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末,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幕,这次被国内外极度关注的重要会议将影响中国未来至少五到十年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阐述了互联网问题,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把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问题列为“几个重大问题和重点举措”,并明确提出要“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网上舆论如何引导、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怎样融合、新媒介的运用和管理如何实现有序高效,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发出关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若干问题。2013 年,关于传统媒体是否彻底走向衰落的讨论始终不断。告别纸媒时代,迎接新媒体的未来,互联网已经深深注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互联网问题的阐述再次证明,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媒体变革,更是思想和经济运行以及思维方式的变革。
网上舆论如何正确引导?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以强烈震撼,旧有的舆论引导方式已无法发挥效能,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尽快找到应对网上舆论的有效方法是当务之急。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十一、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38)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这样表述:“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声者,人人都可以扮演媒体角色,言论甚嚣尘上,舆情收集和研判显得尤为重要,网络舆论引导势在必行。社会转型期的舆论导向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有序。近几年来,舆情研究机构大量涌现,从中央到地方,舆情监测可谓是互联网领域又一个蓝海。目前,国内较有影响力的舆情监测机构有人民网主办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华网主办的新华舆情,各地方也陆续出现了由当地新闻网站主办的地方舆情监测机构,此外,商业舆情监测也在不断占领市场。舆情研判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也得益于新媒体的崛起迅速瓦解了过去由传统媒体主导的舆论格局。如何找到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这是政府部门和企业极为关注的问题,自媒体的发展瞬息万变,互联网的精髓还需要世人不断消化和参透。
新旧媒体怎样融合?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碰撞在近一两年内愈加明显,包括报纸、电视、电台在内的传统媒体已在互联网时代步履维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已是进行时。微观层面的融合如一些传统报业向数字媒体转型,宏观层面则是指互取所需,新媒体借鉴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传统媒体不断尝试新技术新应用,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平台、实现转型。
国内关于新旧媒体融合的话题早在十年前就已开始探讨,但十年过去,新媒体不断爆发能量蚕食信息传播领域,而传统媒体似乎已被攻击得失去方寸。早年间,关于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径多是数字化,如今伴随着一次次沉痛的失败,人们已经意识到只有转换思维方式,真正运用互联网精神实现媒体价值才能生存。传统媒体办网站、设立自媒体账户、将内容平移至网络,这些所谓的数字化变革都不能真正地挽救其走向衰退的命运。首先,微观层面的数字化转型不能掩盖传统思维理念的桎梏。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传播事业轨迹,国内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的无奈之处在于,还未见真正的辉煌时刻到来就被迅速而来的新媒体打击得遍体鳞伤。未来十年的媒体发展中,新媒体必然是主角。实践证明,数字化转型并不能改变被动局面,因为只要传统信息生产和销售方式不变,追求单一的数字化就只能是浅尝辄止。Web2.0 时代,互联网的平台和分享特性占据主流,顺应这一趋势,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平台,进而充分调动用户潜能,正如《IT时代周刊》总编辑曹健的2014 宣言所说:“ 今天的新闻观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一个更加对称和透明的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们不能不从根本上彻底颠覆过去的自己。”
其次,宏观层面的互取所需处在进行时。当我们在思考传统媒体如何借用互联网实现转型进而生存下来时,却发现新媒体早已把传统媒体相对单一而又核心的价值和资源掠夺去了。梳理下现在的几大门户网站和已经颇具实力的垂直网站的人才团队,不难发现传统媒体在这些年里流失了大量骨干及精英。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在于内容,而内容的创造者便是人才,作为信息生产的主体,人才的流失某种程度上比资金的匮乏还要可怕。没有真正深入地思考和变革就无法摆脱被动的地位,传统媒体如果只是从技术层面效仿新媒体,结果将是永远周而复始地在做无用功。
因此,不管是微观层面的调整还是宏观层面的变革,向新媒体发展是必然趋势,转型就是革自己的命,需要勇气和决心,更需要找到互联网的内在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
新媒介怎样运用和管理?
针对网络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政府管理部门的“多头管理”现象存在多年,如何提高效率、避免交叉?管理体制如何进一步完善?什么样的管理体制适合当下的中国国情?难点和关节点在哪里?《说明》中“二、关于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的“第八,关于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具体阐述:“从实践看,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同时,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
社会管理创新是当下的热点话题,对于新媒介的管理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现有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并未跟上新媒体发展的脚步,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阶段,政府管理部门对新媒体的管理存在诸多难点和弱点,这其中有客观原因也存在主观原因。
自媒体时代的发声方式有了根本性改变,不可控因素加强,信息传播变得多元且复杂,政府管理部门作为治理的一方须有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眼光和理念,真正了解民众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趋向,对发声者的利益诉求做到心中有数。近年来,各地群体性事件频繁出现,民众特别是网民的情绪化、偏激行为往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对社会的有序运行产生负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化解舆论所引发的危机事件必须有对新媒介以及社会背景的深入认识,同时具备责任担当意识。
社会管理是一门科学,针对新媒介的管理更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其中,政府部门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决定着最终的实际效果。当下,管理者必须转变管控的传统思维方式,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在健全工作机制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这也和我国走向法治国家的目标一致。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需要从工作机制方面做努力,摆脱“多头管理”的现象根本上是要划清各自的职能,政府部门亟待在全面认识目前新媒介局面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可行的操作方案,在此过程中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必须做到部门为实务而设,实现行政职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