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
2013年我国电影总票房达217.69亿元,其中国产片127.67亿元,力压进口片,占比58.65%。然而,45部海外销售的国产影片总收入仅有14.14亿元。相比之下,美国电影《钢铁侠3》和《环太平洋》两部影片在中国一地的票房就达14.4953亿元。海外票房遇冷,折射出中国电影坎坷的国际化之路。
海外观众为何不买中国电影的账?中国电影又当如何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突出重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持的“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调研”项目,对此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跟踪调查。2月27日,该项目2013年度调研报告在京发布。
中国电影的海外观众在流失
报告显示,2013年观看过10部以上中国电影的海外受访者约占总数的27%。2012年看过10部以上中国电影的海外受访者约占总数的45%。
中国电影海外观众数量下滑的同时,海外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中国电影的意愿也在降低。2013年愿意走进电影院观看中国电影的海外受访者约占总数的18%。而2012年和2011年这一比例分别是37%和32%。
海外观众流失的同时,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口碑也不乐观。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类型电影评分系统的总分是9分,受访者对中国类型电影给出的平均分是5.7分,总体评价中等。得分最高的是功夫片和动作片,得到了6.8分,得分中等偏上。得分最低的恐怖片、音乐片未超过5分。中国类型电影在海外依然主打动作片和功夫片,其他电影类型缺乏吸引观众的有效元素。
中国电影节距离国际化尚有差距
2013年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电影节在国际上知名度很低。超过57%的受访者根本不知道任何中国电影节或者了解不多。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香港国际电影节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国际电影节,但是只有低于19%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知道这些电影节。
电影节对于一国电影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一流国际电影节能够吸引国际一流水平的作品,制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明星。因此,借助中国电影节的国际化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是一条可行之路。
报告指出,中国电影节的国际化首先要解决定位的问题。北京、上海、香港分别植根于“京派”“海派”及国际化的文化区域,具有不同特色。北京、上海、香港国际电影节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三大电影节在定位上既要突出国际化,也应当彰显中国文化元素,既要有相互竞争,也应当相互合作,共同推动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
提高功夫片创新水平以带动海外市场
数十年来,海外观众最喜欢中国的功夫片,这点至今没变。2013年调研问卷最后一个问题是“写出一个中国电影的关键词”。有322位受访者写了成龙,106位受访者写了李小龙,95位受访者写了李连杰,而他们全是功夫片明星。
调研中,很多海外观众反映,武打效果是他们选择功夫片最重要的因素。喜爱功夫片的观众希望到中国旅游、了解中国文化、学汉语、学功夫。
既然功夫片深受海外观众欢迎且这一类型片已经比较成熟,“中国电影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调研”课题组在报告中建议,利用功夫片打开国际市场的缺口,即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应当形成以功夫片、动作片为主打,其他类型电影各具特色的类型片市场。
“中国功夫片和动作片已经发展出比较成熟的类型特征。”但正如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教授所言,“成熟不代表可以坐享其成。如果不加强创新,很可能被观众抛弃。”
黄会林认为,中国动作片和功夫片除了动作效果、拍摄技巧等方面需要不断创新,理论创新也很重要。
需要国际化视角、中国式表达
报告显示,受访者普遍对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感兴趣。但是,受访者普遍表现出对中国的社会和现实生活的兴趣。“这说明,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创作和传播上存在较大问题。”黄会林说。
课题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封季尧博士进一步指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缺乏打动外国观众的力量,说明它无法满足观众了解中国社会的需求,没有成为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独特渠道。
黄会林认为,中国电影需要用国际化的视角,中国式的表达。具体到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创作上,创作者应当认识生活、记录生活、干预生活,在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上达到社会学家的高度,按照历史学家的标准记录生活,以奉献社会的热情干预生活,努力将电影打造成为其他媒介无法取代的了解中国社会的渠道。
现实操作中,黄会林认为应当鼓励具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青年电影工作者进行创作。应当从政策层面鼓励青年电影工作者的创作,在资金上向这些青年导演倾斜。黄会林最后指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不是通过简单表达“人类普遍价值观念”和“民族特色”就能实现的,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准确把握国际市场潮流的青年电影工作者队伍,更需要政府的支持,民间的支持。同时,中国电影国际化不应脱离国内,而应立足国内,没有国内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只能是一句空话。(本报记者 韩业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