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在遇到互联网这一新事物后,自然面临着判断、决策、治理等一系列新课题。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接入互联网的决定者,而且是中国互联网建设、管理方针的制定者,是实施过程中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把握方向、制定战略、部署战役的作用。1999年,中办33号文件便是党中央关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
一、党中央对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高度重视
1999年2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信息传播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革命,以数字压缩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达到的范围、传播的速度与效果都有显著增大和提高。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这是首次见诸公开报道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媒体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的重要指示。
5月8 日,美国及北约袭击我驻南大使馆“5.8”事件发生后,互联网在传播领域所产生的独特作用,再次引起中央领导高度的关注,中宣部长丁关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相继到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网站进行视察和调研,提出要加大新闻媒体网站建设的力度。
10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关于加强国际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999〕33号),这是中央关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文件从争夺21世纪思想舆论阵地的一个制高点的高度,明确了今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如文件指出,要把中央主要新闻宣传单位作为网站建设重点,经过努力尽快办成全球性的名牌网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应集中力量建立一、两个重点新闻宣传网站;新闻媒体网站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提高互联网新闻宣传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艺术性;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新闻宣传的规范管理等。
二、 新闻媒体网站开始以“网”相称
年内,新闻媒体网站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质的提高”,在掌握和运用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性方面,不断有所进步。不少网站已不是将“母体”内容如报刊印刷版的内容照搬上网,而是在信息内容和形态上办出特色,提供网络多种服务功能,创意十足并且决心在网络空间做大做强。一些报纸网站已不再称自己是某报网络版或电子版,而是以“××网”、“××在线”自称。如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网站的名称是《申网》、《广州日报》网站的名称是《广州日报大洋网》、《深圳商报》网站的名称是《深圳新闻网》、《浙江日报》网站除该报网络版外,还包括“浙江在线”地方门户网站。名称的改变意味着新闻媒体网站经营理念的提升,反映出一些有实力的地方新闻媒体网站已将自身今后的发展定位于综合服务网站,不仅仅是“网络版”、“电子版”的概念。尤其是《电脑报》网站成功融资500万美元,改制为“天极网”,更预示了新闻媒体网站今后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1999年1月1日,中国新闻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秉承中新社的传统风格,追求“快速、平实、客观、理性、专业、雅致”,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别具一格。更多的地方新闻媒体亦出现上网热潮,地级甚至县级新闻媒体也纷纷进军网络传播领域。以四川省为例,1998年仅有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三家媒体上网,到1999年底,“四川新闻网”就汇集了90家上网媒体,包括综合类报纸5家、专业类报纸29家、地市州报纸11家、杂志16家、广播电台电视台(含频道)29家。“到1999年底,全国建立独立域名的新闻宣传单位已达700多家。”(郭乐天撰写的《前瞻2000新闻传媒走势》一文中提供的数字,载2000年1月26日《新闻出版报》第2 版)
由于新闻媒体网站具有新闻信息、品牌、公信力等优势,它一旦建立就能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不少新闻媒体网站锐意进取,在内容和服务提供方面不断完善,影响力迅速提高,受到广大网友的好评。在1999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赛中,首次进行了优秀网站评选,其中专设了“新闻与媒体”一项。2000年1月15日,大赛组委会公布了“中国优秀网站”评选结果,在“新闻与媒体”类网站中,人民日报、新华社、华声报、中新社、计算机世界报、浙江在线、中国计算机报、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中央电视台网站脱颖而出,加上其他类别中的科技日报(科技与教育类)、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金融与证券类)、电脑报CPCW网站群(电脑与网络类),共有14家新闻媒体网站榜上有名。这些网站的现状反映了中国新闻媒体今天在网络传播领域中所达到的水平。
中国记协作为新闻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对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也给予了推动。7月1日至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召开了“99中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到会的新闻媒体广泛交流了网络新闻传播实践的经验和体会。这是1997年以来的第二次相关主题的全国性研讨会。
三、新闻媒体网站运营更上一层楼
新闻媒体在掌握和运用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性方面,1999年应该说上了一个大台阶。如新闻媒体网站以往均没有开设论坛(BBS),理由很简单,认为对网友的自由放言很难掌控,担心产生负面作用。“5.8”事件突然发生后,人民日报网络版审时度势,于第二天5月9日便果断地开设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广大网友对人民日报网络版能够开设论坛感到兴奋,以高度的爱国情怀积极参与其中,传递各种信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到6月19日晚“抗议论坛”改版为“强国论坛”,网友共上贴了9万余条贴子。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强国论坛”开设的意义:①从人民日报网络版的发展看,其设立是对网络传播规律和特性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一大突破;②从中国新闻媒体网上发展来看,其设立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③从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为民众提供了言论空间和表达空间,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有说服力的窗口。
新闻媒体网站尤其是广播电视媒体网站在音频、视频直播、点播方面,也有长足进步。如今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网站首次直播春节联欢晚会以来,对一系列重大活动包括对建国50年庆典均进行了网上直播。为让全国全世界的人目击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性时刻,中央电视台从19日9点至21日9点的48小时回归直播开始,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网站、人民日报网络版、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的网上直播也同步开始。光明日报网站的直播则从19日晚20点开始,至20日24点,也有28小时之久。这些网站为了应付众多网友的点击浏览,均在技术上做了充分准备。如中央电视台网站特开设了4个服务器,其中之一专门提供高质量大显示窗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则用普通话、粤语、英语、葡萄牙语对多场重大仪式和庆典活动进行了网上音频直播。一些地方广电媒体机构亦进行了努力探索,如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所主持的“上海广播影视网”对9月在上海召开的99财富论坛进行了独家网上直播,共提供了13档17小时的直播节目。规模空前时间超长的网上视频及音频直播,反映出国内新闻媒体网站水平一年来的飞速进步。
广播电视媒体根据自身系统的特点,在11月10日至13日召开的“广电系统INTERNET网站建设应用研讨会”上,提出了建立“广电站点联盟”的思路,以期形成广电行业网站的总体形象,通过统一、分类的链接及专业搜索引擎、信息动态发布等手段,达到行业信息的系统化、集中化和规模化。
为了发挥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1999内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网络媒体记者登上新闻报道的舞台,一些对外宣传报道网站及新闻媒体网站派出记者对重大活动和事件进行采访,如“温州之窗”记者采访报道“2.14”空难事件;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报道3月举行的“两会”;人民日报网络版记者12月采访报道澳门回归。
11月5日,国内众多网站中又多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网站“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由浙江在线主办。它以网上文库的形式,展现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新闻传播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
随着电子商务热在国内的升温,一些新闻媒体网站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如《北京青年报》与实华开公司合作于1999年11月26日正式推出ec123网上商城;《信息产业报》从10月1日起将所有广告业务全部转为以网上直销的方式进行,率先对传统媒体广告经营模式进行了重大改革;一些报纸网站相继推出在线订报,较为成熟的是浙江日报网站于10月15日推出的实时支付系统,用户只需通过招商银行的“一网通”,就可以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预订2000年的浙江日报社所出版的6张报纸。
四、新闻网站呼吁建立版权保护规则
市场化运作是中国互联网持续高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到今年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已投入运营并正在建设的互联网骨干网已达9家,其中5家可以提供商业服务。截止年底,在接入层已有520家ISP,在市场竞争中,各家ISP不断降低接入费用,提高服务质量。商业网站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兼并、融资、上市等都是最常见的手段。7月12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这是在美国纳斯达克第一个上市的中国网络概念股。
大量的商业网站在提供信息和网络功能服务方面,想尽各种办法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近两年来,用户对网上中文信息匮乏感到不满的状况已基本消除。商业网站涉足新闻发布领域后,本身固然开辟了一个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新领域并由此获得效益,但也存在种种不规范的运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侵犯新闻媒体的著作权,随意从新闻媒体网站上“扒”新闻,既不打招呼,也不注明出处,更不付分文;二是随意转发国外海外及港台媒体或网站上的新闻,对国内舆论导向产生冲击。
对于前者,新闻媒体网站联手做出了强烈反应。4月15日,国内23家上网新闻媒体首次聚会北京,对商业网站肆意盗用新闻媒体网站新闻的作法表示了不满,呼吁全社会重视和保护网上信息产权,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相关侵权行为,建立起网上新闻发布和信息传播的“游戏规则”。会上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各公约单位郑重约定,凡不属于此公约的其他网站,如需引用公约单位的信息,应经过授权,并支付相应的费用,使用时,注明出处,建立链接;各网络媒体无论规格高低,实力大小,实行信息产权面前人人平等。对于后者,网络新闻宣传的主管部门进行了严格要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也出台相应规定,如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999年10月发出《关于加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管理的通告》。通告明确规定:在境内通过包括国际互联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须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在境内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广播电影电视类节目,不得擅自使用“网络广播电台”、“网络中心”、“网络电视”等称谓;经批准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包括新闻和新闻类专题),必须是境内广播电台、电视台制作、播放的节目。由此,网络新闻发布的环境得到初步整治。
互联网领域竞争激烈,但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从而实现双赢、多赢的理念已渐入每一家网站经营者的头脑。基于这种认识,相当多的新闻媒体1999内与商业ICP、ISP之间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12月30日,36家网站在1999年最后一个工作日签署了《“中国互联网高层发展战略会议”倡议书》。倡议书表明了中国网络信息传播业各方力量只有实行联合才能赢得发展,只有通力协作才能赢得未来的态度,这是新闻媒体网站和商业ICP、ISP携手迎接未来挑战的共同宣言。
五、网络名人开始出现
在中国,进行互联网创业的是一批年轻人,正是他们以激情、自信、活力写下了中国互联网最初的辉煌篇章。这批创业者、领导者自然成为社会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如瀛海威的创办者张树新、新浪网的王志东、ChinaByte的宫玉国等。此时,三大商业门户网站在互联网新闻传播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形成。从年龄看,搜狐的张朝阳35岁,网易的丁磊28岁,新浪的汪延27岁。他们创办网站才三、四年,就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界叱诧风云的人物。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网民中的佼佼者不断涌现,亦成为网络名人。浙江宁波姑娘陈帆红【注1】便是其中一位。她大学毕业后不久便被突如其来的重病击倒,手术后只能坐在轮椅上活动。她以顽强的精神迅速掌握了上网技能,1998年5月建立了个人主页“菜青虫之家”。1999年坐在轮椅上的陈帆红,勇敢地参加首届“中国网络小姐”大赛,当选为浙江赛区冠军。然而,大赛组委会却以其身体残疾为由,告知她不能以正式代表的身份参加全国决赛。陈帆红愤而退赛。在《钱江晚报》等多家媒体的介入下,赛事组委会最终取消先前的决定。12月,陈帆红当选为首届“中国网络小姐”,并获得“最佳个人主页奖”。陈帆红以她的刚毅、聪慧、才华和美丽赢得了全体网民的赞誉,也赢得了众多部门的高度评价。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