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做DJ时,手边总放着便签本,回听自己节目时,听到任何不当用词,立即记下来,检讨自己的词不达意,提醒自己下次做节目时一定不能重蹈覆辙。这些年,听同行做节目时,听到任何精彩的用词或不妥的表述,也会立即在手机的记事本里记下,及时与主持人沟通、交流。最近,回看手机里的记事本,发现记下了很多理应NG的片段。
去年,作家阎连科的长篇小说《炸裂志》发表,在评论界尚未表态时,凤凰卫视的主持人许戈辉率先播出了对阎连科的专访,制作团队的眼光不可谓不敏锐,身手不可谓不敏捷。可惜的是,这么好的作家这么好的采访机会,没有达至良好的传播,着实是浪费了子弹。节目浮皮潦草,东一榔头西一棒,教人乏味。问题的症结出在主持人许戈辉身上,一档访谈节目从头至尾,没一个问题问到点子上:阎老师,你的创作动机是什么;阎老师,你怎么会想到写这么个魔幻的故事的;阎老师,你对诺贝尔文学奖是怎么看的……所有的问题,都无关文本,无关作家个人的写作状态,无关当下的华语文学创作盘面,都在外围绕。难道采访前读一下作家的作品(哪怕是泛读)这么难吗?
星空卫视直播金马奖颁奖典礼时,设置了一个演播室中主持人和影评人预测和点评的对谈环节。在预测最佳男主角时,女主持人说:“王羽这个候选人,我对他不太了解,据说比较老;梁朝伟,已经得过金马奖了;这个李康生,哦,我不太了解……”在她一惊一乍的解说中,对谈的资深影评人轻叹了一口气。我真为这个主持人汗颜:入围名单早几个月就公布了,就不能谷歌或百度一下吗?或者,对不了解的话题就不能少开尊口让专家去说吗?
许戈辉和“不了解”小姐是没有做功课,董卿走的则是另一个路数。董卿采访创作歌手王铮亮。在王铮亮唱完一首歌后,董卿非常真诚地问:“你唱这首歌时一定也有自己的感受吧?”哪一位创作人在唱自己写的歌时没有一些感受呢?被访者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会不会非常头大?我帮一些主持人总结了访谈的“套话三部曲”:1.请问你什么时候出道的?2.请问你的代表作是怎么创作的?3.你今后的打算。
还有一种不妥言语是主持人虽然做功课了,但提问时不能直切主题,旁逸斜出,铺垫太多,目标散乱。有一个房地产节目在做2013年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主持人问某楼盘老总的第一个问题:“你们公司去年在南京的成绩非常好,可以打99.5分,如果把后面的一些工作做好,拿到满分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南京市民对你们某某公司还不太熟悉,你能介绍一下某某公司的发展历程吗?”戴了条LV围巾的女老总白了一眼后只好从1993年说起。主持人的提问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1.某某公司去年做的不错;2.某某公司后面的工作没做好;3.某某公司对南京消费者来说还比较陌生。作为被访者和观众,都会自然地屏蔽掉问题1和3,只记住了问题2;可问题2既不是这个访谈(2013年度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的重点,也不是该公司老总乐于回答的问题。主持人为这段访谈做了功课,可是不当表述冲淡了主题。
去年秋天,央视5套转播了一场乒乓球比赛,我被负责解说的女主持给吸引住了。首先吸引我的是她身上那条红布裙子,皱巴巴的,也许是国际大牌,但视觉上非常廉价。其次,女主持每一个句子都要吞掉个宾语,比如:这场比赛最终将决定;这个选手今天看上去有点;这场拉锯战中对方选手显得;让我们一起为双方选手……我不知道这种缺少宾语的不完整的句子是因为比赛太激烈让主持人情绪起伏太大以至于无法完成表达,还是因为词汇量太少导致有心无力,总之,她的解说令人不快。
还有一档全国闻名的节目,主持人快速地说:“下面是全国省级卫视最贵的广告时间!” 这话没语病,我估摸着他说的也是事实,可是听着就是不那么顺耳,不那么得体,浑身透着小家子气。
对付主持人的失语症,我的处方如下:1.多做案头准备工作,了解被访对象和作品;2.老老实实地把采访提纲写下来,读给自己听,自己无从回答的问题被访对象也一定无言以对;3.实在没时间准备或对某领域实在所知不多,就请少说话,把时间让给嘉宾。记住:Less is more。
(李强:广播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