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4年·第5期

小议手机新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梅丽华

2014年05月19日13:07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现如今人们手机常常不离身,跟手机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比跟至亲在一起的时间多多了,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使用已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包括人际关系。

关键词:手机;新媒体;人际关系

随着手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使用空前的频繁。2012年10月一条新闻引起网民热议: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的确,时下人们跟手机在一起的时间可能比跟至亲在一起的时间多多了,手机常常是不离身,人们使用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习惯已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包括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本文试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探讨手机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手机新媒体使用现状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1]。手机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融合,推动手机快速成为新媒体,随着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在相继实现了短信彩信第一媒体、广播功能第二媒体、手机电视第三媒体、互联网功能第四媒体的基础上,已开始通过手机报、手机博客、手机播客、手机视频、手机网站等形式展开了大范围的商用。据2012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最新通信业运行报告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亿户(AFP指出,这个数字不等于实际持有人数,因为有的人持有多部手机)。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3.88亿,占整体网民比例升至72.2%,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与此同时,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微博手机用户数量增至1.70亿[2]。

二、手机新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手机新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在参照人们习惯性、传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就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介入而对人际关系产生的一些变化。人际关系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得到表现,人际交往又具体表现为跟谁交往、交往的情感程度、交往的关系走向以及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人际个性等,这里我们不妨试着概括为人际圈、人际感、人际流、人际性这几个方面——个人人际交往的范围、圈层;人际交往的情感生成与情感深度;人际关系走向与维护;人际关系的性格与心理塑造。

(一)人际圈

从人际圈层的变化来说,手机新媒体影响下的现代人际圈更丰富、更多样,同时对传统人际圈也趋于淡化。手机短信、彩信、飞信、微信、手机QQ、手机MSN、手机邮件等通讯与交流工具的使用,大大突破了直接拜访、写信、拨打电话的传统人际交往方式建立的限于地缘、血缘、业缘关系的现实人际圈,而过去只需集中专注的几个传统人际圈被更多更广的人际圈分散了专注力,传统人际圈随之趋淡。人际圈的传统圈层与现代圈层,从仅限于现实人际圈到现实人际圈加虚拟人际圈,从仅限于地缘、血缘、业缘的人际圈到地缘、血缘、业缘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更多更广泛的人际圈,从限于建立和维系家庭和工作关系到在此基础上的生活多元化拓展、人际关系更加多样化。

从人际交往的范围来说,手机新媒体影响下,人际交往范围拓宽。从传统的现实人际圈拓展到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虚拟人际圈与现实人际圈并举,人际交往范围也随之扩大,从传统人际圈层到新兴人际交往圈,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社会,现代社会个体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更多的人,在更广的人际范围内选择与人交往,这在传统人际交往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二)人际感

手机新媒体的即时传播与延时传播、从人—人面对面到人—机—人传播等特点影响现代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认知与情感生成、情感温度及情感深度。从人传播中传播主题能够及时形成传播回馈来看,人际传播可以分为即时传播和延时传播。即时传播主体之间共处一个信息传播系统之中,这一情景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大量背景基础,延时传播交流双方不能共享同一情景,这就使得交流变成了割裂的单向交流,增加了交流中意见认同的难度[3]。手机新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多使用人—机—人这一间接交往模式,使得传统交往方式中在声音语言、书写语言、体态语言中通过诸如音调、速度、音量、节奏、用词的粗俗与礼貌、字体的粗细大小笔画形态、体姿、表情、眼神、服装发型等传递出交往对象的个性、素养等自我表达的媒体因素不能充分展现。借助于文字的人际传播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文字的高度抽象性无法传播更多的情景;声音技术可克服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但只是将声音这一因素拓展到了时空之外;影像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克服人际交流中的时空制约,但也只能是通过片面加强某一方面的信息传递的清晰度,而无法达到如同面对面交流一样的人际传播效果[3],这些注定了借助于媒介进行的人际传播无法解决完整的客观传播情景如何通过媒介实现完整的传递。

手机新媒体在人际感的影响有其积极的表现。一方面,在人际交往双方发生暂时无法调和的巨大矛盾冲突时,间接交往模式的延时传播性可以避免一些即时的冲动冲突,减少交往双方情感的破坏与伤害,人际关系得到一些有效缓冲;另一方面,手机新媒体的间接交往模式缓解了一些受“面子”或不善于直面情感表达的传统交往模式影响,不能实现真情实感的直接交流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更容易表达的可能,一定程度上利于交往双方的表达更充分。

手机新媒体对人际感影响不利的表现:第一,间接交往模式中交流背景基础与多种自我表达媒体因素的缺位会增加了一些理解难度,甚而造成交往双方理解误差或理解错位,造成交流障碍而引发误会,造成情感认知上的消极影响;第二,虚拟世界的信任危机让人际交往中对交往对象的真实性产生不确定,及间接交往模式少了交往双方间直面的冲击力度,客观上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深度发展,“虚拟世界间接交流模式,限制了交流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无法触及问题的深层和实质,所有的交流最终都变得肤浅化。人们得到的只是交际本身。而不是交流的实质[4]”。第三,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模式相比人—人的直接交往模式,缺少了直面的亲切感与真实感,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际交往的情感温度。

(三)人际流

手机新媒体对人际关系发展的流向与人际关系的维护亦有显著的影响。首先,手机媒体的便利性提供了人际交往的充分可能,超越了传统人际交往时代。手机新媒体个体私有通讯工具的持有普及让人际交往变得非常便利,特别是通过微信、QQ群、朋友圈等工具几乎可以让你认识的圈层人员聚齐,手机新媒体时代只要你想找一个人几乎就能找到;其次,人际交往从过去的限于现实世界渐趋于虚拟世界为主、现实世界为辅。现代社会人们更多的、也更热衷于使用手机、QQ、微信等人—机—人形式的人际交往方式,有时同处一室或相隔不远的距离也习惯使用电话或如QQ等类聊天工具,甚至见面可能只是出于非见面不可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最后,虚拟世界带来的信任危机以及诸如短信鸡肋化现象,影响人际关系的持续性。在常州高校一次关于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调查显示,42%的大学生并不认为网上撒谎是不道德的[5],虚拟世界使人忽略自身行为的后果,降低交往中的责任感,包括屡禁不止的短信诈骗在内的各种虚拟世界人际交往引发信任危机,扰人不断的广告短信、狂轰滥炸的垃圾短信、千篇一律的节日短信令人反感,连环信息的出现和循环发送不但抹杀了短信祝福的作用,反而导致了人际关系的恶化,这些因素也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持续性维护和发展。因而手机新媒体时代,人们有机会认识的人多、忘记的也多,交往中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很难集中、专注地与人进行深入、持久的交往并保持历久弥新的良好人际关系。

(四)人际性

手机新媒体对人际关系的性格与心理塑造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对人际关系的性格、心理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的性格影响上来说,性格趋向冷漠,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减弱,产生新的“容器人”概念。从痴迷于网络的学生来看,他们往往容易变得冷漠、无情和自私,既不关心集体,也不关心他人[6],手机新媒体时代的快餐文化也使人缺乏耐心。所谓“容器人”,虚拟网络中,缺乏亲身与人的接触、与自然接触的交流,有可能使人面对庞大而神秘的机器而无法满足其真实的对话欲望时,那么久将进一步加剧现代人的孤立心理,所谓的“容器人”便是在这样一种情感需求缺失下的产物[7]。

从人际关系的心理影响上来说,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产生人格分裂病态,出现手机成瘾或手机综合征,引发心理问题或形成心理障碍。网络和手机人际传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给了欺骗性生存的空间,导致人际交往中充斥着怀疑,并引发了信任危机[7],缺乏信任也就缺少了一种人际关系的安全感。虚拟网络世界中的多种身份演绎,导致人们在回归现实社会时无法适应,造成了对自我认知的模糊与困惑,甚至产生了人格分裂的病态[7]。手机成瘾或手机综合征表现为对手机的焦虑和依赖,在人际关系中显现对没有生命的物体的依赖,而忽视了对有生命有感情的人的依赖。

从人际关系的生活习惯影响上来说,随时随地玩手机忽略眼前人,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新的“宅”一族。如前面所提那个故事,随着手机新媒体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大家聚在一起面对面的也各忙各地,发微信、玩游戏、刷微博,不亦乐乎,能静下心来谈谈心聊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也由于手机新媒体等技术的发达,通过互联网人们几乎不需要出门就能办完许多事,购物、缴费、开会、传送文件等等,“宅男”“宅女”宅一族出现,大家都不太需要出门,宅在家里,更减少了现实世界人际交往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梅丽华,女,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研究人员,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

参考文献: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魏景霞.从媒介史角度看微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J].新闻界,2012(17).

刘英姿.手机短信的文化解读[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4).

朱玉婷,唐小淋,张哲.大学生手机网络生活产生的问题与分析—以常州高校为例[J].科学与财富,2012(2).

王宸.浅谈手机社交网络(MSNS)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36).

周俊.探析新型人际传播方式下的人际关系[J].今传媒,2010(5).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