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4年第2期

电视新闻评论的转型

张宁

2014年05月21日15:41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评论体现媒体的品质、深度、风格,赋予新闻资讯浓郁的人文色彩。近年来,电视评论节目日渐式微。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过程来看,长期以来受到较多管控约束,嘉宾也自觉形成了“评论尺度”,在评论时不温不火,很难凸显个性,独到的观点更是难求。嘉宾评论沦为“卖口水”,谁还买账?以江苏城市频道评论节目《新闻夜宴》为例,2008年元月1日开播,节目评论员汇聚了各媒体名嘴、各界精英及高校知名教授。开播伊始,节目收视率飙升至之前同时段的两倍。然而,运行两三年后,节目遭遇选题瓶颈、评论口水化、同质化栏目越来越多的尴尬。虽然节目经历了种种创新改版,收视率终究江河日下。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和新闻资讯节目放在一起考核收视率,使得纯粹的电视新闻评论逃不过被淘汰的结局。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人,不妨逆向思维:传统电视新闻评论如何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契机发扬自我优势进行突围?受众在开放的新媒体环境的浸润下成为信息传递、发布、制作的积极参与者,但在海量信息面前,受众开始茫然、难辨真假。网络新闻的自主性与信息散碎的特点,给电视评论留下了发展空间。“众声喧哗更需要意见领袖”,比起网络媒体,电视仍是权威信息发布渠道,被社会和受众赋予更高的期待。

1.定位精准化。培养互联网思维,重视大数据作用。一个电视栏目能否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媒介大战中抢占先机,定位是否明晰相当重要。明确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核心受众群,是拓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关键一环。电视媒体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市场调查,分时段对受众定位,比如晚间针对精英人群设计高端话题,收视高峰时段针对普通百姓反映草根心声。

2.取长补短,精炼优势。新旧媒体进行深度融合,拓宽观众参与渠道。《新闻夜宴》2010年的改版,在设计上突出了与微博的结合,并且iPad在主持人和首席记者的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此举体现了电视节目与网络平台的互动,代表着三网融合的方向,但当时的融合,形式大于内容。2012年的改版,进一步增加了新媒体的互动手段,不仅在节目里有微博网友的互动,还利用江苏网络台开发的客户端“乐享电视”与网友实时互动。

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是一档电视、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栏目组海选网络公众评论员,通过电脑摄像头现场连线的四位场外网络评论员,使观众由沙发走进电视参加评论。

在这方面走在前头的是央视。目前,央视正大力加强全媒体互动策略,实现台网一体的采编。按照“两个舆论场并重、多渠道传播并举”的思路,央视将对“央视新闻”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三个平台的内容进行产品化梳理整合,在央视网端建立内容数据共享系统,实现内容多平台分发。央视新闻中心正在筹建网络新闻编辑部,央视网第一批派驻人员已入驻新闻中心,参与重大报道策划、新闻客户端内容制作和发布。

3.团队精英化。以人为本,重视人才。节目靠人做,新闻靠人评。新闻评论从策划、实施到维护,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创意。传统媒体要打破过去用人制度的弊端,不拘一格降人才。另外,对作为新闻评论节目灵魂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能够驾驭各种话题,还得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个人魅力具有无可替代的广告效应。远的有国外CBS《60分钟》的迈克·华莱士,近的有曾在江苏城市频道主持《孟非读报》的孟非。重视专家智库的积累,专家作为嘉宾上节目,还可参与节目方案的讨论,作为团队的外延。

4.评论精品化。在新闻节目中,央视在嘉宾资源、信息资源、节目资源等方面相较于省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日播类新闻评论节目长盛不衰。从早前的《焦点访谈》到现在的《新闻1+1》都形成了品牌。而省级卫视的日播类新闻评论节目长期坚挺的比较少见。对于省级卫视来说,新闻评论节目比较适合两种形态,其一,日播走“短、小、精、悍”的路线。比如,在新闻资讯类栏目中,加大新闻评论的分量,对重大热点新闻作快速反应,及时连线专家。评论内容要精练、去口水化,少述多评,短评,快评。其二,打造精品化的周播新闻评论节目。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

分享到: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