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以来兴起的电视民生新闻以平视生活的报道视角、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朴实的叙事语言赢得了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喜爱。作为各省、市电视台新闻栏目的延伸和补充,电视民生新闻已经发展了11个年头,许多频道都依靠着民生新闻栏目来带动整个频道的活力。2012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率先在选题和编排上突破以往的模式化报道,以百姓视角和故事化的表达方式,播出“为子寻母”、“你幸福吗”“寻找最美系列”等民生新闻。电视民生新闻被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改革。但是伴随着新闻实践和理论探索的不断深入,电视民生新闻的自身局限性与不足日益明显,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
(一)报道范围狭窄,新闻内容肤浅
电视民生新闻以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但是一些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存在过度重视收视率、迎合观众的倾向,在报道内容的设置上远离重大时政报道和主流信息内容,热衷于街头巷尾的繁杂和家长里短的琐碎,以天灾人祸、家庭纠纷、邻里争吵、街头打架等为主要内容,负面新闻较多,娱乐化倾向明显。这样塑造的拟态环境,人为地造成了环境认知的误读,给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带来负面影响,并且分散、转移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应有关注与参与,不利于电视民生新闻建立社会公信力和良好的传播形象。
(二)报道方式单一,专业化程度低
电视民生新闻常以长消息的单一形式报道单个事件,缺乏对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的深入挖掘和理性的批判,更缺乏对新闻主题的深度挖掘。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记者往往事先设定主题和立场,采访过程简单粗糙。为了追求纪实效果,使用隐性采访或是偷拍等拍摄手法,导致音质效果差,镜头多晃动,画面不清晰;编排时还常常运用没有经过处理的“原生态”的新闻场景,画面构图、镜头剪辑衔接性差,同时,一些栏目内容的解说词不到位,主持人的评论也因为追求娱乐效果而显得片面和偏激,失去专业媒体的客观、公正的立场。
(三)媒体角色越位,舆论引导力不足
电视民生新闻在真实反映百姓遭遇实际困难的同时,对一些部门、机关、组织进行舆论监督,但在报道过程中,相关报道人员介入到新闻事件中,忘记自己的身份,主动站在某一方,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导致老百姓在看了舆论监督的节目后,形成“有事找媒体”的认识,而把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职能部门撂在一边。此外,主持人播报新闻后,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对相关部门指手画脚,评判言语中有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气势,反映出记者和主持人在采访或评论过程中的越位,在主观上放弃了一个主流媒体应有的传媒本体意识和主动意识,更使受众忽视对事件背后公共权利的追问。
(四)同质现象明显,商业气息浓厚
电视民生新闻多出现在各省级上星频道或是各省级地级电视台的地面频道,呈现出同质化的现象。这种同质不仅表现在同一个频道的相似栏目的设置,还表现在相似栏目报道题材的重复,以及主持人的表现方式的相似上。不少城市都出现了一个频道有四到五档长达120分钟甚至更多的民生新闻栏目的局面。这种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多样性造成损害,也造成了电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进而削弱电视媒体的竞争力,导致传播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和传播生态的恶化。另外,部分民生类新闻栏目,在节目播出时,不仅有大量的植入广告,而且频频插播广告,并在屏幕左侧或右侧滚动播出广告,表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