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4年4月下

媒体的“身架”

李昌文

2014年05月26日13:40    来源:青年记者    手机看新闻

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播出后,从没离开但已久违的“家风”引起热烈反响,连续几天卖萌接地气的结束语,更是颠覆了人们对“联播体”的传统观感。相比《你幸福吗》的生硬提问,《爱国是什么》的宏大叙事,这次“海采”无疑是最成功的,成功在站好了媒体立场,放平了“身架”。

自央视2012年初涉“海采新闻”,到各地方媒体快速跟进,现在连网站都开始“一体共生”,衍生出丰富的新闻产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腾讯网《新闻哥路边摄》,分解政府议题,关注社会热点,赚足了眼球。在“海采新闻”中,不同地方不同职业的民众对于提前设置好的“新闻议题”,无论是兴奋、木然,还是顾左右而言他,或者不屑与嘲讽,五花八门,都直接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感性地勾勒出转型中国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画面。

“海采新闻”,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的一次成功创新。面对快捷的传播途径与海量的信息,多样的传播方式和受众的交互参与,传统媒体要在公共舆论场提升影响力,有效引导舆论,必须放下身架,学习新媒体的优点,“拼”在立场和现场,“赢”在权威和贴近,只有在媒体格局重塑中转型求变,才能巩固主流媒体的地位。

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在总结《家风是什么》成功实践时说:“接通两条线,打通两个场。”两条线即“天线”与“地线”,“天线”就是决策层的注意力在哪里,家风和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有紧密的联系;“地线”就是民众的感受是什么,社会人心的共鸣点在哪里。两个场,就涉及主流媒体如何同时面对传统舆论场和自媒体舆论场。

“海采新闻”需要从话题设置、内容策划、采编视角、播出形式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转变。随着各路“海采新闻”涌现荧屏,类似的新闻也会分化多元,策划要求更高,不但要丰富多彩,还要讲求营养指数和荤素搭配。话题设置上既要在围绕决策、服务大局、打通淤塞上下工夫,也要在民生热点、社会舆情、个体诉求上做文章,以主流媒体的担当为出发点,更加善于把握时、度、效,以最大限度凝聚共识为目标,找到最佳结合点做出最佳处置。春节期间,我们也赶了一下“海采新闻”的时髦,做了《说说春节好风气》和《你眼中的美德是什么》两档专栏,颇受好评。下一步应该加大自身策划力度,除了关注宏大叙事,还要更多关注细微变化,设置好接地气、触碰人心的话题,尊重群众的需求,倾听普通人的声音,让更多真实的生活呈现出来。

在新闻内容选择上,“海采新闻”将会逐步由即兴问答转向深度思考。即采访形式虽然是突然的、随机的,但提的问题是大家平时一直思考的。导演过《红白蓝》等著名影片的波兰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曾拍过一部纪录片《谈话头》,采访了许多不同年龄、身份和性别的人,这些人都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提问的。问题也很简单:“你是谁?你最希望什么?你最害怕什么?”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尽相同,但当时的华沙人很认真地回答这些问题,仿佛这些就是他们平时一直思考的问题。这与我们目前一些“海采新闻”里边调侃漠视的“神回答”是完全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有了好的策划和选题,只是好的新闻作品的开端,采编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工序。受惯有新闻思维和工作习惯影响,当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找不准自身定位,无论是主题报道还是“走转改”新闻,始终有距离感和隔膜感。一篇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新闻,相信不会有谁喜欢。我们要学会放平自己的身架,找准自己的视角,不是俯视也不是仰视,慢慢实现由新闻事件的记录者、报道者向观察者、解读者和推动者的角色转变,做到人到身入、心到神入,真正去关注、了解、反映群众的生活、情感、愿望与诉求。在编播方式上,也要放下身架,别再端着。现在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其他新闻节目,从包装到编排播报,都有了明显进步。但还是有点紧张有余、活泼不足,面孔严肃、语境深沉,会给人压抑之感。编排上要更多遵循新闻规律,有时候,一点小清新,也会令人眼前一亮。

接地气,才能有人气。媒体的身架越是放下来,形象越是能立起来。

(作者为山东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分享到: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