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话题,流水的两会。连续观察几年两会,你会发现,虽然报道量、信息量一年比一年增多,但时事议题的浮动范围不超过十个,而且是随处可见的物价、房价、医疗卫生、教育问题等等。而围绕两会的花边新闻更加稳定,起码代表委员的雷人雷语和两会最美女记者这两个话题逢会必有、经久不衰。
两会是什么?是国家最重要的政治生活,是最严肃议题的集中讨论。许多事关国计民生的计划、决定在这些天做出。用新闻术语表达,两会就是“出硬新闻的富矿”。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新闻媒体的热情。今年三千多个记者参与两会报道,比全国人大代表的总数还多。有没有一家媒体可以放弃两会中热乎乎、香喷喷的新闻?基本没有。
所以我们也能理解新闻大战的激烈。三千记者云集,既来之,则战之。堵部长,拦代表,截委员,抢提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舞台已经摆好,只待唱戏之人。
我们可以看到,每次全体会议开始前,人民大会堂前总会有一阵热闹的风景,持续时间约一小时,恰好是代表从驻地坐车到达,然后逐步走进会场的时间。等待多时的记者迎着人群赶上去,拿出录音笔、相机、摄像机甚至手机,围住一个代表努力抛出准备好的问题。
这时候,最容易出现的情况是,用力将录音笔递到代表嘴边的记者,冷不丁回头悄声问同行:“你知道这个代表是干嘛的吗?”三千代表迎面来,碰上熟悉人头和履历的,全凭运气。所以只有相信,大家追逐的,就是热门的知名人物,不管认识不认识,凑上去准没错。
啼笑皆非。正如微博上流传的一个老记者的吐槽:“大批刚踏出校门不久的年轻记者,学生腔十足,很努力、很生硬地拦委员挡代表,问大同小异的八股问题,写出大同小异的八股稿件。”
这是残酷的事实。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公众期待的各种重大议题,写出来的全是一个内容、一个声音,为什么在一个按理说应该出硬新闻的盛会,却没有多少值得精读的硬新闻,阅读率高的却是“低营养”的花边新闻。
独家新闻将会越来越稀缺,在两会上尤为突出。这种说法已经成为很多上会记者的共识。一样的场景,一样的人,说着同样的话,表着同样的态,独家从哪儿突围?匆匆来去的代表,匆匆完成的采访,匆匆写就的稿件,深度从何保证?
完全依赖现场新闻,在这个时间得到的只能是失败。太看重一场会议释放的即时能量,却忘记新闻中的事实部分是一个集聚效应,是一个累积结果。围堵代表,即使得到回应,想做深度新闻,这一家之言还差得远。
作为跑两会的新手,我也许很难不被归类为努力生硬拦人提问的年轻记者。事实上,我也亲身感受到,独家、深度报道距离两会现场有多远。接受你的采访,不代表你就有跟代表委员平等对话的能力。
对,不是权利,而是能力。上会记者都有采访权,代表委员可以酌情考虑说不说、说什么、说多少。只要记者技巧得当,总能得到回应,总体来说这项权利还算有保证。
可是,当记者面对位高权重的领导,面对行业顶尖的人才,面对有不凡经历的基层群众,如果没有提出足够有分量、够专业、角度好的问题,也许得到的只是一句正确的空话而已。甚至,你仅仅出于套近乎的目的,吹捧代表或其所在省份取得的成绩,那么,你从一开口就输掉了,输掉了姿态,输掉了气场,输掉了作为记者最该具备的素质——与任何人平等对话。
这也是一种恶性循环,没有与代表委员建立平等流畅的交流关系,自然没法从采访对象嘴里拿到实料,继而写不出有力度的报道,达不到广泛的社会影响。长此以往,记者“无冕之王”的帽子恐怕戴不牢,再无资格和优秀的采访对象平起平坐。有挖掘、监督和反驳的能力,才能有深度采访的资质。
两会不是记者灵光一现就可以解决的报道题材,背后隐藏的是新闻业的发展状态。两会并非热点新闻的终结者,相反,它更是一个起点、一个新闻由头,后续才是重点。甚至能猜测,假如有媒体不派一名记者来京,也可以做好两会报道。走深度新闻的长路,让现场新闻无路可走,这种理想极有可能实现。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