月27日
(2)万思 九江学子拍摄非遗纪录片《刀尖上的艺术》 江西晨报网 2012年8月29日
(3)马海燕 纪录片《留住手艺》登陆央视 讲述50个非遗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12年7月17日:
(4)李星婷 王濛昀 重庆大学生暑期拍摄非遗纪录片 中国文化报 2013年8月26日
(5)聂超 《美在人间永不朽》 首部扬州剪纸纪录片杀青 扬州网2012年4月11日
(6)齐勇 李谦 苏道玉 当代文化视野下“非遗”资源的精神价值探讨 艺术百家 2012年第4期
(7)李远 郦圆 默丹铃 《非遗中国》发掘青岛传统文化 共筑最美中国梦中国商业电讯网 2013年7月30日
(8)项江涛 “媒介参与”与“非遗”的保护和开发 思想战线 2012年第4期
(9)卫小林 海口“非遗”电视纪录片播出 南海网 2011年10月4日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